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课 |《论语·为政》11

 deckie 2017-10-20

子曰:“温故而知新⑴,可以为师矣。”

杨伯峻《论语译注》: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注释】⑴温故而知新——皇侃《义疏》说,“温故”就是“月无忘其所能”,“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19.5),也通。

朱熹《论语集注》:

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

刘正平: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从字面意义上看非常简洁明了,而且温故知新已经是我们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成语了。

能够做到温故知新的人,就可以做老师。反过来说,做老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就是温故知新,在传授旧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所发明,创造出新知识来,这就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老师不能单纯成为知识的传递者,要一边传承,一边推进知识体系的发展,哪怕是一点点小的进步和发现,也是“日新其德”。

但做到这点确实不容易,我们现在大学里,如果反思教育出现的问题,其中主要的一条恐怕是我们教师的知识体系缺乏更新,更遑论创新了。教的课和研究的内容脱节,所以传授的知识都不是自己的心得和研究成果。 温故对我们来说都没有问题,几乎每天我们都在这样做。关键是怎么做到“知新”。《大学》里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个不断的自我修养的过程。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革新是生命力的保障。

上次讲解的时候,讲到《诗序》说《关雎》篇“咏后妃之德”,当时我们说这个是“思无邪”诗学理论影响下的产物。 后来看到一些资料,也听到一位专家讲过这个问题,觉得很有道理,需要在这里跟大家再修正一下。 现在看来,说《关雎》歌颂劳动人民的爱情可能是受到建国以后主流文学理论影响的错误理解。 有几个证据,一个是“君子”和“淑女”这样的称呼,劳动人民沾不上边, 一个是荇菜,据现在的研究,周代是用在宗庙祭祀里的,跟老百姓更无关。 我没有去找过相关资料,据有学者说,周到贵族王室在举行祭祀前,要去采集荇菜。 这个事情,一般是后宫来完成的。

所以,《关雎》咏后妃之德,可能是真的,不是乱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