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1017《如何阅读一本书》

 陪着养图书馆 2017-10-17

读书是种习惯,也是种技巧,更是门技术。一个人读书,不是说他逐字逐句地念过一遍就能叫做“读书”,那顶多算是翻书。

很明显,这本书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书应该怎么去读。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不禁想到从小到大不知读了多少年的书,难道连书都不会读吗?可是在看过这本书后,确实发现一些问题,恰恰也是我们对自己过于盲目自信的一些问题。平常在读书的时候,往往是打发时间消遣娱乐,对于明显的工具书或者说是教学方面的书也是看完之后过些时间就忘掉。

作者将阅读分为了三个层次,娱乐,获取资讯,和加深理解力,而整本书的立足点就定在了加深理解力的书籍上。这是一个很高的层次。现在诸多人的阅读,维持在娱乐类和资讯类的书籍,此书引导阅读者走向阅读艰涩深奥的经典书籍的路途,通向更深一层次的理解。


阅读的层次。这应该是这本书最主要的内容。它提到了四个层次

  • 基础阅读
  • 检视阅读
  • 分析阅读
  • 主题阅读

基础方面不用多说,能识字,能领会大意,我们大部分人应该都只是在这个层次而已。

检视则是快速的了解一本书,一定时间内,抓出重点,即系统化略读(skimming systematically),让我了解到拿到一本书先略读,知道了书名的重要性,前言的重要性,编者对书介绍的重要性,特别是目录的重要性。很多书其实把目录看一遍就大概知道这本书在讲什么了,就大概可以知道这本书对自己的用处大不大了。

分析阅读是本书所强调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篇幅最最多的一部分。首先要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其次诠释一本书的内容,最后评论一本书。每一个阶段再继续细分,让读者能够更好的把握一本书。第一个阶段的教导对我的帮助很大,告诉我要先对一本书分类,再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一本书在谈什么,再将全书的大纲分出来,最后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主题阅读则是针对某一主题而不是针对某一本书,也就是说,你踫到一个问题,或者要做一项研究,就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著作,类似于我们写论文。


书中还有个观点非常的棒: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个规则。不要害怕,或是担忧自己似乎读得很肤浅。就算是最难读的书也快快地读一遍。当你再读第二次时,你就已经准备好要读这本书了。

对书中“主动阅读”的理解是: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书中给出了阅读者需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一:整体来看这本书在说什么?
你需要想办法找到这本书的主题以及从属的关键议题。
二:作者在细节上说了什么?
你需要了解作者的特殊观点。怎么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三: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四: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针对读书这个问题,很多人会有一种“自以为知道的误区”,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问题。

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当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说出一本书的内容时,才是真正的对得起这本书,真正的读懂了这本书。

书中的有些观点,有种醍醐灌顶之感,推荐给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