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鑫晔:《俄藏敦煌文献》缀合错误举例

 沁园春春2016 2017-10-16

提要:《俄藏敦煌文献》在出版時將不少同卷的寫本進行了歸並及綴合,但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其中的一些錯誤拈出,分成同卷寫本僅歸並未綴合、綴合不徹底、綴合的位置不準確、非同卷歸並及綴合、同卷收集及綴合未詳盡以及歸並後圖版雜亂排列等六類加以說明。


《俄藏敦煌文獻》(下簡稱“《俄藏》”)主要收錄了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收藏的敦煌文獻,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於1992-2001年間出版。由於俄藏敦煌文獻多為碎片,其中頗有脫自同一寫卷者,故《俄藏》在圖版編排時吸收了前人時賢及編者的綴合成果,將一些同卷的殘片加以歸並及綴合,為我們解讀和利用俄藏敦煌文獻提供了不少便利。近日筆者在翻閱《俄藏》時,發現其中的綴合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故不揣谫陋,拈出其中一些例子,並分成六類說明,以求教於方家。

一、同卷寫本僅歸並未綴合

此類問題即僅將同卷的寫本歸在一起,但是沒有根據內容做適當的綴合。

1.Дx00232 Дx00233 Дx00321 Дx00387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四十六智揵度八道品第一(第6冊146-147頁)

按:此四卷由《俄藏》進行歸並,分為三個圖版刊出,但未綴接。茲以圖版順序為序號進行綴接,綴合圖如下[①]。綴後首尾上下皆殘,共42行。起於“成就”,訖於“……滅者是无常滅”之右半。隸楷,烏絲欄,原行抄19字。其內容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為:CBETA, T28, no. 1546, p.353, a25- c14。

2.Дx00365 Дx01851妙法蓮華經卷第五安樂行品第十四(第6冊257頁)

按:此二卷由《俄藏》進行歸並,但未綴接,其實Дx01851可直接接於Дx00365之左,圖版如下。綴後首尾上下皆殘,共19行。起於“長不親近□”,訖於“退不轉如”。楷書,烏絲欄,原行抄17字。其內容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為:CBETA, T09, no. 262, p. 37, a22-b13。

3.Дx00395 Дx00698 Дx00723 Дx00999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第6冊268-269頁)

按:此四卷由《俄藏》進行歸並,其中Дx00395、Дx00698和Дx00723三卷可以綴合,圖如下。綴後共35行,起於“作等者”,訖於“後斷”。行書,無界欄。其內容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為:CBETA,T85, no. 2812, p. 1069, c27-p. 1070, c7。

又,Дx00999首尾及下端皆殘,共1紙15行。起於“(上殘)涅槃”,訖於“共成一果但從緣顯”。該殘片暫時無法與以上三殘片綴合,其內容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為:CBETA, T85, no. 2812, p. 1069, a25-b19。

4.Дx00507 Дx01345 Дx03115 Дx03120 Дx03124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第6冊327-328頁

按:此五卷由《俄藏》進行歸並,分為五個圖版刊出,但未進行綴接,且原定名為“唯識論釋”,未確。圖版5-2至5-5可以綴合,其中5-5、5-3和5-2可以完全綴接,5-4與5-5、5-3之間相差2-3字,綴合圖如下。綴後首尾上下皆殘,共19行。起於“七八總有三識”,訖於“果故三者”。行書,無界欄。其內容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為:CBETA, T85, no. 2812, p. 1075, b16-c22。

又,5-1首尾及下端皆殘,共23行。起於“未決定怖畏妄語……”,訖於“事不應道理”。該殘片暫時無法與其他殘片綴合,其內容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為: CBETA, T85, no. 2812, p. 1070,b19-p. 1071, a11。

二、綴合不徹底

該類問題即將同卷的寫本歸並後,僅綴合了其中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則仍待綴。

1.Дx00180 Дx01180 Дx02597 Дx02980 大通方廣經卷中(尾題)(第6冊120-122頁)

   題記:伏惟經戒大業七年(611年)八月八日,正信仏弟子寡婦女趙仰,為亡女寫《大通方廣經》一卷,共翟恩子二卷合成一部。又願亡者不逕地獄餓鬼等苦,復願寫經功德施无邊法界眾生,同沾斯福,成无上道。

按:此四卷由《俄藏》進行歸並。但《俄藏》僅標為“Дx00180 Дx02597 Дx02980”,後又在Дx01180號下標“見Дx00180”[②],再據孟列夫《俄藏敦煌漢文寫卷敘錄》(下簡稱“《孟錄》”)中對Дx01180的記載[③],可知《俄藏》此條下,確實漏標了Дx01180,且已將Дx00180與Дx01180作了綴合,當補正。

《俄藏》對此四卷的綴接並不徹底,Дx02597與Дx02980還可以再綴合,圖如下。綴後

首尾上下皆殘,共27行。起於“安隱處於後惡”,訖於“發莊嚴修善”。楷書,烏絲欄,原行抄17字。其內容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為:CBETA, T85, no. 2871, p. 1347, b28-c26。

又,Дx00180 Дx01180首殘尾全,共3紙43行。起於“敬示現功德莊嚴”,訖於題記“……同沾斯福成无上道”。第38行為尾題《大通方廣經卷中》,第39-43行為題記。其內容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為:CBETA, T85, no.2871, p. 1348, c4-p. 1349, a11。

2.Дx00261 Дx00262 Дx00417 Дx00418 Дx00421 Дx01545俱舍論頌疏論本卷第二(第6冊158-159頁)

按:此六卷由《俄藏》進行歸並及綴接,綴後共有三個殘片,分為三個圖版列出。三殘片皆為楷書,烏絲欄,正文大字,注文雙行小字。

《俄藏》的綴合並不徹底,殘片三1-12行可接於殘片二7-14行之上,每行中間缺2-4字,綴合圖如下。綴後首尾上下皆殘,共17行。起於“多宗”,訖於“者謂除前相從”。其內容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為:CBETA, T41, no. 1823, p. 829, c22-p. 830, a27。

殘片一首尾上下皆殘,共13行。起於“總成九界名无執”,訖於“言一分也十”。其內容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為:CBETA, T41, no.1823, p. 828, c4-29。

3.Дx00772 Дx05926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7冊98頁)

按:此二卷由《俄藏》進行綴接,但仍有一小殘片未綴到位。該殘片首行“三藐”,末行“以故”,當綴於開端部分,“以故”接於“作是念何”之下,如圖所示。綴後首尾上下皆殘,共2紙36行。起於“三藐”,訖於“奉行”。楷書,烏絲欄,行抄17字。其內容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為: CBETA, T08, no. 235, p.752, a23-c2。

三、綴合的位置不準確

此類問題即寫卷並未按照內容的前後順序作綴合,故而導致該在前者卻在後、該在上者卻在下等錯誤。

1.Дx00052 Дx00054 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第6冊47頁)

按:此二卷由《俄藏》進行綴接,但是綴接的位置不確,現分別敘述。殘片一首尾上下皆殘,存2行。首行“求難”,末行“苦唯願世尊為諸耶見眾”。殘片二首尾及上端殘缺,存5行。起於“少求神者□持戒者少破”,訖於“者多清慎者少濁濫者”。楷書,烏絲欄。殘片一當置於殘片二之左,且兩殘片不能完全綴接,中間大概缺1行,對比圖如下。本卷內容為《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但與《大正藏》本文句稍有不同。其內容在《大正藏》中的位置為:CBETA, T85, no.2897, p. 1422, b21-29。

2.Дx00240 Дx01622 Дx01870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經(第6冊151頁)

按:此三卷由《俄藏》進行綴接和歸並,但綴合的位置還不甚準確,茲進一步綴合如下圖。Дx01870與Дx00240 Дx01622之間缺兩行文字,不能完全綴接,Дx00240第1、2行,分別接於Дx01622第14、15行上端之下。

Дx01870首尾及下端皆殘,共1紙6行。起於“无思无色界 眇眇”,訖於殘缺之章名“樂天帝君”。Дx01622首尾及卷中皆殘,共15行。起於“聖集琳宮 金母命清歌”,訖於“玉滿堣”。第5行為章名“誓天帝君道經空洞章第廿五”,第11行亦為章名“皓庭霄度天帝君道經空洞靈章經第廿五”。Дx00240首尾上下皆殘,共4行。起於“交”之殘文,訖於殘缺之章名“通元洞天帝君道經空洞靈章”。

又,該經的研究有謝世雄《〈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經〉校箋》[④],以P.2399為底本,此三卷及S.2915作為參校本進行了校錄。

四、非同卷歸並及綴合

此類問題即將不是同卷的寫本誤當作同卷,進行歸並及綴合,其原因或為筆跡極相似、或為內容相同。

1.Дx00709 Дx01010 Дx01224 妙法蓮華經卷第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第7冊64-65頁)

按:原《俄藏》將Дx00709、Дx01010和Дx01224三卷進行歸並,分為八個圖版列出。其實只有Дx00709與Дx01224為同卷,前後內容相連,Дx01010則為另人所抄,其筆跡與行款皆與前兩卷不同。《俄藏》將此三卷歸在一起,是因為其抄寫的內容相同。此三卷的對比圖如下。

2.Дx00729 Дx00730 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第7冊第75頁)

按:此二卷《孟錄》中已將其綴合[⑤],《俄藏》因之。因未標有原始編號,所以難以辨認兩卷各自起訖。但根據圖版來看,第1-4行的筆跡及行款與後面明顯不同,當非同卷,不知此綴合是原本的修補還是《俄藏》之綴接,今已不可考,錄此存疑。

五、同卷收集及綴合未詳盡

此類問題即在歸並同卷及綴合時,所蒐集的寫卷並未詳盡,還可以再進行補充,此類補充有來自俄藏者,亦有來自其他藏地者。需要說明的是,俄藏敦煌文獻的綴合和同卷收集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非一時一人所能為,《俄藏》所作的努力已難能可貴,而筆者所發現的,也僅是在其基礎上略作補充而已。

1.F247 Дx01368 Дx02752 Дx02842 Дx02153 Дx02197 Дx06019 Дx06059新集文詞九經抄(第4冊374-377頁)

按:《俄藏》將F247、Дx01368、Дx02153、Дx02197、Дx02752、Дx02842、Дx02863、Дx03076等8個殘片歸並,且將Дx02752與Дx02842做了正確的綴合。但此歸並中有誤,Дx02863和Дx03076與其他寫本並非同卷,且因Дx02863和Дx03076為《百行章》,而將其統一定名為《百行章》,並不準確,其他六卷實為《新集文詞九經抄》。

據鄭炳林、徐曉麗《俄藏敦煌文獻〈新集文詞九經抄〉寫本綴合與研究》[⑥]一文可知,俄藏敦煌文獻中共有8個《新集文詞九經抄》殘片,皆來自同一個寫本,除上述6個以外,還有Дx06019和Дx06059茲參考該文進行匯集與整理。

F247首尾皆殘,共23行。起於“不讀福智無由生也……”,訖於“……人學成智智”,為鄭阿財校錄本[⑦]之第137-155條內容。Дx01368首尾上下皆殘,共8行。起於“無遠慮必有近憂禍”,訖於“周公曰知善不”,為第17-22條內容。Дx02153首尾皆殘,起於“善於禮移風易俗……”,訖於“……有經書”,為124-137條內容。Дx02197首尾皆殘,共13行。起於“通成則聖……”,訖於“……則有功者怨若罰”,為第155-164條內容。Дx02752首尾上下皆殘,共15行,起於“克己復礼”,訖於“滿天下無怨惡 孔子”,為第73-86條內容。Дx02842首尾上下皆殘,共7行。起於“風折木……”,訖於“論語云”,為第66-73條內容。Дx06019首尾皆殘,共10行。起於“役則人壽薄賦則富”,“富”字右邊有倒乙號,訖於“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為112-124條內容。Дx06059首尾及左上方殘缺,共21行。起於“藥若君息亂……”,訖於“孝經云安上治人”,為105-124條內容。各卷皆是行書,無界欄,朱筆句讀,每引書之前,則在書名上加朱筆科段符號。

以上各卷中,Дx01368相對獨立,其內容在最前面;Дx02752和Дx02842已由《俄藏》進行綴接,Дx02752接Дx02842之左,綴後內容為66-86條,比Дx01368稍後;F247、Дx02153、Дx02197、Дx06019、Дx06059等5卷可以綴接,Дx06019接於Дx06059之左上角,Дx02153接於Дx06059 Дx06019之左,F247接於Дx02153之左,Дx02197接於F247之左,綴後內容為105-164條,比Дx02752 Дx02842更後,綴合圖如下。

又,《俄藏》在F247下標Дx02153館藏缺有誤,其後Дx02153又出現在《俄藏》第9冊50頁。《孟錄》中將Дx02153、Дx02752和Дx02197合稱為Дx02153a Дx02752a[⑧],下分三個殘片。現據其所錄之起訖句可知,其中第1片即現之Дx02752,第2片即現之Дx02153,第3片即現之Дx02197[⑨]。

2.Дx00362 Дx01252 Дx01263 Дx01463 Дx02945 Дx11209 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僖公二十一、二十二年)(第6冊253-254頁)

按:前五卷由《俄藏》進行合並及綴接,綴後共有三個殘片,分为三个图版列出。楷書,烏絲欄,經傳用大字,杜氏集解用雙行小字。图版一即Дx01252 Дx01263 Дx02945,內容在前,首尾上下皆殘,共12行。起於小字杜注“而曰蠻夷昭公廿三年步孫豹”,訖於大字“所謂禍在”。第1-3行為僖公二十一年經傳,4-12行為二十二年經傳。图版二即Дx01463,共11行,起於“對曰子晉”,訖於“備而禦之□小也□文”。图版三即Дx00362,共8行。起于“公将”,讫于“投门官歼焉”。

实际上Дx01463、Дx00362还可與Дx11209綴接。Дx11209共7行,起於“無備雖眾不可恃”,訖於“登□□”。Дx01463与Дx11209可完全綴接,Дx11209與Дx000362之間缺一行。圖版如下。

3.Дx00235 Дx00239 Дx03070 Дx06634 Дx11538(2) 黃帝明堂經(第6冊第148頁)

    按:前三卷由《俄藏》進行歸並,但無法綴接。據王杏林《跋敦煌本〈黃帝明堂經〉》[⑩]一文可知,另還有Дx06634和Дx011538(2)亦為同卷,且可綴合,缀后图版如下。Дx00235、Дx06634、Дx11538(2)和Дx00239四卷內容相連,首尾及下端皆殘,共48行。起於“穀食”,訖於“在第三椎下兩旁”。Дx03070首尾上下皆殘,起於“入五分灸三壯”, “噫嘻在肩博內廉”,與前四卷不能直接相連。隸楷,無界欄,行抄20字左右。

4.Дx00495 Дx02252 S.2076佛說現報當受經(第6冊第320頁)

    按:Дx00495和Дx02252由《俄藏》進行綴接。綴後首尾及卷中皆殘,共23行。起於“歡憘媒人(下殘)上事時”,訖於“……見此女人又得端”。楷書,烏絲欄,行抄17字。本卷還可與S.2076可以綴接,S.2076直接綴於第23行之左,S.2076首行“政一人獨行……”,剛好可與Дx00495 Дx02252第23行綴接。

六、歸並後圖版雜亂排列

此類問題即《俄藏》將同卷歸並以後,未將圖版按照內容的前後順序排列,這樣會導致讀者在利用圖版時,需要再耗費時力將圖版重新排列一過。

Дx00339 Дx01006 Дx01569 Дx003873 Дx04834 Дx04867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科段本)(第6冊第236-239頁)

    按:此六卷由《俄藏》進行歸並,分為16個圖版刊出。原為冊頁裝,後散亂,共有8個半頁,皆正背面抄寫,每頁抄7-8行。楷書,烏絲欄,行抄13字左右。圖版1-8為一段,共58行,其圖版順序無誤。圖版9-16為另一段,共59行,圖版的順序並未按內容先後排列,其正確的閱讀順序為:15、9、11、12、13、14、10、16。


 本文爲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俄藏敦煌文獻敘錄”(10YJC870050)的階段性成果。

[①]《俄藏》在歸並及綴合寫卷後,除少數寫卷以外,對原始編號基本不予標示,故對這類寫卷進行描述時,只能以圖版編號為序。綴合圖版中的“3-1”之類的標示,即《俄藏》的原圖版編號,而“3-2-1”之類的標示,則是筆者在原圖版編號上再進一步做的編號,即指“3-2”圖版中的第一個殘片,因為有的圖版中並不僅是一個殘片。

[②]《俄藏》第7冊第360頁。

[③]孟列夫主編,《俄藏敦煌漢文寫卷敘錄》(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23頁。

[④]謝世雄《〈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經〉校箋》,(台灣)政大出版社,2013年。

[⑤]孟列夫主編,《俄藏敦煌漢文寫卷敘錄》(上冊),第159頁。

[⑥]鄭炳林、徐曉麗《俄藏敦煌文獻〈新集文詞九經抄〉寫本綴合與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第9-19頁。

[⑦]鄭阿財《敦煌寫本新集文詞九經抄校錄——P.2557部分》,《敦煌學》,1987年第12輯,第109-125頁。

[⑧]孟列夫主編,《俄藏敦煌漢文寫卷敘錄》(下冊),第450-451頁。

[⑨]《孟錄》與《俄藏》在此處編號的不一致造成了一定的麻煩。《俄藏》出版以前的著作,均照《孟錄》的編號,如鄭阿財、王三慶等人的研究,故鄭炳林、徐曉麗《俄藏敦煌文獻〈新集文詞九經抄〉寫本綴合與研究》文中有云:“鄭阿財先生關於這部分(指Дx02752及Дx02842)論述與原卷有出入,把這兩片與Дx.2197號都認為是Дx02153a號。”榮新江《〈俄藏敦煌文獻〉第1-5冊評介》(載《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卷,1996年)中也進行考訂,認為《孟錄》中的Дx02153a(1)即《俄藏》所刊之Дx02752 Дx02842號,Дx02153a(2)《俄藏》缺,但是可據鄭阿財與王三慶書影印圖版補,Дx02153a(3)即《俄藏》所刊Дx.02197號。榮氏此處有三處失誤:一是《孟錄》中將Дx02153a與Дx.02752a合在一起進行敘述,並非單獨敘述;二是Дx02153a(2)館藏並不缺,即今之Дx02153;三是榮氏與鄭氏一樣,皆認為Дx02752 Дx02842原為Дx02153a中之一片,亦未確。

[⑩]王杏林《跋敦煌本〈黃帝明堂經〉》,載《敦煌研究》2012年第6期。

作者简介:赵鑫晔,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