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呵护心脏,从好习惯做起

 云中公子 2017-10-17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一个生命器官,如果它失去了健康,那就意味生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据调查,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62%已经不同程度地存在心血管病或危险因素,而他们中80%尚未充分了解如何保持心脏健康。年龄大于45岁的男性或超过55岁的绝经后女性,如果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和吸烟这些三项以上危险因素,就是心血管病风险的高危人群。石家庄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张彦亭提醒,除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预防外,也要从健康心脏的好习惯开始做起。

  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调查表明,平时不爱运动者,其心脏要早衰10─15年,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出1─3.5倍。而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心跳缓慢而有力。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一般运动时心跳以“220-年龄”来控制把握。

  避免情绪激动

  人的情绪过分激动,如暴怒、大喜、哀伤等,都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从而增加心脏负担。故要做到心平气和,学会宽容,坦然对待一切。

  控制好饮食

  肥胖会招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暴饮暴食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有些猝死病人,往往是晚餐过饱之故。因此要讲究饮食有节,提倡吃八成饱,同时要少吃各种动物脂肪,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饮食宜清淡

  食盐过多能使血压上升,使血液粘度提高而增加心脏负担。因此,正常成人每日进盐宜在6—8克,对心脏功能不全的人,进食盐则不宜超过5克。

  增加镁元素的摄入

  镁元素能阻止胆固醇的合成,抑制神经的兴奋性,维护心肌纤维正常舒缩功能和冠状动脉弹性。人体缺镁,可导致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及明显的心肌坏死和钙化,故镁元素有“心脏保护神”的美称。

  肉食摄入不宜多

  每周吃红色肉类(如猪肉、牛肉、羊肉等)不得超过2—3次,吃动物内脏(如肝、心等)不超过一次。另外,最好每周食两次海产品,因为海产品不仅含有丰富的钙和钾,能降低血压,而且含有大大减少产生血凝块危险的物质。

  规律生活,避免劳累

  人体过度劳累不仅有损健康,而且会加重心脏负担。

  值得提醒的是,不要忽略每年给心脏做一次体检,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身体指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