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养脾胃 | 脾胃和,五脏安,百病消

 培训班背包 2017-10-18


饮食不规律,运动少,

十个人里有九个,

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而亚健康状态多出现在脾胃肾三大件。

中医说,脾胃肾乃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要想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健康的脾胃是前提,

所以想要把身体调养好,

一定要调理脾胃。

有统计显示,全球5亿胃病患者,中国就占1.2亿,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中医里,提到胃就不能不说脾,脾胃是健康的“根”,如果脾胃功能受损,就会引发多种疾病。

什么情况说明脾胃不好呢?


如果发现自己有胃痛、腹胀、反胃、腹泻、便秘、身体倦怠乏力等现象,就是脾胃虚弱的表现,而如果发现经常打嗝、反胃、一吃就吐、下肢和眼皮水肿、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失眠、脚臭等情况,也很可能是由脾胃虚弱引起的。

如何调养脾胃——秋后艾灸!

艾灸有什么好处?

扶阳固本,驱寒祛湿

艾火是热性的,可以温暖身体,还能蒸发人体内的水分,达到驱寒祛湿的功效,艾之火是纯阳之火,能够直接温补阳气,延长寿命!


渗透经络,补气养血

艾灸产生的短红外波,具有超强的渗透力,能够强力冲开堵塞的穴位、疏通经络,调理五脏六腑,调和气血,经络疏通了,运行顺畅了,气血自然充足!

3个穴位,健脾养胃有奇效!

中脘穴

专治脾胃虚弱!

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

足三里

“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是调养脾胃的明星穴!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功效: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内关穴

止痛奇穴!

位置:人体手腕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两指宽的中央。

功效:宽胸理气、平冲降逆、和胃止痛、宁心安神。

看视屏教你脾胃艾灸套装使用方法:

灸友案例

案例1:

我有一双胞胎妹妹,我们俩体质都比较差,从小到大肠胃不好,她结婚生小孩以后,身体各种疾病,不停跑医院。后来开始艾灸。她艾灸以后,身体明显好了,重了有十斤。也是在她的带领下我开始艾灸,艾灸了四个月,痛经消失了,慢性胃炎也消失了,以前我脸色都比较黄(读书时曾经被一个女同学说是黄脸婆),现在面色都比较红润。我女儿两岁了,肠胃一直很差,大便一天三四次,都不成形的(天生体质比较差,再加上她奶奶不科学的喂养)。老跑医院,都不知道怎么办。一个月之前帮她艾灸,变化非常明显,她现在大便都是一条条的,胃口非常好,整个人都明显胖了。希望能有更加多的人艾灸,大家身体都好起来。

案例2:

贾女士,年龄:28岁。

主诉:胃口不好。吃饭不香,无食欲,常年手脚冰凉,初灸中脘、足三里,灸时肠胃有蠕动,身体微出汗,首次灸完即感觉两腿有力,有饥饿感,之后灸气海、三阴交,不到一疗程,已胃口大开,饭量增加一倍,比之前睡得更香,且白天更有精神。

案例3:

姓名:张先生 年龄:30岁。

主诉:怕冷,易感冒,胃口差,易疲倦无力,大便不成形。

诊断:寒湿兼备、中气虚弱、运化无力.

配穴:第一天:大椎、肾俞、中脘、足三里

第二天:大椎、肾俞、关元、三阴交

调理方案:灸大椎自诉舒适,伴有热感向手传导,灸中脘时肚子咕咕叫,不停排气。灸足三里时脚心出汗,3个星期之后病症基本痊愈

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艾灸才会有改善的;

(根据自己的情况灸30-50分钟,如果是治疗期,每天2次-3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