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说:提问的方法决定了答案的质量,这些方法你学过吗?

 索南欧哲 2017-10-17

提问是我们解决问题最直接、高效的方法之一,人们常说“不懂就问”,“多问问题才学得快”。

但你真的会提问吗?

为什么有的人提问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有的人提问却直接被别人拒绝?

关于提问,又哪些技巧、方法值得学习?


心理说:提问的方法决定了答案的质量,这些方法你学过吗?


心理锦囊一:要尊重他人。

提问的目的,一般来说要么是为了解惑,要么是为了求证,要么是出于质疑。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问题问出来以后,主动权就已经交到别人手上了,对于你的问题,别人可以选择是否回应,所以问问题的时候,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

礼貌要有(陌生人先说你好,熟人先问是否可以请教问题),态度要诚恳(不虚伪,不做作,不强迫,认真),不要突兀的去问别人的隐私(比如年龄之于女人),不要问会让人明显不适的问题(比如已过世的亲人),不要连续问个不停(狂轰乱炸,不给别人停顿的机会,没有来往互动),不要在别人已经回答以后再重复问同样的问题(没用心记,不尊重别人的付出)。

得到答案以后要表示感谢,这是礼貌和尊重。


心理锦囊二:先对问题做预处理。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问题大致可分为网络上能找到答案和无法找到答案两种类型。

所以当你有问题时,请不要做伸手党,请先在网上搜索资料,善用搜索引擎,比如百度、Google,用心查找、整理、学习,大部分问题都能解决了,哪怕不能完全解决,对这个问题也有了基本认识。

对于网上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再看看周围的环境是否有相关资料参考。

很多团队会针对一些共性问题制作解决方案,并共享给团队成员,这些都是极好的参考资料。

如果这些事情都做了,还是没有完全解决,再考虑找合适的人问。


心理说:提问的方法决定了答案的质量,这些方法你学过吗?


心理锦囊三:一个问题的完整要素。

一个问题完整的要素有:你的问题是什么,你想达到什么目的,问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问题的来源与出处),你做过什么努力,你需要什么帮助。

比如:我最近抑郁了(问题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三个月前我失恋了,可我忘不了他,心情一直很低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问题的来源与出处),我也尝试过和朋友出去玩,也尝试过运动、听音乐、看书(做过什么努力),可用处不大,心情还是很抑郁,我希望能走出这种抑郁状态(想达到什么目的),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建议可以给我(需要什么帮助)?

这样的问题描述,简洁、清晰、完整,让听的人不用再费力去解析问题,能把精力放在解决方案的思考上。


心理说:提问的方法决定了答案的质量,这些方法你学过吗?


心理锦囊四:推荐的一些问问题技巧。

技巧一:多用开放式提问法。

封闭式提问,问题非常具体,范围狭窄而且固定,比如“是不是”、“能不能”这种问法。

开放式提问,问题比较宽泛,能给回答者更大的发挥空间,比如“你觉得如何”、“你的看法是什么”、“有哪些建议”这种问法。

开放式问题更有趣味和深度,也说明你对回答者感兴趣,这样互动性会更强,得到的答案也会更全面、深入。


技巧二:双方要保持互动。

如果是其中一方不停的问问题,让对方不停的表述,那会让对方产生不适感,沟通很难持续。

你先抛出问题,在对方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以后,你要给出相应的回应,针对对方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再继续抛出问题,这样的互动才能让沟通良好的持续下去,“礼尚往来,有来有往”的规则在提问时也适用。


技巧三:做足功课,足够真诚。

在问别人问题前,你要先把关于这个问题能做的功课都先做了,问问题的时候足够真诚,如果能做到这些,提问就是探讨,而不单单是提问。

大巧若拙,当沟通充满诚意时,人们自然而然会忘掉技巧,由心而发,从这个角度来看,真诚就是最大的技巧,这就是“没有技巧的技巧”。


心理说:提问的方法决定了答案的质量,这些方法你学过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