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写开头,让用户没看完就转发?

 茂林之家 2017-10-15

1



@谢青秀的听课笔记

《撰写爆款文章开头的7个技巧》



这是一个匆忙的时代,每个人都称自己很忙,没时间学习、没时间健身、没时间陪孩子、没时间照顾老人、没时间聚会、没时间享受人生,却有时间刷朋友圈、玩游戏、网购、看直播。 


这又是一个快餐的时代,学到就得能用到、有用处才交往、看书都只看书评,文章只看头尾。 


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没趣味、不幽默、没调性的不看,不让我开心的、不能吐槽的不看。 


这是一个个性解放的时代,没个性,没观点,不犀利的没人看,刻板和说教最让人烦。


这是一个人人需要抚慰的时代,鸡汤时时需要,还要熬得有滋味,古今中外作料都不能缺。   


你我都是其中一员,要想和用户联接,就要知道他们的生活场景和思想、行为状态。病人需要良医,你我都在病中,久病成医,对自己有效的,也会对他人有益。 


这样文章的开头我喜欢:


1. 摘要式


没人有时间有耐心从头看到尾,你要给我个往下看的理由。 


发生了什么?你要讲些什么?我是不是关心这些?我会从这些马上判断我是否要往下读,每个读者的判断力都惊人得很,几秒钟而已,谁小瞧我们,我们就让他马上走人! 


2. 有观点


还就愿意看和我观点不一样的,虐心是吧,观点不一样可以,但得有道理,不必说服我,只是让我知道,有些别样的人在想别样的事,人生也别有一番滋味就很好!


3. 与我有关、对我有用


和我没关的,我为啥要看,你又不给钱让我看。


和我有关的,我知道了,一能头脑更清晰,二能增加自己格调,三能不被骗不被忽悠 ,有用就是硬道理。 


4. 提出疑问


这些疑问是隐约在头脑中的。


你替我说出来了,真贴心,你知道我在想什么,你是个挺懂我的人,我愿意听你讲下去。 


5. 戳痛点


现实中人都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痛点,但这痛点就在心里挥之不去,也一直在找答案。你怎么知道我在找这个答案,快告诉我,为什么?怎么做。 


6. 激发好奇


八卦是人们的好奇心最突出的体现,想让我往下看,有啥好玩好看的没? 


7. 金句鸡汤


道破天机、机智幽默、灵光乍现,我思不得,你说得出,给我,我要。


和现代人,就是不能啰嗦,就是要简单、直接,大家都忙。


2



@我爱阅读的听课笔记

《新账号如何获取第一批用户?》



做好新账号第一批用户的积累,在认真学习了课程之后,我总结有两个方面:


充分利用好已有资源、不打无准备之仗。


已有资源就是已有账号、其他平台资源、线下资源、微信好友和朋友圈影响力等等。


前面几个资源可能并不一定有,但是微信好友却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就看如何利用以及利用到什么程度了。


做好准备,就是在新公众号运营之前,就已经处于各方面全部就位的状态,而不是在用户逐渐增长的过程中才去不断完善和充实准备。


准备的内容有很多,涉及到公众号设计的有图标、名字、介绍、自动回复、菜单栏、定位(包括目标人群、功能、行业)、人格化形象(包括文风、调性、专用昵称、价值观念、个性)、推送设计(包括节奏、内容形式)。


除此之外,还有涉及到后期运营的有后台回复人员、内容素材的长期收集、选题的保障等,这些在前面的课程中都有讲授。


总之,新公众号要开始积累第一批用户之前,各方面状态应当接近或达到已经积累了许多用户之后的状态,而不是各方面还只是一片空白。


当然,要做到这些也并不容易,毕竟前期是投入较多,回报较少的阶段,要耐住性子,持续投入。


3


@阳光的听课笔记

《升级版:如何起出价值千万的好名字?》



取名字的时候:围绕老师讲的三个本质和7个技巧会事半功倍,三个本质,降低用户认知成本,名字让顾客看一眼就能懂,就知道大概是做什么的。 


帮用户降低传播成本,要好写,好读,好拼,传播成本降低,效率就会很高。 


占领用户心智:要尽量涵盖到,账户名字和行业,一个细分的领域,甚至一个产品品类相互结合,在用户心里进行绑定。 


起名字7个技巧:


描述具体场景,包括时间,空间,行为场景,让用户读的时候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具体的场景。 


强调目标用户,你的内容产品定位是什么,哪些人应该关注你,要让用户关注之前就明白。


突出功能价值,你的内容产品功能是什么,能为用户提供哪些有价值的内容,继而考虑是否关注你。 


展示品牌内涵,个人还是公司,企业,你的品牌调性,内涵,都可以用一个特别的名字来表达。 


使用常用字词,要通俗易懂,大众熟知,使用频率高的词,要尽量少用大家不认识的字词,难拼写,中英文,汉语拼音混合的词。 


名字尽量要短,名字太长会极大降低传播效率,注意:强调的是尽量要短,而不是越短越好,表达要完整,长名字的话要让人读起来舒服连贯。


准确好记和品牌感哪个更重要?


个人觉得要看具体定位和发展规划,准确好记,通俗易懂更利于传播,如果侧重做品牌,提升知名度就要用品牌词。


如果品牌没有完全打开市场,不被大众所熟知,那在运营细节方面内容要更侧重些,这里需要更多的时间成本。


4


@danqing的听课笔记

《升级版:新媒体时代的用户阅读心理》



首先,先用上今天学的内容,从用户阅读心理来看。 


传统媒体产出内容后,比如报纸,需要分发到用户手中,时间较长。而用户可能自身身边发生的事,媒体第二天才报道。没有新鲜感。


这就导致他们在转型新媒体的时候,写东西更加客观公正,没有态度,没有情绪,也没有太多观点,


而现在用户希望看到更多观点,人格化的内容,不想阅读冷冰冰的文字,就像现在没多少人会去看一个电饭煲,或者冰箱或者其他器件的说明书一样,而且可能趣味性不强。


传统媒体作者,写东西也主要是直接针对这件事情,而不太会花太多时间去思考这个用户看了,他喜欢吗、或者他有感觉吗?


这类问题上,直白一点说,就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 


其次,其他方面的个人看法。看待事情的态度也不容易转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内容是强项,部分传统媒体作者,还可能少了一点,就是将一个内容型产品,分发,传播,引起讨论这一系列的运营能力。


如果有一点产品思维,观念开放,比如这次的内容怎么不够好呢?我看看别人的为什么好,我能不能借鉴,然后再优化自己的内容。 


而且,在盈利模式上面,可能传统媒体作者最初的时候,也不确认自己搞新媒体能否在模式上面有所突破,是做流量,细分领域的大头,还是做某方面的的专精培训?


对于初期只在内容上面有一些优势的人身上,难易有整个思维来运营新媒体。 


总结: 如果有一系列运营能力、头脑开放、快速学习能力,传统媒体作者转型新媒体还是相对容易的。


5



@我爱阅读的听课笔记

《如何做好公众号人格化?》



人格化也是公众号媒体与传统纸媒的一个重要区别。


纸媒如报纸、杂志,可以有专业的态度、一贯的立场、鲜明的风格,但是却不会有人格化。


一方面,因为报纸杂志本身是众多作者成果的汇总之地,虽然编辑会塑造报纸杂志的风格,却不会有人格化。


另一方面,报纸杂志少有与用户互动的需要,即使互动也是以编辑部的名义。


公众号人格化的重要原因和需求,我认为就是与用户进行互动的需要。


即便是多个小编、客服在维护,但是在后台回复、评论区回复时,都是以同一个人物形象出现的,这就为公众号人格化提供了可能和基础。


公号人格化,我觉得对于个人账号而言,核心就是把自己的一些真情实感代入进去,把自己的个性、价值观念等,都体现到公众号中去,这样就容易做到公众号的人格化。


因为那个“人格”就是你的人格。要从专业的角度,有意识地打造和培养一个虚拟的并没有真实原型的公众号人格化形象出来,至少对于我目前的知识和水平,还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