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不好,吃啥补补

 称泥 2017-10-16

每年体检孟大叔都会被医生告诫,“尿里面有蛋白,应该去肾内科看看,确诊一下!”

肾不好,吃啥补补

不过,他从没在意过,总觉得没有太大感觉,既不痛也不痒,不需要看医生。最近,他发现自己血压高了,小腿和面部还老是浮肿,想起来以前体检医生的告诫,有点害怕了,这才匆忙赶去医院就医。

经过诊断,孟大叔才获知自己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慢性肾炎患者了。

医生告知他:“肾脏发生疾病时,往往难以觉察,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慢慢恶化,发展为肾病综合征,甚至是肾衰竭。你不仅要配合治疗,还要注意饮食,改善生活方式,综合调理才行。”

听完这话,孟大叔陷入了反思,是自己的疏忽,让肾受伤了,今后一定要遵医嘱,好好爱惜兢兢业业工作的肾脏。

多种恶习,伤肾不浅说起来,肾脏真是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器官。不仅发挥着人体“废物处理车间”的作用——产生尿液;调节人体内水分和酸碱度的平衡;调节血压平稳;此外,在维生素D 促进骨钙吸收利用的过程中,肾脏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可以说,肾脏终其一生都为维护我们的健康而辛勤工作。

但强者也有脆弱的一面,“劳模”不是无坚不摧的。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肾脏的功能。

不良饮食习惯伤肾

肾不好,吃啥补补

首先,饮食搭配是否科学合理是肾脏能否正常工作的最大前提。过多摄入肉类和海鲜等高蛋白饮食、高盐高油的重口味饮食、暴饮暴食、常喝浓茶等不良饮食习惯都会直接对肾脏造成危害。

不健康生活方式损肾

其次,吸烟酗酒、长期熬夜、缺乏锻炼、不科学滥用药物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严重影响肾脏健康。

其他疾病会影响肾功能

此外,如果您已经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就更应该及时关注肾脏,以免因为这些慢性病引起肾脏并发疾病。

慢性肾病,食疗有道

肾病的发展是一个隐匿而又缓慢的过程,这也决定了在我们周围,有大量肾病患者存在。这就更加凸显了定期体检、及时就医的重要性。如果能在肾病发生的初期调整饮食结构,减轻肾脏代谢负担,帮助肾脏恢复功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以常见的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为例,这类患者的日常饮食需要在正常人健康饮食的基础上有所调整。

合理摄入蛋白质

慢性肾病患者代谢蛋白质的能力下降,如果过多摄入,则会加重肾脏负担,并在体内积累代谢废物,导致病情加重。

★建议:

需要适当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更要特别注意选择那些蛋白质质量高的食物,如鱼、禽、肉、蛋、奶、大豆等,以便蛋白质被充分利用,为肾脏“减负”。

脂肪一定要控制

大量脂肪,尤其饱和脂肪的摄入不仅不利于慢性肾病的恢复,还会导致肥胖、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这些慢性病将进一步影响肾脏功能。

★建议:

慢性肾病患者一定要“管住嘴”,远离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糕点等含有较多饱和脂肪的食品。

您可以通过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橄榄油、茶籽油、深海鱼等来补充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能量来源要注意

由于限制了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面主食就成为供应能量的主要来源。另外,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还能确保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更好利用,减轻肾脏代谢负担。

★建议:

您可以选择麦淀粉、低筋粉,以及山药、土豆、红薯、藕粉等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的主食,以便更好地保护肾脏。

严格限制钠盐摄入

慢性肾病患者经常会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此时需要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同时也要尽量少吃其他含盐调味品,如酱油、鸡精、味精等。除了饮食清淡,还要注意少吃那些富含“隐形盐”的食物——加工熟食、方便面、挂面、酱菜、糕点等。

然而很多肾病患者早已习惯“重口味”,很难做到减盐,在这为您支几招。

★建议:

(1)按照每周、每月的时间段,逐步减少用盐量,最好将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到4 克;

(2)利用香辛料、醋、柠檬、新鲜蔬果汁替代食盐来烹制食物,提高口感。

(3)需要提醒您的是,慢性肾病患者在控盐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血钠水平,避免因过量限制钠盐而引起血容量不足等状况。

维生素矿物质要充足

慢性肾病患者的饮食受到限制,同时体内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代谢发生改变,此外药物对营养素吸收也会有一定干扰。

★建议:

慢性肾病患者需要经常摄入那些富含B 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A,以及含钙丰富的食物——例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牛奶和大豆制品等。

乐观面对,护肾养肾

饮食调理,无论在病情发展的哪个阶段都是药物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既然得了慢性肾病,我们就应当以乐观的心态坚定信念,调整膳食结构,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维持和保护肾脏功能,与慢病“和谐”相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