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系七星关

 zhuanglultbeik 2017-10-15
  在我的脑海里,常常闪现出这样一个场景:薄雾弥漫的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四周的山峦刚刚从梦中苏醒,一棵棵果树坠满了鲜艳欲滴的果实,欢快地随风舞动。山顶上的云霞绚丽多姿,如龙似蛇的山脊突兀在蓝色的天幕下向远方延伸,山下的杨家湾七星村传出几声鸡鸣、犬吠,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山谷中央是一条又宽又长的河流,河水泛着白光,一会儿腾跃,一会儿跌宕,时聚时散,起伏不定,像山村的梦,充满魅力,更具神奇。半山腰有一个个大大的马蹄印迹,传说是当年诸葛亮在此点七星灯的时候,神马踩出来的大坑。

  雄伟的七星关大桥横亘两岸,把天堑变成通途。村民们起个大早,摘了自家地里的红樱桃、草霉、杏子等,摆满了桥两边,等人来买。孩子的学费,家里的猪仔、小康的平房,似乎都活生生地从这些果实中跳跃在眼前了。村民们的为人很厚道,你要是不嫌麻烦,可以去果园里自己动手尽情地摘果子,先吃个饱。

  大片大片的果园旁边,高高耸立着让人敬畏的“夏曦同志纪念碑”,碑名是肖克将军亲笔书写的。松树的青翠,河水的诉说,让我们怎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小时候,我就来过这里。还记得七星关的半山腰有一座钢架子桥,几块木板歪歪斜斜地搭在上面,锈迹斑斑。老人们说这是民国时期修建的,也是抗战时期川滇黔的必经之路。几个小伙伴实在好奇得很,总想走过铁架桥去望一望那边的风景,可因为胆小,都不曾实现这样的愿望。长大后再来寻找铁架桥的踪影,已经不见了,只有几个安静的石桥墩在向世人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山下是一间观音庙,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都会虔诚地来到庙中烧香祷告,祈求上苍保佑。今年回家过年的时候,大嫂二嫂也带着我去为家人祈求来年的平安。我虽然不信这些,但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也潜心修行了一回。

  春天的山色很迷人,到处是嫩嫩的芽、绿绿的叶和鲜艳的花朵,生机勃勃的。河面上飘荡着淡淡的花香,我仿佛闻到了几公里以外茶场里的满坡绿茶,听到了采茶女们的欢歌笑语,美好的日子也在手里流淌开来。

  夏天的七星河水则是另一番景象。 阳光被河流分散成碎片,闪着银光、泛着白浪。看似平静的河面却暗流汹涌,哪怕是健壮的游泳高手也不敢下河。听父亲说只要水没膝盖,人就站不稳了,不过我的父亲是个例外。三十年前,凭着一股年轻人的热情劲儿,父亲就在这条河里游到河对岸,捡到过一条挂在树枝上的一米多长的鱼,让乡亲们着实担心了一把。直到现在当时在场的那些乡亲只要见到我,总会讲起父亲在杨家湾的好多趣事。

  秋天的时光最忙碌,摘玉米、割水稻、采大白蒜……卡车一辆辆地从七星关的河上飞驰而过,上面满载着杨家湾的大白蒜。这大白蒜可是驰名中外的土特产,蒜瓣大肉质香,尽管批发价比一般白蒜要贵上一两元钱,但年年供不应求,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坝子里堆满了人们收割的玉米和水稻,黝黑的臂膀挥动着“粮杆”(一种农用器具),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打出来年的喜悦。

  漫长的冬天来了,对于辛苦一年的人们来说,这是最幸福的时刻。在外打工的孩子也带着积攒的血汗钱回家了,用这些钱,他们盖起了新平房,装上了漂亮的门窗。他们赶上了好时代,得到了政府的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补贴,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桥边的两户人家开起了一个烙烤店和一个杂货店,他们说三十年前人们买点油盐都要统一到供销社里凭票抢购。现在好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也提高了,什么东西都可以在自己家门口买到,日子过得很实在。

  河岸边有户人家贴起了大红的喜字,迎亲的队伍从十几辆小汽车组成的车队中走出来,新郎新娘笑开了花。新郎的亲戚笑嘻嘻地说:“不是有句老话,有钱无钱娶个媳妇回家过年。”七星关大桥上顿时沸腾起来,生活中的那些烦恼被甩在了深深的峡谷中,和着七星河水流向远方。

  雪飘落下来,白皑皑的一片。河水依然静静地流淌,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徐思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