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羅慕君、張涌泉:敦煌《金剛經》殘卷綴合總目

 許學仁 2017-11-25


[摘  要]目前共計發現敦煌文獻中存有漢文本《金剛經》3718號,除68號首尾完整外,其餘3650號皆有不同程度的殘損,其中1006號可綴合爲404組。本文以各組綴後所存内容先後與完整程度爲序,匯總介紹可綴組目、已綴出處、綴後起止等信息。

[關鍵詞]敦煌文獻;《金剛經》;綴合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下簡稱“《金剛經》”),梵文vajracchedikā nāma triśatikā prajñāpāramitā,又名《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佛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凡一卷,是大乘佛教初期産生的重要經典,歷來被認爲是大乘般若類經典的總綱、精髓。傳入中國後,自後秦至唐初,先後有六譯:1.姚秦鳩摩羅什譯本(以下簡稱“羅什譯本”);2.元魏菩提留支(“留支”或譯作“流支”)譯本(以下簡稱“留支譯本”);3.梁陳真諦譯本;4.隋達摩笈多譯本;5.唐玄奘譯本;6.唐義浄譯本。上述六種譯本都有文本傳世,并爲歷代大藏經所收録。在流通的過程中,《金剛經》又出現了三十二分本、十二分本等多個版本。

筆者通過對現已刊布的敦煌圖版、目録、索引及相關論著的全面普查,并承蒙方廣錩老師惠賜“敦煌遺書”數據庫中的《金剛經》卷號,核查卷目,剔除注疏類卷號,補充新刊布卷號後,查實敦煌本《金剛經》共3718號。3718號敦煌本《金剛經》中,首尾完整的僅68號,其餘3650號皆有不同程度的殘損,其中頗多可綴合者。本文將對這些殘卷加以綴合。

敦煌殘卷的綴合,是隨著敦煌文獻的整理、刊布同步展開的。其中《金剛經》的綴合成果有:《北京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總目録》(以下簡稱《中田録》)綴合3組;《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以下簡稱《國圖》)條記目録綴合32組;《俄藏敦煌漢文寫卷敘録》(以下簡稱《孟録》)綴合38組;《俄藏敦煌文獻》(以下簡稱《俄藏》)新綴42組,補綴《孟録》2組;《甘肅藏敦煌文獻》(以下簡稱《甘藏》)敘録綴合1組;《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藏西域文獻遺珍》(以下簡稱《遺珍》)綴合1組;趙鑫曄綴合1組;鄭阿財綴合1組;趙和平綴合1組。上述已有綴合成果共計將304號綴合爲120組。我們在前賢已有綴合成果的基礎上,通過綜合考察這批殘片的内容、碴口、污損、字體、行款、書風、版本、形制等因素,新綴285組,在原有綴合成果基礎上補綴29組,共計將791號綴合爲313組。

下面以各組綴合後所存内容先後與完整程度爲序,將前賢所綴與本文新綴、補綴的成果匯總如表1所示,依次介紹綴合組目、前賢所綴出處、綴後起止及相關備注。“綴合組目”欄中加下劃線卷號爲前賢已綴,其餘爲我們新綴或補綴;卷號間用“+”連接表示二號可以直接綴合,用“…”連接表示二號不直接相連,用“(  、 )”或“ 、 ”連接表示二號圖版已綴合爲一但各號對應圖版先後、接縫不明。“備注”欄簡注部分組目的特殊信息,以備後續研究檢索,包括:譯本,如“留支譯本”,未注者皆爲羅什譯本;分本,如“三十二分本”“十二分本”,未注者皆未見科分標題;抄者,如“八十老人抄本”;裝幀,如“册葉裝”“袖珍卷軸裝”,未注者皆爲卷軸裝;未定名情況,如“俄藏未定名”“英藏未定名”,未注者皆已定名;綴合作用,如“綴合幫助斷代”“綴合幫助判定譯本”“綴合幫助判定分本”等,又如綴合幫助發現原有敘録“斷代不一”“紙高測録結果相差較大”“字體判斷不一”等。


表1  敦煌本《金剛經》綴合匯總表


上表共將1006號敦煌本《金剛經》綴合爲404組,包括:將羅什譯本不分本898號綴合爲373組,將羅什譯本三十二分本62號綴合爲14組,將羅什譯本十二分本2號綴合爲1組;將留支譯本不分本42號綴合爲15組,將留支譯本十二分本2號綴合爲1組。



作者:羅慕君(浙江大學博士)  張涌泉(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