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交通治堵不应以西式疗法为主

 说些有用的话 2017-10-18

城市交通治堵不应以西式疗法为主

余永佳

世界各大都市多患有严重的城市病,其中交通拥堵似乎病入膏肓

中国城市交通拥堵得病较晚,然而却来势凶猛。近些年中国引进的多是西式治堵理念,尽管已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地铁、高架、桥隧等城市交通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赶超趋势。然而治堵疗效却事倍功半,拥有世界最发达地铁和公交服务网络的北京市,至今依然被戏称为“首堵”。

治病的关键是因病施医,对症下药。怕的是不明病理、误诊错诊和胡乱用药。城市交通治堵,需要的是有的放矢、精准把脉和药到病除。如果我们一成不变地运用高投入、大手术的西式疗法来医治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顽症,我们的城市财政包袱会越来越,市民花在出行方面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交通拥堵治理难度越来越

因此,我们不能听任城市交通拥堵的持续恶化和限度扩张,必须冷静地对现有城市交通道路建设格局以及花钱不少、疗效平平西治堵模式进行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

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以及解决之道是什么?世界各国至今仍没有一针见血的正确定论。

从很多文献以及专家学者的论述中可以得知:

——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是:

汽车使用率增加;

道路容量不足或设计不妥;

道路交汇过多......。

——城市交通拥堵的解决之道是:

兴辟拓宽道路;

减少道路交叉

发展公共运输系统......。

面对诸多交通拥堵难题,西式治堵有以下几种疗法:

——降低汽车使用率。

西方城市动用的是经济手段。即提高购车税和用车成本,收取拥堵费;尤其是闹市中心的频繁停车,会使高薪族快速变贫。中国城市多为行政手段,且显得相对温柔,限购、限行也只是在少数特堵城市施行。

——增加道路容量。

对应措施一般为兴辟拓宽道路。在这方面,我们有点冒进,百米宽的大马路如今在中国城市已不算是新闻。

宽马路,有助于提高道路容量以及便于车辆的快速疏导与分流,但却无力消除交通的拥堵;另会导致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给步行族出行造成新的困难。

——疏通道路交汇瓶颈。

十字路交通受阻,各城市争相打造大型立交尤其是多层互通式立交以及规模宏伟的高架隧道,以期达到一步到位破解车辆不间断直行、左转和右转等难题。地面交通堵,城市公交就往地下或空中转移,地铁、高架轻轨交通已成为城市的新风景线。

由于受资金、土地、拆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城市立体化畅行交通无法覆盖到每一个道路交汇节点。即使是已建的立交和高架隧道,也难逃路堵车塞、上匝道难以及下匝道更难等厄运。穿梭来往的地铁和高架轻轨同样无法解决地面道路的拥堵难题。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一些城市开辟了BRT快速公交专线,更多的是设置了公交车专用道许多城市争相引进既大量占用道路资源、又影响交汇道路畅行的有轨电车,上海延安路还新辟了一条有争议的中运量无轨电车线......

尽管各国城市道路的长度、宽度和占地率高架、桥隧、地铁以及公交车、出租车运规模,都在创造着新的世界纪录,但是只能给城市带来短暂的喜悦。人们开始发现,上述西式治堵措施和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最终还将使治堵持久战演成为屡战不胜的投资无底洞。

为打赢治堵决胜战,我们必须用中国眼光来弄明白城市交通的真正堵因,并采用中式疗法来根治交通拥堵病。

我认为:

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道路存在诸多致堵源;

有效可行的解决之道是,彻底清除致堵源。

一、城市交通致堵源来自以下几方面

    从总体上看,城市交通致堵源有三:

1、第一致堵源

十字路交汇点是城市交通的第一致堵源。途径十字路口的直行、左转和右转车辆,平均准行机率仅为0.25左右。每当交通高峰时刻,接踵而至的车辆因过于密集和被迫停待十字路口,常常会引发城市道路“由点到线”和“由线到面”的堵塞

五岔路、六岔路等交汇点的交通拥堵就更为严重。

2、第二致堵

各种车辆违章行为各类交通事故

突如而来的超大车流量

行人非机动车、有轨电车火车的干扰

风、雨、雪、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抢救危急病人、缉拿犯罪分子等偶发事件

拉链”工程等政出多门的市政项目

大转盘、车流从多条分支车道集中涌入主车道等不设计

临时性群众集会或封路等等,为第二堵源。

3、三致堵

车辆驶达目的地前有挡道车辆或行人,加之停车场爆满故不得不短时间滞留在道路上学校、医院、机关、企业、车站、商场、文体场馆、旅游景点等等第三致堵的主要源头

鉴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三大致堵源一路挡道,是城市交通拥堵久治不愈的深层病因。

二、清除交通致堵源的方法是优化道路结构与功能

城市道路存在着两大先天缺陷:

一是开放型结构

二是多样化功能。

城市道路大多为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三合一”格局,即使是已建立起“三分离”新格局的城市,车辆与行人一般仍可自由穿插进出。车辆行驶过程中随时都可能与从交叉路、小巷等突驶而来的车辆或乱穿马路的行人不期而遇,从而会影响交通畅行和人车的安全。

规范的三分离道路机动车道必须是只准车行,不准车停。然而现有的城市机动车道,不但容忍车辆行、停或倒车、掉头,还很难杜绝骑车族、步行族行进或停留等违规行为更普遍兼有地下管道和空中输电、通讯线路维护改造等能。一旦地下或空中管线出现故障,道路随即就会封闭,车辆运行也将让位于管线维修。

两大道路缺陷竞相生乱使城市交通变得多灾多难。当超常规扩张的机动车流如潮奔涌时,即使道路修得再宽、公交优先政策再倾斜,面对红灯信号、停待车辆、路人、地下管线“开膛破肚”等诸多拥堵源的层层拦截,城市车流岂能畅行?

唯有实现城市道路由“开放型”结构、“多样化”功能向“封闭型”结构、“单一化”功能的历史性转变,城市交通才能正本清源,显现“路通、车畅、人安”的璀璨曙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