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公开课》后记

 QJKKK 2017-10-16

文/海星会飞

追了五集的写作公开课,这是我写作以来第一次系统的学习写作理论,自然是收获满满。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是,颠覆了自己对写作的看法。

老师讲的是写故事的技巧,其实,他的这种写作,是真正的创作,也就是写一部小说,是针对今天的文化产业来说的,也就是说,用老师的创作方法写出来的作品,是完全可以改编成剧本的,用来拍电视剧和电影的。

2004年,我国提出了文化产业的说法,现在文化产业变成了文化战略,在美国,26%的GDP是文化产业提供的。目前市场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本土影视公司,目前已经有3000多家,他们的项目来源之一,就是作家写的小说,用来改编剧本。

剧本有两种主要的创作方式,一种是原创剧本,即这个故事,是由编剧直接写出来的,最近大热的《那年花开月正圆》,是原创剧本,另一种就是小说改编成剧本,现在留行的IP热,就是把一个比较火的网络小说改编成剧本,这是目前用的比较多的剧本改编方式。

其实不难想出,用小说改编剧本,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方式,花几十万或者几百万人民币,买下小说的版权,就开始上手改编,效率高,资金周转快,挣钱多,原创剧本往往出大剧,但是需要的时间长。

因此,写小说的最大的收入,其实不是版税收入,而是影视改编权。这是老师分享的故事写法的最大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还有两类常见文体,一个是工具文,例如《十天掌握xxx》、《如何零基础攻克xxx》,这样的是教人学本领的文章,多是说明文或者工具文,读者也比较多,出版公司往往找这样的写手签约,这是用内容创造价值的体现,对应的是文化产业中的出版行业,写手往往有和自己联系的编辑,这个编辑不是原创形式的编辑,而是直接复制图书的编辑出版。

普通人出一本书的出入大概是一万元左右,如果是畅销书,一般作者挣到几十万的版税出入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工具文也是一个不错的写作分支。

另一个是情感鸡汤文,心灵鸡汤起源于美国,目前比较流行,而且现在公众号里面,大多数的文章都是鸡汤情感类,可见对这类文章的需求十分大,写这类文章,需要一定的情感分析能力和心理学知识,往往是案例加评论的模式,读者多为女性。由于情感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写情感类的文章也是写作的出路之一。

老师的技巧,适用于写故事,无论写小说、工具文、情感文,都离不开故事,因为现在大家都爱看故事,把故事写好,才能进一步写好文章。

老师也提到,写作是要站到人类的角度去写作,站到人类和解的角度去写作,这样的角度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但是,我国在战争年代有左翼作家联盟,把文学创造当做打击敌人的武器,我认为这样的写作角度也是值得借鉴的,因为写作的确可以作为思想解放和为人民请命的利器,可以用来号召人民解放自己,揭露敌人的黑暗,这是写作赋予人们的权利之一。

学习写作公开课,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对自己的写作之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