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看看神秘的古罗子国平江巫术文化===打猖、放将的区别

 漫游江湖444 2017-10-18


打猖是一种娱神的巫舞,源于二千多年以前,东汉王逸在《楚词章句》中记载:“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巫而好词,其词必作乐鼓舞以乐诸神”。这里所说的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泛指洞庭湖流域。所以湘阴、汨罗、平江一带特别盛行打猖与放将,古罗子国平江乡镇如童市、伍市、向家、三联、浯口、翁江、余坪、西江、谈岑等地方也特别流行这种巫舞,老百姓都喜欢打猖。

何为“打猖”?“打”是动作的代称,即这一祭祀中和唱同时展开的全部活动。“猖”是古代歌舞艺术人称。《荀子·礼论》说:“清庙之歌,一猖而三叹也”。这里的倡则指唱。“倡”还有“圆满”、“成功”的意思,所以大家都习惯把各路天神下界协调人们来办好某个事情,称之为“打猖”。也有人认为,“打倡”应为“打猖”,“猖”即猖狂(放纵情性,不加检束)、猖獗(任意横行)。“打倡”又叫“打灵官猖”,起于宋代,据说“灵官”是宋徽宗时期的人,姓王名善,死后玉皇大帝封他为,“先天主将”,司天上和人间的纠察之职。明朝永乐年间,皇上又封他为“隆恩真君”,修建“天将庙”。清宣统年间又改为“火德观”观内塑灵官像,红脸、三只眼、披甲执鞭、镇守山门,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包公。打猖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助天上及阴间神圣的力量,围剿本方本土内的一切未修成正果的魑魅魍魉,并将其羁押在灵官之下,使境内和平、清吉、人丁兴旺。从这个意义上讲,打猖似乎更贴切。

何为打猖:即打猖是替各大小神庙收天兵天将之意。资金来源境内四乡广为义捐,逄神圣生日之庆出援部是为清福法事。

何为放将:即患病之家替病人举行请神治邪之意资金来源卓一或家贫者仅邻近地方伸出救助之手。拜显神出真神把凡间将手放去打抡病患三魂七魄回来治病救人==是为信众植福法事。

到了唐宋时期,由于民间的道教和佛教活动频繁,而且渗透到了打猖这种巫舞的形式之中,打猖不再是单纯的巫舞了,从而充满了宗教色彩。人病了说是妖魔鬼怪缠身,用打轿请各路天神下凡协助处师斩妖除魔,驱邪治病,专门用来治病的打猖就叫放将小敬神,处师必须神通广大法力高深,有时还和精神病人比武艺,比道法。例如:“踩火砖” 过刀山,就是将百多口红砖围城圆圈,中间用木炭燃气熊熊大伙将砖烧得通红,处师打赤脚踩在红砖上跑圈。另外还将铁制的火钳或者用耙齿也烧得通红,用牙齿要在口中。还有的在堂屋中间用泥砖架起一口大铁锅。锅里盛满水,烧开后用手去锅里捞东西。处师家属和观众当然看到目瞪口呆。处师说他不怕烫是有神水附身,这种神水就叫“雪山水”。一杯普通的水到了他的手里,念上咒语就成了雪山水,喝了就不怕烫了。咒语并无玄机,像顺口溜:“雪山圣母雪山娘,雪山童子下天堂,一更时分降大雪,二更时分降雪霜,三更时分雪子纷纷溅,四更时分雪上又加霜,今日请你非别事,要到人间降雪霜,此降团团花,神法如火飞。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打猖”的处师,一般都是无视打扮。头戴红巾,身穿红衣裤,或打赤脚,系红腰带,赤脚草鞋,右手拿师刀,左手握牛角。这里红色代表吉祥和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师刀象征武器,可以与野兽和妖怪搏斗。吹牛角不但能制造气氛还是进军号,集合队伍,招集众神仙和兄弟们准备战斗。处师打扮像原始部落人类,洪荒年代巫师的踪影深深地烙刻在他们身上。

“打猫”分为四大程序:

一是请神。堂庙中摆方桌,方桌上设“神坛”,立阴师阳神牌位,供香烛、鞭炮、神钱、酒菜、茶饭。堂屋四角及中央各插令旗三面,东方插绿旗,西方插红旗,南方插白旗,北方插黑旗子,中间插黄旗,旗下各放一个小碗以备斟酒和点雄鸡血用。鞭炮过后,处师在供桌前诵请词,请各路神仙下界。

二是立坛招兵,请各路神仙调遣自己的兵马和部队到场,从处师的唱词中可以知道,这些阴兵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童子-太白金星,二是将军-太岁凶神,三是兵郎-李兵郎。据考,李兵郎就是李真人,道教信徒、道法颇高, 元末明处时期长沙浒渡河人,临死坐焚为神,道光年间,皇上封其为广济真人。像现在的海、陆、空一样。处师边唱走圆圈还不停地吹牛角。

三是接兵团猖。这一节气氛最火热,示意各路人马投入战斗。处师翻筋斗,列鸡见血、抖师刀、跺脚、倒立、踩火砖、下油锅,使出浑身解数。众神仙围追堵截,将妖魔收入神庙封押。

四是开光亮相。这一节电灯烧钱。有两种意思,以是送各路神兵天将返驾。二是打猖得胜,已经吉祥安宁,有庆功的味道。

打猖的动作刚劲有力,节奏明快,手势讲究阴出阳归,用师刀把握节奏,脚步大都是步云罡,重心在后,前脚跟虚步点地。唱腔带口语化多用颤音,滑音,像鬼哭狼嚎。有时还像野兽喊叫,人为制造恐怖、神秘、紧张的气氛。

翻坛打庙玄坛收兵神张五郎

茅山啟教是罗子国平江巫罗文化之原居民始传为处师截教应用, 门规森严, 腰系红色法带, 手执师刀令牌. 打轿伴隨遍走乡镇深山冷庙悬崖修仙灵玄险境幽谷灵坛修炼之地为本地福民正神寻找収集天兵天将,并由处师作法强收冷庙悬崖修仙灵玄险境幽谷灵坛修炼之地五猖鬼神投入正神坛下. 打出新的神(在修炼道法的神又称老爷真神) 并塑造新巫师弟子出来跟神.

 其传法: 茅山处师不拜神-拜万年灵,( 单膝跪拜仅-礼)

茅山处师不图来生来世转人身只图今生今世道法录

龙虎玄坛布兵召请法

茅山派正宗传承茅山处师,能制作宗教法器,应有多年历史,为诸多门派制作过法印令牌等法器。在制作法器中,从取木雕刻到对法器的开光加持祭炼等都是严格按照传统方法要求制做。法器能量大、灵气足、助道修法、显灵显圣。

神像装藏开光特点:严格按照传统开光方法对佛道神像装藏开光、点像祭炼。木雕神像选用灵气充足的天然木料,精工细作纯手工雕刻而成,从取木到开光点像严格遵从秘传古法程序。经装藏开光的神像灵气大、神灵验,都有兵马跟随。助道修法,速成正果;善信士供奉,保佑平安、增福增寿、全家受益。无论是否修炼,供奉都可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与验证,可以作为传法之宝,希望有缘看到、迎请到神像的信士能珍惜福缘,心中敬神,获得无上利益。

【玄坛祖师张五郎介绍】

张五郎是一位双手撑地,两脚朝天的倒立神又称“坛神”、“翻坛小山”“祖师张五郎”、“统兵张五郎”、“翻坛倒庙张五郎”、“翻坛倒挂张五郎”,有说“兄弟五人”或“兄弟十人”,可见也是个集合性名称。其造型怪异独特,是梅山峒蛮归化北宋王朝以后逐渐出现在长江流域各省区独一无二的一个倒立神,也是历代官方所禁毁的所谓国家祭典以外的“淫祀”之神。其神格,在陕南为坛神,在闽北、湘西和鄂、赣、粤、桂、黔、渝、川、滇等地为猎神,唯独在沅湘之间,为“梅山五方五路猖兵”的统帅,民间巫工百匠共奉的祖师神。他的神职为“五方猖兵之主”,“五方猖兵”则是指“东方九夷兵、南方八蛮兵、西方七戎兵、北方五狄兵、中央三秦兵”,与诸多古籍所记载蚩尤“以临四方”的“兵主”身份相符;但今天所知的要他行使职权的方式,是首先得演示“五郎符”、“五郎咒”、“五郎诀”通知他,然后还得演示“发兵符”、“发兵咒”、“发兵诀”,他才能“发兵”。 在平江供奉的神佛圣相肚腹中,就有分别使用的“张五郎祖师符”和“发兵符”,同时还有单独画出的“猖兵符”。这显然是移自宋王朝“兵不认将、将不专兵”的军事管理体制,说明张五郎可能是宋徽宗“崇道禁巫”之后民间移花接木的产物,而且“张五郎”之名。  

张五郎在民间神格虽高,神位却很低,属“下坛”之神。 “下坛”,有两重含意,其一是神龛的下层。湘中民居中的神龛一般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称上坛,为“天地君亲师位”,中层为空格,储放香烛纸马,下层称下坛,为土地神之位。张五郎的神位,即列于土地神之前,意指其为“地主之神”。其二是无“皇封”的民间之神。湘中民间俗称“国家祭典”之内的如雷神、财神、火神为“有皇封”的“上坛之神”,无“皇封”的如地主、家主、寨主、祖师、娘娘等,则为“下坛之神”。这与儒术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主流后蚩尤的际遇正好是对应的。

梅山孟公的影响范围比张五郎小,是仅见于湖南的民间俗神,其造型大都是个手执开山大斧的黑脸樵夫,或为红脸樵夫。其名称有“孟一孟二孟氏三郎”和“五方五路孟公”等多种,可见也与蚩尤、张五郎一样为集合性称谓。其神格,依流传层面的不同而有别。在普通民众的神话传说和祭祀中,他是个不慕名利只求凉快的烧炭人,各地一般都将其塑像供奉在阔叶树下的凉亭里。但他在有师徒秘传渠道的民间金属加工和纸扎工匠、戏班、草药郎中、猎户、歌郎及师公(巫)的祖师神系中,却被称为“孟公大总管”或“孟公太尉”,出身为“南蛮”之后,神职为主管猖兵、山林及后勤保障工作的军事首领,其职责主要是负责冶炼炉料和兵器的生产和供应。神位则也在下坛,与张五郎并列。这就说明他的神格是“兵器制造者”也即“兵主”!而且正好与《路史》关于蚩尤“司百工”的记述相印证。在师公传度弟子抛牌演武时布置的“平江九溪四十八峒四十八寨大坛”中,他镇守的西南红岩溪迷魂峒是唯一一处封闭不开的溪峒,而且里头必会特别置放半边石磨,点明此地是“人类起源于洪水后兄妹成婚故事”的发祥地,以显示其来历的古老。

《五郎法咒》:

“奉请翻坛打庙老祖张五郎,祖本二师下坛场,要问五郎身出处,甲子年间九月十九生下张五郎。一十二岁去拜法,三十六岁转回乡,身往龙虎山上过,龙虎山上放毫光。手持牛角一声天地动,吹得江水都变黄。只见花篮来挑水,花篮挑水洒坛场。洒了七天并七夜,一心挑水下长江。左脚顶戴一碗水,右脚顶戴一炉香。左手提起飞毛箭,右手捉鸡敬五猖。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第一信香上.默念 神霄玉府宣召 茅山啟教上清正一龙虎玄坛.金轮执法大元帅赵天君.副帅金轮大将黄将军.三洞精兵.八王八将.五方天 府雷神.五方发兵布阵先锋.云台中兴二十八将.四员猛将.诸大猖兵.猛吏五虎六毒大将.合部无量精兵等众. 急到坛有事指挥疾

 第二信香 微妙真空神霄.雷公驱雷役电.炽火行风.何神不伏.何鬼敢冲.神威一到.万鬼灭踪.正一敕召速降.中宫谨召上 清正一龙虎玄坛金轮执法赵元帅.速赴行坛有事指挥.吾奉正一老祖天师.六合无穷高明大帝敕

第三信香 敕法将赵公明.敕法将速现形..部临. .部临.部步临.敕煞. 玄坛元帅.提索摇鞭.指挥八将.勇猛当先.持戈仗剑.金鼓轰天.闻吾呼召.立降坛前.急准神霄玉清真王律

第四信香 仰启龙虎玄坛将.金轮执法赵天君.三十六员大神王.二十八宿威猛将.移山拔树掀宇宙.驱雷掣电耀乾坤.飞符 破庙搜鬼崇.急捉急缚妖魔精.蒙魂附体传事意.提索摇鞭惊鬼神.捉贼呈形散官讼.赏善罚恶.禁冤魂.人遭百病 告得痊.我有万愿随心声.八王猛将当先锋.四方大力.如云屯天师.有旨速遵依.发兵布阵列旌旗.听吾号令速报 .功成行满升天墀.急急如.正一老祖天师.六合无穷高明大帝律令

正一龙虎玄坛诸将奉请文

奉请老祖天师六合无穷高明大帝. 上清正一龙虎玄坛金轮都总管赵公明元帅.部下亚副二大元帅.黑虎郭大元帅.掌香火.掌令印.掌签.五方蛮雷 使者.五方黑虎大神.掌五方和合贺将军.玄坛帐前李符使.八王正副猛将.五方正副元帅.云台二十八将.旗头大 .五方五路大神.六毒先锋.捉缚枷栲四大天丁天将.五方猖兵猛将.生擒活捉猖兵.玄坛部下.三洞两台一司麾 .合干千将万兵官众.冲天风火院昭烈侯.二田太尉副将郭太尉.窦判官.金花小娘.银花小娘.梅花梅滟.猪头象 鼻杨耿二神.地部金冠招宝潘元帅.三百公婆.万回圣僧.和合散事老人.开颜悦貌童子.主坛散事汪罗二判官. 天五岳驱傩大王.神鸦报喜大神.府县城隍主者.雷府官君将吏真官.土地之神.太岁煞官圣众.功曹符使直日官 .当境土地一切神祇.恭望降临.雷威俯垂洞鉴 仰启龙虎玄坛将. 金轮执法赵天君. 三十六员大神王. 二十八宿威猛将. 移山拔树掀宇宙. 驱雷掣电耀乾坤. 飞符破庙搜鬼崇. 急捉急缚妖魔精. 蒙魂附体传事意. 提索摇鞭惊鬼神. 捉贼呈形散官讼. 赏善罚恶.禁冤魂. 人遭百病告得痊. 我有万愿随心声. 八王猛将当先锋. 四方大力.如云屯天师. 有旨速遵依.发兵布阵列旌旗. 听吾号令速报应.功成行满升天墀. 急急如.正一老祖天师.六合无穷高明大帝律令

在早期道教中,齋與醮有分開舉行時,也有合而舉行時,前者如漢天師所傳的種種醮儀及劉宋時陸修靜所制訂的靈寶齋法,後者則如《靈寶玉鑒》卷二<齋修節次門>所言,以「謝恩設醮」作為建齋的最後一個儀節。齋與醮的功用本有著區別,齋多用於忏謝罪愆,醮則多用於祈福禳災,如《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十六言:「燒香行道,忏罪謝愆,則謂之齋。延真降聖,祈恩請福,則謂之醮。齋醮儀軌,不得而同。」又言:「齋以謝咎,醮以度厄。」後來,齋與醮又逐漸合流,唐時史籍已多將二者聯稱為「齋醮」,泛指道教的祭祀儀式。

道教的齋醮道場大致有兩類:一為祈祥道場,一為度亡道場。傳統的祈祥道場大則可為國祝禧、禳解災疫、祈晴禱雨,小則可為民安宅鎮土、禳災解厄、祈福祝壽,今人多用之祈求事業成功、生意興隆、身體健康、父母長壽、嗣息昌盛、生活美滿,等等。度亡道場是為了超度在陰間的亡魂,常見的度亡科儀有「祭煉」--「祭」即設飲食以解亡魂之饑渴,「煉」即行法道士以自己的真陽之氣來度化亡靈之陰魂,亦即所謂「以我之陽,煉彼之陰」

 舉行齋醮儀式時,需要佈置壇場,用以延真降神。壇場又稱壇墠,所謂「墠」,即祭祀用的平地,所謂「壇」,即在平地上築起的高臺,如《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宮殿壇墠》稱:「祭地為墠,築上為壇。」這種做法,蓋源於先秦時期人們築「圜丘」、「方丘」以祭祀天、地的儀式。道教的壇場,可以用磚石砌成,也可用泥土壘成,還可用竹木搭成,但無論使用何種材料,皆「務合規矩,以崇朝奏之禮」。「規矩」之一,即擇壇須遠避墳墓、戰場、刑場、酒坊、屠坊及一切不淨之地,最好在「名山洞府,形勝福地,有宮觀祠宇、神異靈跡去處」,且須「方位端正,坐北面南」。至於具體的壇式,則可依不同類型的齋醮科儀而設,如古代道教常見的壇式有星壇、皇壇、玄樞壇、靈寶壇、虛皇壇、黃籙齋壇等等,其式備見載於《道藏》諸經,其要在於以宗教象徵的手法而法天象地、列斗環星,依陰陽五行、八卦九宮之理,納三界十方、玉京金闕於中。道士登臨其上,便可通過步罡踏斗、焚香禱祝等而與三界萬神溝通,進而達降妖鎮邪、濟世利民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