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读历史|阅读《资治通鉴》得到——处世的人生指南

 大夫山炼气士 2017-10-18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生疏的时代,其前的三国两晋,英雄豪迈,名士潇洒,智谋风格,令人钦羡;其后的隋唐,则是大乱之后,开启盛世,精彩故事,传诵不已。唯有介于其间的南北朝,相对而言,不无乏善可陈之叹。然而,南、北两方,各有面对的问题,亦有杰出的人物,有其特独风华,值得细加品味。

前几天阅读《通鉴》,步上了观看南北朝的旅程。

阅读《资治通鉴》带给我最大的感想是:「这不只是本史书,更是教人处世的人生指南!」在《资治通鉴》中出现的种种人物,常常都在其身处的情境中面临各种挑战或问题,考验他们的智慧,除了这些人物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值得我们借镜,他们在决策过程中思考的脉络,面对困境的态度和最后做出决断的勇气,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另外,《资治通鉴》中对于小故事的刻画,亦使我有所启发,历史不只是要关注辉煌的大事件,也要注意小事件堆栈出的影响力,有时候小事件背后即可看出大变化的端倪,《资治通鉴》透过小故事中的人物和对话的描写,更传达许多人生价值,对我而言,《资治通鉴》除了是历史的老师,更是人生的老师!

带你读历史|阅读《资治通鉴》得到——处世的人生指南

资治通鉴

这个结语是怎么得到的,从两方面谈,一是阅读方法中获得的乐趣,另一是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段落。前者,又提出三个面向。

首先,听见字义之外的弦外之音,也就是说,某些语句,不能只从字面上了解,而是要结合时局情势、人们心态,由我们读者做出诠释。举一个例子,刘裕对群臣说的一番话,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为佳。宋武帝太初元年(420)《通鉴》记刘裕想要篡位,很难开口直说,就招集手下喝酒吃饭,从从容容说道,桓玄篡位是我平定的,我南征北伐,开疆拓土,成就了很大的功业,也得到了最高的官爵。现在我年纪大了,地位如此崇隆,什么事情都忌讳太多太满,太超过就会带来危险。今天我想把爵位退还朝廷,回到京师养老。(桓玄篡位,鼎命已移。我首唱大义,兴复帝室,南征北伐,平定四海,功成业着,遂荷九锡。今年将衰暮,崇极如此,物忌盛满,非可久安;今欲奉还王爵,归老京师。)吃饭喝酒的臣子们听了,只有大肆称颂,摸不清刘裕这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宴饮结束,各自回去。傅亮到了外面猛然醒悟,立刻回去,宫门已闭,傅亮叩门,刘裕开门,傅亮说我要去京师一趟,刘裕问:要多少人护送?傅亮答:几十个人就够了。傅亮辞出,见一颗流星划过夜空(长星竟天),不禁叹了一口气说:我从来不信天文,今天却应验了。(长星竟天,乃除旧布新)傅亮去京师,就是接洽有关禅代的事。

我们的问题是,当时刘裕说了「奉还王爵,归老京师」这样的话吗?京师应该不是养老之地,这样的话,手下群臣听不出其中的意含吗?我不相信。群臣「莫谕其意」,就是刘裕话中一点口风都没透露。然而,刘裕为什么要讲这番话,言外之意究竟为何?傅亮就当时的情势,揣摩刘裕心意,有所憬悟,返回印证,果然不错。所以,《通鉴》所书「奉还王爵,归老京师」,应该不是当时人们听的话语,因为这些才智明敏之士,只是「盛称功德,莫谕其意」,即可为证。

其次,设想对话情景。过去的事,受限纸本所记,虽有历史人物的话语,但其语调、表情和姿态,都需要读者的想象;我们尽情设想,他说这样的话,会有怎样的表情,他做出这样的姿态,反映心中怎样的想法,都是阅读之时,乐趣之所在。

第三,像和胡三省先生一起读书。「配合胡三省先生的注释一起阅读,感觉就像多了一个老师带着我们读书,如在宋废帝杀戴法兴的段落中,我读到戴法兴对皇帝说:『官(皇帝)所为如此,欲作营阳邪!』时,只微微感觉戴法兴此言似乎有些不妥,胡先生却能直接点出:『此言亦足以取死』,让我又再回去细细咀嚼了这句话,想到戴法兴以被废又被杀的营阳王来警告皇帝,且营阳王是被朝中重臣所废所杀,而戴法兴正居于相似的重臣地位,这句的威胁意味更浓,更显示出戴法兴跨越了臣子对君主应用劝谏而非威胁的分寸,加深了皇帝的疑惧,废帝又生性暴虐,难怪胡先生会写下这样的注释。」

带你读历史|阅读《资治通鉴》得到——处世的人生指南

胡三省

关于营阳王的事,简述如下:他是刘裕的长子刘义符,继位为帝,游戏无度,不理政事,为徐羡之、谢晦、傅亮废为营阳王,旋即被杀。三人再杀庐陵王刘义真,迎立名声最好的荆州使史、宜都王刘义隆入继大统。傅亮前往迎驾,宜都王哭着问:我的两位哥哥是怎么死的?请告诉我。左右臣僚听了,无不难掩哀伤,傅亮背上冷汗直流。到了建康城外,徐羡之往迎,问傅亮,宜都王是怎样的人物(王方可谁)?傅亮答:司马师、司马昭以上的人物。又问:他必能明白我们迎立他的赤心;傅亮答,不能。胡三省告诉我门,傅亮已知道,即将到来的政治斗争,必将惨败(亮固知其不得免矣)。

至于印象最为深刻的段落,则举了四位人物的事迹来说明。

第一位是谢弘微。「《资治通鉴》中对谢弘微为谢混治理家业尽力不求回报,以宽大心胸面对家产争夺的记载,让我动容。其所凸显的并非是谢弘微作为臣子的才能,而是作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也是一个人的本质。对于周围批评其不予追究家产侵夺的声浪,谢弘微也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凸显了他于感性上重亲情,理性上自律坚定的性格,谢弘微被誉为名臣,让我体认到《礼记》的〈大学〉篇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且『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相较于才能或官位,谢弘微的品格修养或许才是留名青史的关键,对比现今许多位居高位或自诩有才能者,汲汲营营于中饱私囊的行径,更让人有人心不古之叹。」

带你读历史|阅读《资治通鉴》得到——处世的人生指南

谢弘微

谢弘微是宋文帝时缔造「元嘉之治」的五臣之一,他在政治上的表现,由于他不留任何记录,不为后人所知。但他受谢混器重,为谢混尽力,对谢家产业处置的态度,展示了高尚的人格,为《宋书》作者沈约所称赞,也为《通鉴》所记载。关于「微子」之修养风采,请参看「张元谈历史教学」中的小文〈古之所谓名臣,谢弘微当之〉。

第二位是崔浩。举了一些例子说明读后的钦佩之意,这里我就不再举出了。如果您也想一览崔浩的风采,不妨参看「张元谈历史话教学」中的小文:〈预测大势的发展----记崔浩对时局的分析〉与〈依文本说故事提问题(四)----北魏太武帝、崔浩、李顺〉。

带你读历史|阅读《资治通鉴》得到——处世的人生指南

崔浩

我总结了这么一句话:「惟就算像崔浩这样聪明的人,过于自信自我而忽略与身边的人维持良好关系,最终也没有好下场,给了我很大的警示,提醒我专注自己的道路之时,也要想着如何能够照亮身边的人。」

第三位是古弼。我们读到的《通鉴》内容,关于古弼有两件事。一是百姓上书,以苑囿太广,希望减半,将其地供贫者耕种。古弼谒见魏太武帝,皇帝正与大臣刘树下棋呢,不理会古弼,古弼愈等愈生气,走上前去,捉了刘树的头,拖下来,朝其背上一面打一面说,朝政不理,这是你这样的人搞的。太武帝大惊,说:不听奏事,是我的过错,不关刘树,你快放手!太武帝听了古弼的奏请,就批准了。古弼自知行为失检,请求治罪;太武帝非但赦免,还予以奖励。另一件事是太武帝外出打猎,要留守的古弼送良马前来,古弼送了一批劣马。太武帝很生气,古弼身旁的人很担心。古弼说,今天北有柔然,南有刘宋,我负责留守,以良马供军事之用,劣马供游猎之用,有什么错!太武帝听了,叹了一口气说:「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我的感想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不只是古弼的耿直和对于何事应为何事不应为的判断,还有魏太武帝的明理,古弼和太武帝的互动对我来说可谓达到理想的君臣关系,即臣子能注意到百姓需求(如赐苑囿之半予贫民)和为国家考虑(如留好马以供军),并直言上谏,君主也能采纳忠言。显示固然在上位者要明理,在下位者若能在充足道理的基础上,温婉地表达,或许更好。」

第四位是沈庆之。沈庆之能征善战是刘宋的著名将领,武人出身,目不知书,但心思细密,处事谨慎,声望颇高。宋孝武帝死,刘子业即位,即前文述及的废帝。废帝顽劣,大臣柳元景、颜师伯商议拥立刘义恭,有人建议找沈合作,三人说:沈庆之,当兵的,怎能参预大事!沈庆之很生气,就去告发,柳、颜、刘三人遭处死。废帝无行,朝野都难以忍耐,沈庆之将京师豪宅捐出,迁至乡间过朴素生活。蔡兴宗前往游说,指出皇帝太坏,改过无望;百姓期盼,在你一人,你有条件,足以成事;你若犹豫,祸将及身。沈庆之不允,说:虽知今日,情势险恶,难以自保;既为人臣,惟有尽忠奉国,听天由命。蔡兴宗一再劝说,不听。其侄沈文秀也同样劝请,甚至流涕,庆之就是不答应。后来,废帝杀何迈,沈庆之前往进谏,为废帝所杀。

带你读历史|阅读《资治通鉴》得到——处世的人生指南

沈庆之

我的感想是:「沈庆之面临的已经不是反或不反都可能送命的困境,不论要继续忠于暴虐的君主或违背君臣之义反叛,都是艰难的决定。他能下决心忠于皇帝,令我敬佩的不只是他的忠心,更是他果断做出选择并贯彻始终的勇气,且他仍继续劝谏皇帝,自始至终都在努力以尽臣子的本分,不论他选择忠于皇帝的决定正确与否,他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且不后悔的态度值得我借镜。」

「我读老庄,时常觉得分类之为害远大于益;我读儒墨,时常觉得法不足以禁人情;我读商鞅、韩非,时常觉得强国不一定能『捍卫』人民。但我读政治系,感谢《通鉴》,它带给了我曾经梦想学习的政治,我知道每个时代的独一无二,我能去想象真正的历史,我了解当其时人们面临的难题,能将之与现实结合,得出更具内容的看法。我明白朝哪个方向去探勘,寻找更多能乐在其中,不断学习的知识。。

《通鉴》教会我的第一件事是要合于理。不合于理,纵使位高权重,亦难逃一死,巧辩和反抗都是徒劳。再来是风骨,比如袁粲死于石头城。面对改朝换代之际,许多人认为识时务为俊杰,比如褚渊。有的却认为不能对不起朝廷,更不能对不起自己,比如袁粲和沈庆之。个人的选择,旁观者无从置喙,只是读了南朝宋与齐的历史,我因此警惕,若有一日自己做事了,有才干了,有出息了,只求无愧于心,不能对不起当初那双清澈闪亮的眼睛。最重要的,《通鉴》让我学到了情义。中国以仁义治国,在此可以彰显。这种情义是内化的,是一代代被薫陶出的,君臣之间如此,父子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亦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教化如何使朝野敦厚,这是后来实行的法治达不到的境地。仁义能触碰到人世间的每一个角落,培养出一批批有志之士,支撑起社会与文化。」按:何同学提及袁粲与褚渊,可以参看「张元谈历史话教学」中的小文〈朝代交替时的人生抉择----宋齐之际的袁粲与褚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