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何 以“化”医

 隋春雨 2017-10-19


曾镛霏 李龚 张瑞贤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文化有其丰富的内涵,也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它在产生、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1、中华文化的源头——先秦诸子的思想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期。在这个时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成为各大文明的标志。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深远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所以雅斯贝尔斯把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和自然斗争的结果。《说文解字》曰:文,文字;化,化生、改变。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以文化物(自然、社会),教化天下的学问,它揭示的是人的本性、自然的本性,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勤劳智慧、传承创造的意识形态和悠久厚重、丰富多彩的社会文明。

QQ截图20151226141342学习道文化可超凡脱俗

 

我们用先秦诸子的“”,来实现“”的目标。我们学习儒家的“”是要将我们成君子;学习道家的“”是要把我们从一个凡夫俗子为一个超脱世俗的人;学习佛家的“”是要把我们从一个凡人成佛,也就是说“”起到的根本作用是“”,“”是从“”里体现的。但我们究竟要从“”里“”掉什么?化掉愚昧而成为智者,化掉烦恼而成为快乐的人,化掉疾病而成为健康的人。

世界五大传统医学体系的形成,依托的都是他们背后的5个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背景,在他们之中,古希腊---罗马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埃及医药学、亚述---巴比伦医药学渐次遁出历史舞台,只有中医学仍根深叶茂,以她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可靠的防治效果呈现在世人面前,影响着中国乃至全球地区,充分显示出了它巨大的生命力,支撑中医学成长壮大的重要因素,正是它的母体——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2道家文化与中医

 

21  道家文化的核心——气与阴阳的辩证法。众所周知,《老子》是一部奇书,它的精华是什么呢?即辩证法,是由军事辩证法而政治辩证法,是由政治辩证法而自然辩证法,最后在中国人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变成宇宙辩证法。

 

老子关于气与阴阳的辩证法在哲学方面表现为:“”称太极;“”是阴和阳;“”是阴和阳加上中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表明了阴、阳、气三者的关系。在阴与阳之间,在阴阳生万物的过程中,气是阴与阳之间接触、转化的桥梁。这种中介作用,又具体转化为载体作用,如谓阴阳等于说阴阳二气,阴阳的化生作用也通过气来实现,同时,道可分而二,也赖气的承与分。依此而论,气充当着万物之源的角色,于是,道作为哲学上的统一物成为理论实在;气作为物质性的根据成了一种哲学上的本体。由于阴阳与气的这种结合,既有利于“道---气”学说向自然科学方面倾斜,又为医学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作为骨架奠定了基础。

http://img1./rushidao/pics/hv1/159/203/1727/112350099.jpg

道家文化对中医理论的重大影响

 

22  道家文化对中医理论的产生重大贡献。春秋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在学术思想日趋活跃的形势下,我国医学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受先秦诸子思想的影响和渗透,尤其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医学先哲们将道家气与阴阳的哲学辩证法引入到医学领域,为医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后战国时期邹衍开始把阴阳和五行两种学说联系起来。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说:“气”是万物的本源,人是由“气”构成。自此---阴阳---五行的理论逐渐形成,成为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2道家文化对中医养生学说的影响。道家关于生命和精、气、神以及养生理论的阐述,在古代医学文献中皆有反映。《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其德全不危。 这些都是道家文化对中医养生文化产生的直接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养生学说的内涵。由此可见,道家文化中的太极养生法与中医养生是一脉相承的。

 

综上所述,道家文化是中医的“根”,中医是道家文化的“干”;换句话说:中医是为道家的“”所“”而产生的结果。

20300029062353131943017929171传统文化之精蕴

 

 

3、儒家文化与中医

31 儒家文化的核心----“中”、“和”。《中庸》是儒家的四书之首,“中庸”是中国古代一个至高的道德行为标准,它是哲学上讲的那个最合适的“度”。《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中庸的理想状态,是一切处于和谐之中,这种和谐就是天地万物各安其位。《中庸》认为是该来还没来叫不及,不该来而来的叫太过,这说明儒家强调“中”、“和”是天地人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状态。“中”的反面就是“偏”、“倚”,“和”的反面就是“失和”即“太过”与“不及”。

 

32儒家的“中”、“和”、“太过”与“不及”思想对中医的影响

321 说明人体的生理变化。《内经》曰:谨察五脏六腑阴阳,以平为期,平人不病。何为平人?平者,和也,就是没有太过与不及。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就是看人是否处于和的状态,“和”的状态就是不病,失“和”的状态就是病态。中医强调人与天地的“和”,人体内部的“和”。与天和就是顺四时而适寒暑,与地和就是五味不要过度,与人和就是平等待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体内部的“和”是与性和,与心和,与身和,与性和就是五志平和不喜不怒,与心和就是志闲少欲,与身和就是形与神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平人,才是儒家强调的中庸和谐社会。

 

    322  用“太过”与“不及”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和指导治疗。中医的病机体现着“太过”与“不及”的思想,如:天气的“太过”与“不及”会导致自然界六气的“太过”与“不及”;天气太过就成为六淫,又称为杂气、疫气,就会导致温病的发生;天气的“不及”就是至而不至,如春天节气已到而春气未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疾病发生。在人体有虚与实,虚就是“不及”,实就是“太过”;阳亢就是阳气“太过”,阴虚就是阴“不及”⋯⋯在治疗方面中医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就是补不及,泻就是泻太过⋯⋯治疗疾病就是用草木的偏胜和偏衰来调整人体的“太过”与“不及”,使人体达到中和的状态。由此可见,儒家学说和中医传统理论是相通的。

 

4、《易经》与中医

41 《易经》——将复杂的宇宙变化模型化、符号化。《易经》将人与万物的本源和宇宙间各种复杂现象用乾坤、天地、阴阳、男女来归纳,用“”、“- -”两种符号来表示。通过这两种符号的不同排列组合演绎出六十四卦象模型,用来说明天道、地道、人道的化生变易。这便是《易经》所谓“生生之为易”。

psds28623古云:“在世若不修道德,如入宝山空手回”

 

                

《易经》《内经》等经典都是用符号、模型揭示自然界复杂多变的生命活动规律。中医也是将复杂多变的生命规律归纳为阴阳模型、五行模型。藏象的实质实际上也是一种符号、一种模型。由此可见,它们都是将自然界这种复杂的现象还原为符号和模型,而不是还原为物质。把复杂的事物符号化、模型化是中国古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逻辑推理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从中医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来看,通过外在的“象”还原事物内在本质为“模型”的思维方法,就是受到易经的影响而形成的。

 

42 医易汇通的交点——象数模型与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易经》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不难看出《易经》的思维方式:阳爻(—)、阴爻(- -的二三重叠形成卦象,通过卦象联系到物象,通过物象进行意象的推理进而演绎归纳为思维模式,即象数模型与取象比类相结合即象思维。中医的思维当然也是象思维,中医讲藏象,脉象,阴阳之象,五行之象等,其中“藏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藏”(zang)者,藏(cang)也,就是将人体内隐藏的五脏六腑功能,通过外在的现象反映出来。“藏象”学说反映了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即《内经》所说:“司内揣外”“有诸内必行诸外”。

 

4研读《易经》取得伟大成就的中医大家。通过研读《易经》,汲取精华,成为医易汇通的医学大家,隋唐有杨上善、孙思邈、王冰;金元时期有刘完素、张从正、李东桓、朱震亨四大家;明清时期有张介宾、孙一奎、赵献可、李时珍、叶天士、吴鞠通、邵同珍、唐宗海等中医大家。医家学习《易经》的重要性,张介宾曾作了精辟的概括:

学医不学易,必谓医学无难,如斯而已也,抑孰知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终不免一曲之陋;知医不知易,必谓易理深玄,渺茫难用也。又何异畏寒者得裘不衣,畏饥者得羹不食,可惜了错过此生。

 

44 用易经的卦象说明病理现象和命名方剂。《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春秋时秦国名医医和诊断晋侯的病为“蛊”,蛊指因过分沉溺女色而造成精神错乱、昏迷的一类疾病。医和用《易经》的蛊卦分析此病,认为蛊卦是下巽上艮,巽为风,艮为山,是风吹落山木之象;巽为长女,艮为少男,蛊卦又是女惑男之象;风吹落山木,男沉溺于女色。在医和看来,蛊卦是晋侯“疾不可为”的病理模型。金元时期,朱震亨也曾在《膨胀论》中用否泰二卦分析鼓胀的病因病机。

此外,历代医家以易理直解方义,也成为方剂学的研究思路,如太极丸、两仪膏、坎气丸、清震汤、贞元饮、巽顺丸、坤顺丸、交泰丸等。由此可见,《易经》和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怪名臣曾国藩发出这样的感叹:“各朝学者,无不读《易》者,无不悉医者。医者,易也。医则调身,易则调神。”

http://s14.sinaimg.cn/middle/65b104a9ha4e1d4da0c6d&690

易经的卦象能说明病理

 

5、孙子兵法与中医

 

51 孙子兵法论兵的最高境界——上兵伐谋。中国历代明君及军事统帅都认为《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是军事斗争中的原则,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给对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仁、施之以利、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方是上上之选。《伤寒论》中的和解剂小柴胡汤,以柴胡和黄芩为团长组成谈判代表团,针对少阳经腑邪热而表现出的诸多矛盾,通过谈判的方式,使邪去正安,三焦得通,枢机得利,达到不战而和的目的。另外,《伤寒论》中的白通汤是在大热药中加入苦寒的人尿、猪胆汁起到“引阳药入阴,从其性而治之”的效果,这实际上也是兵法中的间谍战、化妆战术在中医治法中具体体现,用寒凉药是为了把大热药带入阴寒邪气的阵地之中,让大热药发挥作用,直捣阴寒邪气的老巢,一举歼灭,使邪去正安。中医的汗法、利尿法、就相当兵法中的水攻,火针、火熏、火灸、就是兵法中的火攻等。不胜枚举的实例,足以说明兵法思想对中医的影响之大。

 

5中医治疗疾病的最高境界——上工治未病。《黄帝内经》曰:“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在病还没有形成之时,就应该去预防它,如果病已经形成再去用药物治疗,就好比你渴了之时,才想起挖井,战斗已经打响,才去打造兵器,这样就晚了。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平时就要保养,适时进补,以养正气,使身体内外五脏和谐,阴阳平衡。“养正气”就相当于兵法中的“养兵”,平时搞建设,聚财力,用以加强军队边防建设,使自己国力强盛而敌人不敢来犯。《黄帝内经》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上工治未病”的思想就是兵法思想在中医中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这些中医理论和兵法思想的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u=4230986909,1990682493&fm=11&gp=0

用药如用兵

 

5孙子兵法在中医方剂中的具体体现。古人称用药之道关系生死,用药如用兵;古人立方,分量重而药味少,犹如强悍军队的精锐之师,专走一路,就可以攻城擒王,建立奇功。仲景《伤寒论》诸方为古今方书之祖,一法(汗法)之中寓八法(汗、吐、下、泻,和、温、清、补),尽显兵法思想;更有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有上取、有下取、有远交、有近攻、有和解;一方之中有君、臣、佐、使,犹如一军之中有帅将、先锋、偏将、信使,每一味药物的剂量犹如每位将官领兵的数量,这样重点突出,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共同戡乱,乱平而“和”现。

 

6、结语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肇自上古,丰富于先秦,又由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一脉相承而来;其中饱含着先贤圣哲的智慧,并以“文”流传下来;尤以先秦诸子的思想对中医影响最大,中国文化好比一颗参天大树,时代久远难免会旁生杂草枯枝;我们不能看到它的枯萎而坐视不理,而应善待这曾经为我们民族繁衍作出贡献的中医和为我们提供精神食粮的中华文化,为其除草、松土、汲泉灌溉,剪去枯枝,催发新芽,让它焕发出更大活力;我们应在熟读中医经典的同时广泛涉猎中国文化,精思老子辩证,妙用儒家中和,体悟易经阴阳之道,旁参兵法思想,努力登堂而入室,为“”所“”,为今所用,扬我国粹,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