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窑烧成艺术研究

 自华居 2017-10-16

摘要

烧成之于陶瓷,非常关键。北宋定窑已进入烧制成熟期,在火之艺术的认识和利用上是比较稳定的。在长期烧成实践中,并形成了自家的烧成曲线。另外定窑人在成功烧制定瓷的同时更创造了适用的定窑窑具,如匣钵、垫片、架支等,根据不同器物的造型要求和制作方法。设计不同形式和用途的匣钵、架支,几百年的定窑生产史,赋予匣钵、架支的应用功能和完美设计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火烧三昧

焰火之利用,重在得火,按照窑体所需温度,徐徐操之,不可急躁,最忌毫无目地滥用。瓷器装毕,封好窑门,然后铺灶点火。烧火有三把火,即小火、中火、大火。点火之初为小火,小火(0摄氏度——400摄氏度)如灯,忽忽闪闪,颜色呈红色,火工精心调理,时而给炭,时而给风。火舌渐窜渐高,满灶已现通明,这时火之颜色呈浅红色,这个过程通常称之为小火。小火虽小,尤其累人,稍不慎尚有熄灭之忧。特别是窑炉久不使用,炉灶潮湿,烟囱隔气,刚点火,往往不顺风,倒抢烟,这样势必造成炉灶火势不旺。有经验的火工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在灰坑内堆火,目的是借火上攻,使之通过烟囱吸力,以加强窑内火势的通畅,迫使窑火正常。这种办法以外,还有火工直接在烟囱下截处凿一洞,擎火下引上攻,须臾,便见风对流,火通畅。

小火是基础,基础火摆弄好后,这一窑烧得就顺当。如果基础火弄不好,不是局部不旺,就是前大后小,要么就出现死角等等。这样勉强烧下来,终觉不能顺手。如果把小火中的缺陷延到中火阶段解决,又势必影响中火的正常进行。所以小火疏忽不得。

中火(400摄氏度——800摄氏度)。中火是继小火之后,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从小火到中火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而按火之颜色,应为橘黄色到黄色这个阶段。中火烧法是从小火接过来后,如何考虑这个阶段按烧成曲线能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中火比较好烧,为三昧火中容易操纵的,但这种火有一个问题不可忽略,就是为大火打好基础。在笔者从事定窑生产近30年来,曾在烧成中出现过大火不长温的情况,不但不长温,而且还出现降温,在一个温度左右来回拉锯,让人非常挠头。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中火时没有打好基础,比如局部焰火不匀,灶内不清,炉内有混灶现象等等。出现这种问题,一是火工技术不佳,没有把握操纵火的能力。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懒惰,上班打瞌睡,或疏于摆置。该用10分力才能作好的事,只用了八分力,可以得见这种拿大众财富作儿戏的火工必须下岗。

从中火到大火(800摄氏度——1300摄氏度)需要一个阶段,在渐渐进入大火时期时要特别提起注意,因为窑内器物要在大火洗礼下开始出现收缩,釉色开始溶化,并产生流动。假设窑内器物可以用手拿的话。即一定是很软很软的。有人形容,高温阶段窑内器物就像面条一样,是真实形象比喻,一点也不谬。正是这个阶段,焰火利用尤为重要,上火添炭都是很讲究的,这里有三勤,即勤添炭、勤摆布、勤观察。勤添炭指添炭时不能太多,为保证灶内大火的旺盛,添碳后几分钟内必须恢复添碳前的温度。并稍见提高。这就需要勤添、少添。不能添一次炭把火压得半天上不来。勤摆布,指密切关注灶内的火和炭的形式,灶子清楚、炭火有序是谓上等灶。灶内火借炭生,碳应火需,勿使滞流。上等灶分三层,即火层、碳层、灰层,三层有序,互不含混。第一时间内添的碳产生焰火后,很快使之下沉到灰层,由渐添的碳取代之,这样火层始终是旺盛的。灰层要及时去掉,如果灰层不及时处理,新添的灰就无法生火,就会出现混灶。所以,灶内灰层、碳层、火层是一个严格的循环形式和过程。

大火阶段的操纵很叫劲,它不光累人,还非常急人。因为在关键工序、关键时刻。在这最后一把火的最后,势必不能因疏忽而造成损失。在十分谨慎的操纵火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火的颜色,正确把握好保温和停火时间。大火阶段,焰火色相已由黄色趋变为淡黄色,即白中发黄,再烧至停火时分,这种白中发黄已完全呈白色,而且白得那么灵动、透亮。按照以往经验,该停火了。

三昧火烧到停火,算完成了使命,而停火也非常讲究,停火又称打窑门。打开窑门有一种是全打开,一种是打开三分之一。如打开三分之一,中途不能再打开,如果你当时只打开三分之一。后来为使尽快晾凉出窑,中途再想多打开一点,那就坏了。因为中途打窑门,由于窑内已降温,没有抵御外部凉风的能力,外部凉风一旦窜入,势必造成窑内惊瓷。所谓惊瓷,就是导致瓷器壁面开裂,成为废品。而一开始就全打开,反而不会导致惊瓷。原因是全打开时窑体内温度高,窜出时强力足,很快与外部温度融合,而不是被外部温度压倒。这种情况下内外同时维持一种平衡状态参数,所以相安无事。

窑工最欣慰的时候莫过于打窑门的一瞬间,这时是最幸福的。烧了整整七七四十九个小时,谁不愿意最先见到焰火的归处。窑门打开了,映入眼帘的是窑内雪一样白凌凌的,匣钵满窑都是,上下一柱柱,左右一排排,前后一行行,恰玉柱擎天,白虹贯宇一样壮观,是天上丹桂、人间琼花,美妙极了。偶尔从残缺的匣钵孔处裸露出一只花瓶,像一只金鸡探出头来,欲高唱这黎明,高唱太阳升起的时刻。徐徐的、徐徐的、火中的琼花变成红色……

如您想了解艺术品交易知识,敬请扫描二维码 关注【雅昌拍卖网】

再一个问题就是,停火后不能及早揭炉炭,而且注意把烟囱盖好。记得是10年前我在当时河北省曲阳定瓷厂任厂长期间,曲阳一民间瓷厂技术员去到厂里找我,我问了他家小窑一出窑就惊瓷的原因,我问他是否窑内太热,抢出的,他说晾好几天了,又问打窑门情况一一无误。无奈我去他窑场看了一下才发现,停火后揭炉灰太早了,我问他什么时候揭的炉灰,他说烧完窑打开窑门第二天清理场地时,为出窑时干净而揭的,当时窑门还炙人。我告诉他问题就在这里,停火不久,窑内最怕外部冷风刺激。灶子下面是向上呛冷风的最忌讳的地风,是不能动的,你把炉灰掏尽,而且一看烟囱又没盖,这下好了,地下入风,烟囱出风,窑内瓷器能不惊裂?听了我的话。以后窑烧好了。

三昧火停止了,善后工作至关重要,一招都不能丢、不能忘,忘了丢了,就吃亏,而且三昧火白烧了。故说,烧火的目的是要见到成功瓷器,不是只求烧火的技术高明,求一时痛快。宋人烧火的办法是否也如此,不得而知,按照我近30年之经验。定不会差之八九。

三种烧法以上讲的是三昧火,这里还得弄清三种烧法,即缓烧、速烧、恒烧。从字面上讲已是十分地好理解。先说缓烧,指的是刚上火时的一种烧法。为什么要缓烧,原因是刚上火时,窑内坯子从一开始受火必须是徐徐的,辐射过程必须掌握在坯子能承受如:25摄氏度的情况下。因为一般坯子刚受火时的温度只是一般的窑内常温,夏天35摄氏度,冬天20摄氏度,秋与春约25摄氏度左右,根据这个常温考虑窑内温度辐射情况。在这种常温下,外部辐射太强、太快容易使其失于承受,形成炸裂。故此,小火阶段实行缓烧是一种需要,科学使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坯体厚度,也就是器物大小件问题,按照一般情况是这种烧法,而大件一出现时还必须把缓烧加一更字。原定于缓烧时间为8小时,这时就可能定为12小时,否则,难免出现问题。

速烧。速烧是对缓烧相对而言,所谓速,只是打破了以上一个缓字,也是有时间和技术限定的,并非越速越好。窑体温度只要超过400摄氏度以上,说明已经过了缓烧线,窑内因火温而出现炸裂的情况已经排除。这一时间,焰火可以上得快一些。譬如以上400摄氏度烧了八小时的话,而800摄氏度(400摄氏度为基础)则需4小时足够,这样在火速上就提高了一倍,尽管如此,这一阶段,还不容易出问题。师傅带徒弟时小火让他看着,中火可以让他动着,大火让记着。所以,速烧容易缓烧难。古代烧窑是一种体力劳动,拉煤挑火,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只有这速烧时最为省心。

关于大火阶段,又称高温阶段,使速烧逐渐又回归缓烧。原因是窑内器物进入高温辐射以来,器物开始收缩并变软,用火宜缓,徐徐点击,不使过猛,渐渐升高。而升温过快、过猛、往往容易使器物瘫倒和变形。尤其火候进入1100摄氏度至1300摄氏度阶段非常关键,这时就好像伺候一个孕妇一样,是那样地谨慎、小心,那么地焦急,而且还必须沉着、镇定、从容地去应对面前的一切。这时的窑炉内,一切都处于一种沉静状态,一种庄严时刻,只有焰火熊熊发出唿唿声音。温度进入1300摄氏度已经接近停火时,按照要求需保温2小时,有时是3—4小时。保温时烧法为恒烧,恒温烧法很要劲。这里需问,宋代定窑烧法是否与此相同,据吾30年之经历,不相同,必相近。

在古代定窑窑场,除烧窑需把式(技术人员)外,还有一批看火先生,也称看色先生,又称窑眼。是专门为烧窑人家看火候的,以肉眼裁定窑内火之颜色为多少度(故称看色先生)。尤其是大火阶段一定请一位窑眼来,他可以满有把握地说准这窑停火时间,使你不费神、力。如上提到的以火之颜色而定火之温度,这是一门艺术、科学、一种朴素的人生哲学,600——700年的定窑生产史,正是演绎了这门艺术哲学的全过程。

如您想了解字画方面知识,敬请扫描二维码 关注【耀中字画交易平台】

定窑烧成窑具分类其功用

1陶瓷与窑具的关系

陶瓷作品,综合文化与艺术的多元性,它需要作者必须备予此两方面的能力,否则,便不会有成功的作品。而作为陶瓷生产,则尤其强调瓷器本身与窑具的密切配合。泥坯作的再好,离开盛装物和火是不可能成为铿锵有声的瓷器的。所以,人们在长期的陶瓷制作中。逐步懂得了窑具的重要性,明白了陶瓷与窑具两下或缺的重要性。

什么是窑具,这个问题需要先弄明白。在陶瓷生产中,凡围绕陶瓷生产一系列的辅助用具都归属于窑具范畴,一般情况下,窑具本身不具有使用价值,只是伴随瓷器烧制成功而被遗弃,从对定窑烧成过程的分析,所需窑具因器而异,因工艺而异,多种多样,不一而足。就像烹饪,美味佳肴端上饭桌。人们只品尝到菜肴的味道,而没有人会理会到后厨的锅、碗、刀、案,没有人理会到后厨那一大堆叫不上名的炊具。陶瓷生产与此一样,没有窑具的配合,便没有陶瓷的成功。

2定窑早期窑具形成及功用

匣钵。定窑创烧年代人们一般认为在唐末,这个时期所制瓷器多为粗犷之器,不论白瓷,还是粗瓷都表现着一种创始时期的特征。尽管如此,它还是离不开匣钵盛装烧制这个过程。局外人可能不明白,凡烧制瓷器都必须把预制的坯子放置在一个匣钵内,然后一个个匣钵摞起来,一柱柱摆满,再点火烧,这个匣钵,就像家庭蒸馒头的蒸笼一样,把一个个馒头放在笼底,一层层盖好,再上火蒸。所以,陶瓷匣钵,也俗称“笼”。我在《定窑研究》一书中曾解释陶瓷匣钵最初是借鉴了蒸馒头的笼而形成的。只不过蒸馒头靠的是热气,陶瓷是靠的火煨,道理无二。

(1)筒形匣钵

筒形匣钵,定窑早期匣钵形式之一。其形如一带底圆柱,其高以所装器物为限。可以根据高度和直径选择装烧各种器物,可以装瓶、罐、盘、碗等。按当时生产情况,不可能每种产品都专门设计一种匣钵,只能根据同类型号或大致相等的产品归纳到一种型号的匣钵内。

这种匣钵一般较粗厚,为保障成形,设计时。口沿薄而往下厚直至底部。匣钵一般不加修整,从辘轳机上取下来晾干即罢,内外壁均带有制作时的手痕,放置器物的内底亦欠平整。所以,根据对早期匣钵的研究分析认为。这种匣钵是不可能烧出理想的瓷器来的。也正是由于这种窑具的水平,反映了早期的定窑水平。

(2)漏斗形匣钵

漏斗形匣钵,是一种专门用来盛装碗的匣钵,其形状如一漏斗故名。上大下小,边沿向下有一直边,而后转折斜下至底呈平面。这种匣钵转折处有一圆平面,是用来上下匣钵间相互咬合的,漏斗形匣钵,边沿部位较厚,尤其匣钵问相互咬合的上下部位。它不但使匣钵一个个摞起来,堆成柱,以适于装窑烧成,更重要的是,这段加厚部位承担着上部各匣钵的重量。如果削弱这个部位,就不具备匣钵在整个装烧过程的承载能力,从而失去了匣钵本身的双重作用。因此说匣钵装烧器物的载体,必须具有综合的作用。在宋代单一作用的匣钵是没有的。

漏斗形匣钵的下半部,壁较薄。铣削干净,规矩度较强,这个空间主要是依据所装烧器物的体现而设计的,因为器物(碗)重量一般比较轻。故其匣钵壁不宜太厚。这样处理,是见其宋代匣钵设计之科学性与艺术性已备成熟。

(3)垫片 垫片是定窑早期窑具之一。顾名思义。垫片是用来置垫器物的。是用于弥补匣钵底面不平展的一个辅助物。前面讲过筒形匣钵作为早期窑具。规整度较差,故其直接放置器物烧制是不可能烧制成功的。所以需要辅助窑具,这样垫片就产生了。垫片是用一小块泥,经过搓揉。然后用木板在平板上拍打而成,状似手掌,大小不等,主要根据器物底面积而裁定垫片直径。这种垫片置于匣钵底时,往往先在匣钵底上洒一些匣钵粉,以使平展并易于烧成收缩。

早期定窑垫片均为粗瓷泥料,拍打也不规范,大都为装窑时随手随器而作,缺乏必要的科学与艺术数据。所以在烧成功能中得不到成瓷保障和艺术效果。加之,垫片为粗料,器物为细瓷,收缩比不一致,很难达到和谐的收缩过程。由此而知,成瓷品的规整度是得益于器物造型与质地本能所致,其中垫片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不足50%。

(4)垫砖(三角垫砖)

三角垫砖分高状和矮状,也有大小之分。这种垫片,分析产生年代应比垫片较晚,因为这种三角垫片的科学与艺术功能比普通垫片具有优越性,首先,三角垫片缩小了与匣钵之间的附着面积,在高温烧成中,易于收缩。同时充分利用了数学三角形的稳定功能,属于定窑人在科学运用工艺与数学的一个范例。

三角垫片同样为粗料所制,泥料收缩比仍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三角垫片虽然从自然得到了一些技术弥补,但根本的垫置作用与理想的垫置效果仍得不到解决。另外三角垫片的制作并非随手而作,而是先制模具,而后托印而成,具有较好的规矩性。三角分三方等矩直立、顶面平展无凹凸。在原料利用方面,也大大的比普通垫片节省,不妨说,这种三角垫片是古定窑一个精心设计。

如您想了解钱币杂项方面知识,敬请扫描二维码 关注【钱币杂项收藏】

北宋定窑窑具基本情况

1开底式匣钵

开底式匣钵是唐以来实底匣钵过渡而来,实底匣钵是与开底式匣钵的相对而称。在唐五代时期,定窑为仰烧,故其所制匣钵也为实底,即直接在匣钵底上放置器物烧制。到了北宋时期器物烧制改仰烧为覆烧,匣钵也改实底为开底式。开底式,就是在实底上挖一个圆孔,这个孔的直径以所烧器物的支圈为依据。这种开底式匣钵规格一般不大。一匣钵内放一组器物,层层摞起,稳妥可靠。是北宋早期的一种烧成窑具。

开底式匣钵,从形式上与唐代的筒形匣钵无多大区别,只是从工艺制作上较前有了较大改进,首先匣壁变薄,内外较光洁,底由厚变的较薄。底边与口沿有个吻合放置的平面,初步窥测到其设计艺术。在烧成方面,成功率较有所提高。

2高足空心匣钵

北宋以来,定窑突飞猛进。人们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匣钵的改进也随之提出。开底式匣钵,在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随之为孔心高足匣钵所替代,因为这两种匣钵都是为烧制盘、碗而专用的。开底式匣钵高度一般在25公分左右,一匣钵只能装一组(5支盘碗)。而高足空心匣钵,高约50cm。可装置盘碗约20支左右。况且匣钵可实行对扣,这样两个一扣为一套,一套一套摞起为柱,如此算下来,可比原容量提高5倍以上。

高足空心匣钵设计,在原基础上实行了改进。首先打破了钵壁直立的惯例,采取了下小上大的设计形式。钵壁下厚上薄,壁内遍布制作的手纹,一圈圈、一旋旋,使其更具有拟变能力。同时在合理规范和利用材料上大大向前迈进一步。空心匣钵的出现为定窑烧造更理想的瓷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空心匣钵无疑为宋代定窑之成功设计和代表作。

3支圈

支圈是直接用来垫置器物的必不可少的窑具,唐五代时期多用垫片、三角垫砖替代。到了北宋,随着改仰烧为覆烧,垫支也开始由粗料改细料。细料与所烧器物料质一样,同置一处,可达到同步收缩,为瓷器在高温中顺利成型提供了方便。因此说,宋代支圈的出现是定窑走向成功的标致。

(1)环形支圈。这种支圈像一瓷环,靠辘轳拉制而成,它分为圈翅、圈足、圈径三大部分。圈径是指每件器物放置时设计的高度,即从口到底足的总高。圈足指的是每件器物放置时口边所占位置,一般为3-5度。圈翅则是设计在圈径与圈足接洽处的一个向外拓出的三角形,约3-5度,圈翅没有实用价值,但圈翅却是对支圈本身在高温中的一个保险。没有这个圈翅的固定,支圈在高温中就容易出现变形。由此圈翅能有效控制变形。环形支圈是一个支圈上边搁置一件盘或碗,一圈一器,一圈一圈摞起来为一组,然后放置在匣钵中,根据匣钵高度可确定放置几件,非常科学,又方便。环形支圈的设计,要特别注意每个局部的细节,除以上讲到的圈径、圈足、圈翅外,还要注意支圈与支圈摞置之间咬合形式,它虽然是一个平面,但有一个坡度,这个坡度是由外向内倾斜,坡度约3-5度。在烧成中,高温辐射,每个柱体皆由外向内使力便于把握中心(重心),柱体越挤越紧,不会出现崩溃。这是定窑环形支圈向人们展示的设计艺术的一个细节。

(2)盘形支圈。盘形支圈像一支空心盘子,像环形支圈一样,也分圈径、圈翅、圈足。盘形支圈是作基用的,圈壁较厚,特别是圈底部,最厚处约有20mm,由底部徐徐向圈口沿过度,至边口渐薄。说盘形支圈作基是说其上面可依次叠摞若干个环形支圈。这样,在一个自然匣钵里可以一组组装烧,形成北宋定窑一个完整的匣钵支圈的设计体系。

盘形支圈强调了三个方面。一个是必须具有较厚的圈壁,目的是对以上若干个环形支圈要有足够的负载力。一个是口沿,这个口沿同环形支圈一样,规格、口面坡度、摞置形式,必须强调与环形支圈相一致。第三。盘形支圈的底为尖底,而不是平面,因为这个盘形支圈的底越小越好。它与匣钵附着面积越小,在高温烧成中越利于收缩,试想,盘形支圈在负载以上若干个环形支圈与若干个盘碗器物情况下,若不能在高温烧成中顺利收缩,那情况可就糟了。

历史上定窑的发展,是瓷器本身的辉煌,更是窑具的光荣,没有可器的窑具便没有规矩的瓷器。定窑人在设计、创造了精美的定瓷的同时,更设计创造了适用的定窑窑具。随着定窑的中兴。随着定窑新产品的设计问世,新的窑具形式也将应器而生。定窑窑具的设计理念随着定窑新的设计思维,必将层出不穷,继往开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