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品论历史人物之四——晁错究竟错在哪

 wodecy 2017-10-15

公元前200年,距今2217年前,汉代著名才子贾谊出生的那一年,另一大才子晁错也出生了,迅速在文景二帝期间熠熠生辉,又迅速凋零。其中,贾谊去世年年仅33岁,晁错活到了47岁,结局却非常悲惨,因为力主削藩,引发“七王之乱”,汉景帝听信晁错老对头袁昂的意见,在危急时刻将晁错腰斩。


一些影视作品描述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痛哭流涕,晁错慷慨赴死,场面十分悲壮。事实上,这些都无从考究了。关键时刻,弃车保帅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晁错轮》是苏轼的政论名篇,与前三篇《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相比,《晁错论》显然是最深刻的,因为苏轼开篇就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世上最可怕的情况:就是看上去太平无事,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人看不见,或者看见了觉得没有必要管它们,等到不可挽回为时已晚。由于暂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一旦有人提前行动决定改革,就会显得很勉强,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太平无事,觉得就会一直太平下去,不会相信这些提前行动的改革者。


这个理论,其实就是今天炙手可热的“灰犀牛”理论,苏轼早在900多年前就提出来了。所谓“灰犀牛”,就是“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这些风险一时半会出不了问题,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出大问题,但是大问题没出现之前,没有人愿意或者懒得跳出来解决。


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能站出来指出问题并要求改革的,在苏轼看来,都是仁义豪杰之士:“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苏轼指出,真有人提出改革之后,这里面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意思就是,改革还要能够善始善终,能放能收,才能让天下人信服,如果起了个头,出了事自己不愿意承担责任,天下人都会痛骂他、责怪他,乃至惹来杀身之祸。晁错就是这样: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在苏轼看来,晁错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风险,而且也确实犯了一些错误。他究竟错在哪里呢?要想知道错在哪里,必须知道争取的做法是什么?


于是,金句就来了: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当年,大禹治水,做到一半的时候,到处滴冒跑漏,也是备受质疑,但是他坚持下去了,知道自己是对的,所以慢慢地改善,最后才成功。


晁错未必没有坚韧不拔之志,但是他临阵害怕了,没有有效应对: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


七国之乱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此时,晁错就应该举起大旗,坚定地挂帅讨伐他们,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结果他反而为了保全自己,想让君王冲锋在前,自己留在后方。


这就是想博取改革的好名声,却不愿意承担改革的代价,怎么会有如此好事呢?所以,就算袁盎不从中挑拨,晁错也免不了一死,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君主也是不可能替臣子冒这么大的风险的。在这里,景帝还算是厚道的,没好意思反驳晁错,巴巴的冲锋去了,但其实心里是很不满意的:为臣子,不能替君主挡子弹,要他又有何用呢?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如果晁错自己亲自冲锋在前,让君王在后面,这样才会让君王更加支持自己,谁都不可能离间他们。就算死了,也是死得其所,也避免了君王在下令处死晁错的时候感到为难。


所以,晁错的做法已经决定了自己的结局: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苏轼认为,晁错的遭遇告诉我们,君子想要成就一番事业,肯定是不能考虑自己的安危的: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苏轼这篇文章反复在讲晁错的问题不在于惹恼了七个诸侯王,而在于没有预料到这种结果,缺乏坚忍不拔之志,不敢面对困难和承担责任,出了问题还想让君主来担责,所以就是必死无疑了。


这种批评是很尖锐的,但是晁错主要还是智囊的角色,并不具备领军的能力,苏轼对他的要求有些过高了。


汉代削藩直到汉武帝才逐步实现,汉武帝吸取了晁错的经验教训,没有一下子削掉诸侯王的头衔,而是很高明地实行了“推恩令”,实质就是在诸侯国废除长子继承制,所有孩子都可以继承土地,这样诸侯国就越变越小,最后都变成郡县了。


这个方案最早还是贾谊想出来的,他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治安策》,就论证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多提一句,欧洲的封建时代就没有废除长子继承制,导致其他儿子都很惨,同时搞得四分五裂,参照美剧《权力的游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