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胖子y4ae3p4e1u 2017-10-18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小小茶壶不仅承载茗茶,承载中华传统茶文化精髓,也承载了我国古代制壶匠人的聪明才智和超凡脱俗的技艺水平。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明 紫砂提梁壶

明 紫砂提梁壶

盖面用粗砂钤一草体“福”字。从形制和容量看,此壶应是早期民间日用品。是用紫砂和其他陶土混合而成,算得上是紫砂陶用泥从不纯到纯的过渡阶段的实物见证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明代 王问 《煮茶图》

提梁壶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壶式。从明代画家王问的《煮茶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人们把提梁壶放于竹炉之上煮水的情景。拥竹炉,生松火,置砂壶,煮冷泉,烹香茗是文人一大雅好。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明末 紫砂提梁壶

明末 紫砂提梁壶

此壶腹部圆润,壶体与提梁如两圆连环相套,二弯流,浅圈足,壶钮如旧式服装上的盘扣,雕刻细致,纹理一丝不苟,精巧雅致。泥色深沉,总体造型浑厚大气,古朴简练。此壶应为饮茶习俗转换不久,真正用于沏茶的早期紫砂提梁壶。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明万历 青花折枝花纹提梁壶

明万历 青花折枝花纹提梁壶

此件提梁壶高19.5厘米。肩部两侧向上起虹桥式提梁。整器庄重大气,装饰青花折枝花卉纹。青花色泽蓝中泛紫,胎体坚密厚重,釉面滋润。明代饮茶,开始直接用瓷壶或紫砂壶泡茶叶,并逐渐成为时尚。明代茶壶基本保持元代形制,只不过明代的壶多用于泡茶,而唐宋时期的汤瓶则是一种煮水器。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清初 “荆溪邵元祥制”款紫砂提梁壶

清初 “荆溪邵元祥制”款紫砂提梁壶

壶底钤有一圆一方两枚篆文印章“荆溪”、“邵元祥制”。荆溪为江苏宜兴所辖县旧名。邵元祥则为清康熙至乾隆时人,多制大壶,亦有彩釉壶,深受皇家喜爱,也为时人推崇。由于紫砂土质细腻,含铁量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用紫砂壶冲泡散茶,能把茶叶的真香发挥出来,因此紫砂壶一直是明代以来茶壶的主流之一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清中期 紫砂堆塑双龙捧寿提梁壶

清中期 紫砂堆塑双龙捧寿提梁壶

壶上用淡黄色泥堆塑双龙捧寿图案,图案不甚规整,营造出浓郁的民俗气息。紫砂泥绘是在紫砂泥坯还未完全干透的时候用泥浆来绘画,这是紫砂的传统装饰手法。泥绘堆砌到了一定厚度,又叫堆绘;再辅以刻、镂、描、嵌等手法进行装饰,就成了堆塑。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清 青花山水人物纹提梁壶

清 青花山水人物纹提梁壶

主体纹饰以青花描绘东坡赤壁夜游故事。远处高山逶迤,怪石嶙峋,薄雾弥漫,山上青松挺拔,近处朦胧月色之下,头戴方巾的苏东坡由两侍童陪伴,坐一叶扁舟,夜游赤壁,山水连天,画境清幽。青花用料色泽淡雅,层次分明,清新悦目,格调高雅。另一侧还有赤壁赋的诗文,壶底有“雍正年制”青花四字款。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清 锡胎刻花圆壶

清 锡胎刻花圆壶

因器型小巧精致,号称“一手壶”。壶身一侧镌枝干横斜的老梅一枝,运笔纵横如意。另一侧书“玉摧金茗壶纳长春,仙掌益寿养身。一山”。一山,名李慕龙,字葛庵,清代嘉兴人,因善画梅而名垂画史。锡制茶壶是清代广受欢迎的茶具,其优点在于不易磕裂或碰碎,易于保管。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清道光 青花祥云瑞兽纹活动系提梁壶

清道光 青花祥云瑞兽纹活动系提梁壶

壶胎厚重,造型淳厚饱满,底釉光洁明澈。左右肩部各有一小山状钮,用以连接活动系提梁柄。壶身和壶盖遍绘青花祥云纹,中有一鱼形瑞兽。纹饰虽繁密,但繁而不乱,层次清晰,布局大方,绘工纯熟。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清 锡胎椰壳雕渔家乐提梁壶

清 锡胎椰壳雕渔家乐提梁壶

以金属锡为内胎,锤打成型,弯形流,高提梁,宝珠钮,平底下接三足。肩部和胫部凸起两道双弦纹,椭圆形腹,腹部及盖面以椰壳作为装饰。壶腹上浅浮雕渔家乐纹,描绘渔夫们自得其乐的渔家行乐场景,画面中渔民或收网、或捕捞,或倚石而靠,边收获边谈笑,个个面露喜色。渔家乐纹样为清代流行纹样。鱼是中国文化中最为吉祥喜庆的动物形象之一,有着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的含义。

早在公元9世纪以前,海南人就以椰壳制成器皿。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广东椰壳甚坚,可以“横破成碗,纵破成杯,以盛酒”。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清 铜胎画珐琅花卉纹提梁壶

清 铜胎画珐琅花卉纹提梁壶

整器以黄铜为胎制成。黄铜胎上再施以画珐琅工艺,纹饰富有层次,用色淡雅。盖面近钮处绘莲瓣纹,这与当时我国佛教盛行有密切关系。盖面绘三蝠纹,三蝠纹则为三福临门之意。

大小开光内以白釉为地,上绘梅花。梅瓣为五,民间又藉其表示五福:福、禄、寿、喜、财。因此,明清以来梅花纹样是最喜闻乐见的传统寓意纹样之一。

整器设色淡雅,虽纹饰繁多,但显得繁而不乱,应该是广东地区所制作的铜胎画珐琅之作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民国 “莲生”款紫砂东坡提梁壶

民国 “莲生”款紫砂东坡提梁壶

盖内钤“莲生”篆书方印。莲生即戴湘明,为铁画轩创始人戴国宝之子,大学毕业后继承父业。在其经营时,铁画轩(上海著名的陶器商号,因创始人戴国宝擅长以铁针凿刻花纹于瓷器,故店号取名“铁画轩”)所定制的紫砂壶皆署莲生款。

一面镌刻枯藤老树图案;另一面刻“东坡陶壶”字样。据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谪居宜兴期间,请人制作了前柱为双柱的三叉提梁壶,故这种器型的提梁壶被称为“东坡壶”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提梁壶赏析

民国 紫砂蛋包提梁壶

民国 紫砂蛋包提梁壶

状若矮蛋包形。三弯流超凡出俗,神采奕奕,原配铜质提梁完好,凹形壶底放置平稳。蛋包壶看似简单普通,一般被认为是茶馆日常用器,普品居多,而此壶工艺精湛,气韵拙中藏巧,俗中透雅,在同类壶式中属精良者

壶底钤“宜兴紫砂”图章款,上有一小长圆章,署“松亭”。松亭即清末民国初年著名紫砂艺人赵松亭。赵松亭早年拜上袁村较有名气的紫砂艺人邵夫迁为师,勤奋好学。艺成后擅长仿古类作品,其壶端庄圆润,浑厚古朴,圆中带韵,韵中带秀。清末至民国初年,赵松亭开始参与经营,以出口外销壶为主要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