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哲理诗

 杏坛归客 2017-10-18


梅章炯  

      哲理诗主要表现在以议论为诗,以比喻为诗,以佛理为诗三个方面,或通过吟物,或通过吟史,或通过抒情来揭示深刻的道理。好的哲理诗,议论总是带着情韵,没有伧父面目,它给人以艺术享受,又给人以哲理启迪。正如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说:“诗含两层意,不求其佳而自佳。”

  唐代释德诚有首《颂钓者》: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这首诗颇富哲理,作者借水波的互相牵连,来形容人的思绪就像水波一样的容易被牵动。“一波才动万波随”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文思如泉水般涌现。

  唐代高僧宏忍和尚为了挑选衣钵继承人,要弟子们各作一偈(佛诗),以观察他们对佛教义的领悟情况。大弟子神秀作的偈是: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神秀这偈语的意思是:佛教徒要经常注意对身心的修养,要像菩提树,明镜台那样保持清洁明净,不受外界尘埃的污染,即不要受世俗杂念的影响。小和尚慧能听了这首偈,认为“未见本性”,他另作一首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慧能主张精神惟一,“空”得彻底,所以赢得了衣钵。

  这里虽然只是对佛教教义的阐述,却涉及到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世界是“无一物”吗?不是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一切。我们周围的一切,以无生命的沙粒微尘,到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本身;以月亮、太阳等巨大的球体,到分子、原子等微粒,全部是物质构成的,只是构成形态不同而已。慧能认为“本来无一物”,是地道的唯心论。

  有的唯心论者没有慧能那样彻底。他们认为物质只是感觉的复合,人感觉到它,它才存在。对此,清代哲学家王夫之有一首诗,回答得很妙:真静应知动不消,冰霜雷雨总清宵。吹灯灭影形还在,炯炯三更半寂寥。

  灯亮,能看见灯,知道灯的存在。灯灭了,看不见灯,灯仍然存在。并不因为人感觉不到而消灭。三更夜暗,什么也看不见,但万事万物并没消失,而是在陪伴着你。生动地说明,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的客观存在,绝不能因为未感觉到就否认客观世界的物质性。

  有人评宋代杨万里的诗,称其“句句有哲理”。这首《小池》诗,充满理趣: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蕴含着这样一个哲理:当新生事物刚一露出苗头,就要敏锐地发现它。

  杨万里的《晓行望云山》: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这首诗写景抒情,哲理蕴藉。云山有时也作奇峰状,博得人们的赞赏。但云山毕竟不是真山,它坚持不了多久就要改变形状,以至消失。真山却岿然不动,仍顶天立地。

  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这首诗富庄严的哲理于谐语之中,理趣浓厚。人生的道路不是平直的,当一个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一个困难克服了,新的困难又会出现。如同走在山路上,越过一山,又遇一山。但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胜利终是属于勇敢的攀登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