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批90后不但已经秃了, 还正在经历中年危机 | 简书扎心故事

 dxw555 2017-10-16

2017 年 10 月 11 日,十月里最寻常的星期三,大望路依然从华贸购物中心一直堵到了京通快速入口,四惠桥下的冷面摊依然热气腾腾。我坐在公寓的飘窗口发呆,北京这座城市让很多人目不暇接,上气不接下气。人们带着热情,冷漠,狂躁,温和穿梭于城市的街道,在忽明忽暗的微光里寻找栖身之地。

我脑子里开始有很多张脸的画面,今天乘客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国字脸胖男孩。

他主页上的昵称叫 Aaron,中文名字大概叫亚伦。亚伦,91 年出生,属羊,东北黑龙江人,口音里没有过多的东北味,据他说因为他从高中就因为成绩优异转到了省重点,那里的孩子来自中国各地,为了高考聚集在一起。

2014 年 7 月毕业,来北京三年,他和很多新北漂一样,选择住在五环外的天通苑。

“ 原来 2800 可以租一套,现在 4000 只能租一个没有客厅的卧室。和女朋友住,合租也不方便,只能整租。”阿伦说。他工作三年工资涨了一倍,但是和房价、物价增长持平,房租始终占工资一半,有时候业绩不好工资开的少,房租也就占到了工资的 60%

租房蜗居是大多数北漂的选择,因为在动辄 5/6万一平米 的北京,靠一己之力买房,根本是天方夜谭。

“ 深有体会,哈哈~” 我打趣着回应。我注意到他说到房子的问题时尤其敏感,不自觉眉毛紧簇,在两眉之间形成了一个紧致的倒山形。

“ 你打算在北京买房吗?”那会儿地图上京通快速导航的路段就像来了大姨妈,红成了一片,一步都挪不动了。我挂了空档扶在方向盘上跟他聊天。

“ 买房?在北京?那不是开玩笑呢?”他犯了个白眼,嗓子里闷出了一声冷哼。

“ 像我们这一代 90 后,买房基本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 父母帮忙。你要等你那个首付 100 多万自己赚够了,房价估计又水涨船高了。”

“之前不是一个段子吗说,月薪 2000 如何在北京买房?就自己省吃俭用 对象省吃俭用 努力工作升职加薪,最后跟家里要 100 多万。哈哈”亚伦说。

这个段子很多人都听过,这是对高飙的房价的明嘲暗讽。房价的一路狂飙让很多 90 后望而却步,司机我 90 年 9 月出生,90 后大军中的一个。我们这一代享受着现代社会的便利,但也承受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在工作的城市买不起房,回老家几乎等于失业,只能在大城市打拼,在大城市奉献青春,攒点钱回老家买房,在老家养老。这是很多普通 90 后对于住房问题的选择。

90 后是长大以后,房价就被炒高了的一代。亚伦说他姐姐是 85 年的,他还清楚的记得,有一年过年回家跟姐姐吃饭,姐姐说,“ 去北京实在的奋斗上五年,房啊车啊,这些东西都会有。”当然她姐姐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是 2005 年,他跟他姐姐不一样的是,他姐那时候交够了五年社保,公积金也没断,就准备个首付可以买房了。而现在,交够了五年的社保公积金,有了在北京的买房资格,还是凑不上 一个厕所的钱

90 后是长大以后,时代红利更少的一代。90 后所能享受的时代红利少之又少,像马云、马化腾、刘强东、雷军这些人,都是 70 后左右,他们在 30 岁左右创建公司,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

而 90 后,现在最早的 90 年的,27 岁,仍然无法在当前新兴产业里占据先机。即使到现在那些热门的共享单车,滴滴出行,互联网上门服务、无人驾驶,人工智能这些看似 90 后能分杯羹的市场,本质背后操纵的仍是这些 70 后的大哥们,他们掌握着市场和话语权。即使奋斗的再努力,也只能称为一个高级打工仔。

70 后利用时代红利构建市场,那么80 后呢?80 后在中高层已经非常稳定。亚伦说他领导 86 年的,比自己就大 5 岁,但是已经到了高管层,月薪 5 万,给在北京的房子交了首付。

80 后步入社会时,那时候微博、博客一片繁荣,一切都有无限可能。亚伦说他领导,当时在新浪微博,现在的新浪微博的广告营收模式,话题广场互动方式都是她领导那时候参与设计的,他们研究消费者心理学让用户去依赖产品,做市场调研丰富完善产品。新兴事物的崛起让市场不断膨胀,也让那一批 80 后成为 IT 互联网的主力军。

司机之前看过一个数据,80 后大多数北漂,年薪 15–50 万左右居多,其中干 IT 互联网的占大多数。80 后如今已当之无愧算是中产阶级,而 90 后多还是无产阶级。

90 后进入社会后,在市场上很难拓展客户,新兴事物再多也是翻过来覆过去那种,再也无法出现一个改变世界的淘宝。时代并没有给 90 后带来更多的空间,看似更加发达便利的社会意味着更少的空间去创造和发挥,反而被动施予了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司机身边的朋友同学多是 90 后,在一二线城市的居多,在二三线城市老家奋斗的也不少。和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小城市很安逸不同,现在很多奋斗在二线城市的 90 后依然很拼,互联网让创业和财富不再拘泥于时间地点,像很多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人还有周六日,而那些在老家工作的却也有很多周六日都在加班。时代没有赋予给 90 后的红利,他们只能更拼更努力。

90 后的时代就像打俄罗斯方块,已经过了 20 关,后边的方块越掉越快,你需要更多的能力更快的速度去快速完成游戏才能平稳过关。

90 后这一代容易鸡窝飞凤凰,容易知识改变命运,却也更容易陷入阶段性「 」。在人生这个大课题面前,要去完成不得不做的事情,例如买房,结婚,事业有成。然后才能去做想做的事,去旅行,去实现自我。

而在北京买不起房,先在老家买,冒着即使将来有钱在北京也只能 50% 首付的风险。一边要拼要赌博,一边照顾另一半的安全感。没有另一半陷入晚婚不好找对象的困境,有了另一半很多事情还要自己扛。因为心里明白,有时候名义上的沟通,只会给对方带来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

90 后是长大以后,更拼父母的一代。毕业前,学习 12 年,参加了一场 1000 万人齐过独木桥的高考,被灌输高考失败毁一生。毕业以后,参加无数场 900 万人争夺前途好的工作机会,被灌输没有好工作就没有好未来。

努力学习,和父母是正厅级干部、房地产开发商的孩子,北京上海拥有更好教育资源的孩子赛跑。努力择业,和 985、211 重点大学的毕业的高材生,海归硕士博士争夺一个岗位。

作为一个准 90 后,还记得小时候,父母亲戚邻居老师总会在我耳边念叨:

“ 你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一代。我们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家里孩子多,过年吃顿饺子是最好的伙食了。你们现在一家一个,吃得好穿的好,这么幸福,都不知道珍惜…”

以及带着像告诫式的恨铁不成钢:“ 我们当年啊,上山下乡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你看看你们这批的年轻人啊,什么苦都没吃过,好吃懒做的,太自私就想着自己。”

每次这种吃苦教育扑面而来时,我的心理活动都是:“ 那么,您那代人吃苦难道不是为了我们这代人的幸福吗?难不成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是为了比苦比惨的?”

到 2017 年,我们这批最早的 90 后已经 27 岁了。根据联合国的官方公布,青年是 15–24 岁,90–92 年的这批 90 后已经是中年人了,而我们这群曾被批评为思想堕落,离经叛道的一批人,很大部分还没房没车没结婚,在住房、事业、养老等等问题面临着一波波的焦虑。

我们生活在科技大爆炸的是时代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我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我们在 qq、空间、人人、微博里发声,追求自己的话语权,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后的成熟果实,渴望在后浪推前浪的沙滩上寻觅自己精神上的一方之地。在面对繁重的生活压力和家庭生活的焦虑时,那些曾被说成的标签,变软了,时代的力量把我们磨平打软,最终成了四不像的一代

我们在时代的高速发展、应试教育残酷、就业压力巨大、环境破坏严重、人口老龄化、地沟油泛滥、养老保障鸡肋、广场舞大妈的喧闹音乐里踽踽独行,这个时代不属于 90 后。那个曾经被评价为放荡不羁,冷血自私的一代。我们虽然过上了更好的物质生活,却没法控制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

我们这一代是追求自由,最终会被世界浊流改变的一代。我们最终被似乎看不到头还不完的房贷所羁绊,不再仰头看天不可一世,而只能低头走路内心煎熬。

晚上九点,楼下小区西门口带着白帽的老奶奶准时来了。她缓缓停好她的三轮车,蹲下身把三个轱辘底下垫好石头,随后从三轮车的车把上拿下一个黑色的布袋子,我知道那里边是装满零钱的小塑料袋子和一个老式的发出橙黄色光晕的手电。

她轻轻撕开三路车上覆盖的白色薄膜,露出一车满满登登的金黄色橙子。

我拿起钥匙下楼,想了想,“ 今天不能再买那么多了,不然两个冰箱都放不下了。”

<end>


简书作者

大望路女司机 -

“我就是一拉活儿的。公众号:大望路女司机”


-简书-

国内优质创作社区

有志青年聚集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