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然输在了起跑线,唯有加倍努力

 培根阅读 2017-10-19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网络


1

 

离上次见到三飞哥,已经很久了。

他是我们村里的传说,因为他当年的学习成绩是年年全校第一。

本来已经是学校内定读师专的苗子,那时候师专毕业就能端上教师的饭碗。

对一个农家孩子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

可是在最后一年,父亲重病不起,家徒四壁,到最后借不到一分钱让他继续读书。

学校老师上门做工作,说可以免一半学费,但是另外一半学费和生活费还是没有着落。

最后名额被另一个同学占了。

他忍痛放弃了学业,一气之下跟着亲戚坐上了南下打工的客车。

后来他回了村,大家说他是老板了。

我们一帮人都围着他听他讲故事,

其实就是出门几天,见了世面,穿得体面一点而已。

 

看到我们赶早去学校,每次他都会说:“外边的世界很精彩,读书干嘛,虚度青春啊。”

 “你们这帮穷小子,凭什么跟人争啊?你看看城里的孩子,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们能想到吗?那学校有多好,你们这破学校能比吗?”

“一出生就已经输了,努力还有意义吗?不要傻了啊!”

当时一帮小伙伴听到真傻眼了。 


2

 

输在了起跑线,努力还有意义吗?

很多人都曾经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后来有人给了我另外一个答案。

就是连续高考三届才考上大学的舅舅。

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想着要送一个大学生出来。

村里就会有人嘲笑讽刺:也不看看自己家的条件,祖上三代出过大学生吗?

背后的风言风语比辛劳中流下的血汗还要让人难受。


但是外公忍辱负重,极力支持。

想尽一切办法为舅舅提供复读的机会。

他老人家过世多年后,我为其整理生前的文稿诗集。

我看到了其中的信念和坚持,里面诗句让我找到一种新的答案:

 “铭刻卧薪尝胆,削平起伏山颠。

登上青云志贞坚,匹马单枪再战。”

短短的几句话,是一个父亲的鼓励和担当。

给了儿子努力改变命运的力量。

 

而对我们后辈影响深远。

后来当我自己想放弃的时候,总是会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会,再战一回。

后来就是凭着这种打死也不放弃的精神,努力至今。

我也会告诉儿子:

像我们这种普通人,要过得幸福一点,要让人生更有价值的话。

唯有加倍努力呀!

 

当然小家伙听不懂全部,但是他看到我如此认真说的话。

也每次都很认真的点点头。 


3

 

说起孩子,我们以为他们不懂,也许他们早就用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是经过一番努力的。

从亿万精子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前面的几个。

又不早不晚,刚好是你与卵子结合,成为一个生命。


说不定,起步的时候,你并不是最先的那个。

但你肯定是游得最快的那个。

是最努力的那个。


前段时间,有一个日本幼儿园滑步车比赛的视频火了。

每次看都觉得挺激动的。

一个穿白衣服的孩子刚开始时失误落后了。

但最后结果却出乎意料。

比赛视频


这个视频给不少人带来了满满的感动,一个幼儿园的孩子,5岁都不到,却知道不轻言放弃,拼尽全力,坚持到了最后。

 

相信你仔细观察视频之后。

会发现孩子无论在过弯技巧和爆发力上要比其他小朋友优秀许多。

他获胜是凭借着过人的体力与优秀的技巧。

 

最后,她是靠实力赢得了比赛。

但是跟赛前的努力训练离不开。

 

还记得那时候准备让儿子上幼儿园,我就开始跟他做充分的练习。

因为他直接进的中班,但是能马上融入学校的生活。

老师觉得奇怪,好几次问我:“他真的没有上过幼儿园?”

“是的,没进过幼儿园,但是他一直在努力准备上幼儿园。”

因为他的能力已经能让他很好的融入进来。

 

我常常说要好好宠爱自己的孩子。

那是安全感和精神上的呵护。

在学习和规矩上,可从来没有放松半点。

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很残酷。

必须自己有实力去面对。

 

而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角色甚至要重于老师。

在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里,让我们看到一个父亲为女儿做的。

 

想要长成一颗大树,必须先从种子开始悉心栽培,用心去培养它、爱它。

 

为孩子计深远的父母都明白。

让孩子拥有实力去面对这个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努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他们好的陪伴。

跟孩子一起学习。

当儿子想学国际象棋,那我也会尝试去学。

然后跟他交流,对弈。

 

当孩子大了的时候,不找父母玩了。

往往是因为父母太无趣。

 

而假如我们一直用心跟孩子一起成长。

他是不会甩掉你这个同他一起努力过的人。


4

 

其实除了第一名,那个已经注定是最后一名,却没有放弃的孩子也挺让人感动。

因为享受成功的喜悦是人人渴求,也是擅长的。

但承受落后的压力,还坚持不懈的人却很少。

 

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半途而废的故事。

我有一个同学,毕业的时候进了一家地产中介公司。

那时候我们都还在找工作,他已经每月有了收入。

起跑得很不错,但是他不甘心,马上换了工作。

 

聚会时常听他说受不了这份工作的沉闷。

或者嫌弃这份工作太累,挣的钱都是老板的。

后来他开始自己创业,又因为经验不足,跟合伙人做了一年,就停业了。

之后又继续找工作,换了一家又一家。

 

他说自己永远在路上,永远有新的赛场。

说的很对啊。

只是有的人是完整的参赛后进入新的赛场。

而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就逃了,永远是零起点。

人生苦短,机遇只有那么几次,稍纵即逝,你要死死地抓住它。

 

在幼儿园的比赛视频中,我们也看到比赛中跌倒的孩子没有退出。

而是爬起继续完成比赛。

 

人生有时候不就是一条这样的赛道么?

而孩子其实早就在路上了。

 

请告诉孩子:

暂时落后要有“既然输在了起跑线,那就唯有加倍努力”的精神。

而就算最后一名也要有“不能轻言放弃,要记得跑完全程”的精神。

 

为什么我们很多的孩子,缺少这两种精神?

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