分享

颈段脊髓损伤作业治疗流程探讨

 医路守候 2017-10-14

整个流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急性期、亚急性期、功能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

一、急性期

一般可以在术后的2~3天时便可介入

目标:

 1、双上肢良姿位摆放

 2、卧床期间ADL部分自理(喝水、基本交流)

训练措施:

1、双上肢良姿位摆放宣教

肩部及手臂良姿位:从内收、外旋、伸肘、旋后到内收、内旋、伸肘、旋前到外展、外旋、伸肘、旋后。需每3~4小时更换体位。肱三头肌失神经支配,尽量处于伸肘位摆放。

2、卧床期间辅具提供及配置

环境控制系统:呼叫护士装置、打电话、看电视、开关灯装置床上喝水辅具床上交流辅具良姿位摆放护理枕功能手辅具防静脉血栓袜

3、上肢功能活动训练

模拟进食、洗漱活动(C5及以下)

4、功能手早期介入训练(C5~C7)

手法训练:腕背伸、屈MP、屈PIP,伸DIP到腕掌屈、伸MP、伸PIP,伸DIP。

拇指自然侧边放置。

腕托(腕背伸小于3级时使用)

腕手部功能手摆放,每3~4小时换体位,腕背伸、屈MP、屈PIP,伸DIP到腕

掌屈、伸MP、伸PIP,伸DIP拇指自然侧边放置。

二、亚急性期

介入时间为:遵医嘱患者可乘高靠背轮椅行作业治疗,此时患者的颈椎稳定性还不是特别好,还需要颈部的保护

目标:

 1、大量帮助完成转移活动(二人辅助、一人辅助)

 2、辅具辅助ADL部分自理(进食、洗漱、洗澡、操作电脑、电器)

 3、不同程度辅助下完成桌面作业活动:通过不同抓握方式拿捏放置不同大小、重量物品训练措施:

1、首次转移辅助指导

遵医嘱进行,考虑脊柱稳定性。需要情况下佩戴颈托等外固定器。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二人辅助及一人辅助技巧指导。

2、功能手训练(C5及以下)

手法训练及辅具配置同前。

主动或辅助下抓握功能训练:侧捏抓握、编制抓握、双手鱼际捧握、腕部钩状抓握、

圆柱状抓握等

3、上肢功能活动训练(C5及以下)

可将功能手抓握训练与上肢功能活动训练结合进行。

4、辅助下ADL指导及训练

适当辅具辅助下吃饭、喝水、刷牙(C5及以下)、擦脸(C5及以下)、操作电脑、操

作电器遥控、穿上衣(C5及以下)、部分洗澡抹身(C5及以下)

5、适当辅具配置

腕托(腕部肌群肌力未到3级)

万能袖套(勺子、牙刷);防滑垫、防滑碗;C型夹辅具(打字辅具、喝水辅具、打

电话辅具、梳头辅具、刮胡子等)

三、功能恢复

此期介入需遵医嘱患者临床症状稳定,可乘普通靠背轮椅行作业治疗

目标:

1、轮椅上日常生活部分自理(翻身、坐起、平移、转移、减压、穿衣、穿鞋袜)

2、可驱动普通轮椅或电动轮椅完成室内及无障碍设施下通行(可完成平地前行、刹

车、转弯、平缓斜坡通行)

3、可驱动普通轮椅或电动轮椅完成部分辅助下社区及社会环境通行(辅助完成上下

台阶、上下楼梯、上下汽车、扶手电梯)

训练措施:

1、功能手训练及应用

功能手手法训练及抓握训练同前。

功能手熟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轮椅上坐位平衡训练(C5及以下)

3、上肢功能活动训练(C5及以下)

4、ADL训练(C5及以下):床上翻身、坐起训练;床上前、后、左、右平移训练;

床边平移训练;床上穿衣、穿鞋袜训练;床到轮椅转移训练(直角或成角);轮椅到

马桶转移训练;轮椅上穿衣、穿鞋袜训练

5、轮椅功能训练

提供合适轮椅配置方案(普通轮椅、电动轮椅)

普通轮椅功能训练(独立轮椅驱动技术(C5及以下)、需辅助轮椅技术)

电动轮椅功能训练

6、适当辅具配置:穿衣系纽扣辅具(C5及以下)、穿袜辅具(C5及以下)、转移板、

普通轻质手驱动轮椅、防压疮坐垫、防滑手驱动圈(C5及以下)、四肢瘫用轮椅手套

C5及以下)、轮椅上安全绑带及腿部良姿位绑带、轮椅上防翻轮、刹车加长柄(C5

 及以下)、电动轮椅、二便辅具及自我清洁导尿辅具(C5及以下)……

四、后遗症期

此期是功能平台期,需考虑重返家庭及社会生活

目标

1、最大程度重返家庭生活

2、最大程度重返社会生活

具体措施:

1、家居实际ADL训练:条件允许下,治疗师可进行病房或家居环境的实地探访,

进行家居实际ADL训练。明确下一步训练重点以及需要克服的具体困难。

2、家属支持辅具计划:在患者功能水平及适当的环境评估的基础上,对于患者无法

独立完成的功能计划,可由治疗师指导家属完成支持辅助。

3、家居环境改造建议:有实地探访、照片影像资料、患者咨询描述三种方式。根据

家居环境评估结果提出问题,给出改造建议。将改造建议明确解释反馈给患者,并可

结合建筑团队意见,明确改造成本。

4、社区环境通行辅助计划:明确社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通行问题,并尝试找出合理

的解决方案。指导患者如何寻求他人帮助,并积极寻找适当的社区资源。

5、社会环境及工作环境通行辅助计划:结合患者自身的兴趣、外出计划及复工计划,

明确患者需要大乘的交通工具的种类及其可行性的程度。指导辅助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