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当代科学的高度上阐释老子《道德经

 w1wh998 2017-10-20
在当代科学的高度上阐释老子《道德经》--------(精简版)

前言

首先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读者可以复制,下载,传播,但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老子道德经是人类哲学的开山之作。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和世界上,不同的学者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对道德经作出各自的阐释。在当代科学全面长足发展的条件下,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来精准地阐释老子的思想了。目前,老子道德经已经被列为高中古文必修课,但是,关于老子道德经的阐释,却仍然囿于前人那些古老的版本,这对于全面系统精准地理解老子道德经内涵的思想,有很大的局限。因此,在当代科学的高度上重新译解老子道德经,很有必要。撰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为重现老子道德经的真实面貌和思想体系,做一个初步的尝试。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读者的要求,希望广大读者共同探讨,交流,批评,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为弘扬中华文明而努力。

本文各章节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个部分,是道德经原文,同时在目前比较流行的版本基础上,本文作者对部分原文中由于历史流传和理解错误等原因发生的词序错乱,文字错误,内容缺失等问题进行了更正。第二个部分,用当代科学语言对各章节原文进行深译和注释。第三个部分,是对每一章进行概括性的小结。

在开始阐释老子道德经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一些概念,以便在阅读过程准确理解。

道,善,德这三个概念的产生和相互之间在人性意义上的层级关系:

我们现在可以界定,老子道德经中道与德是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词语。老子道德经里所说的道,在广义上是指自然和社会客观存在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运动变化和发展进步的规律;老子道德经里所说的德,在广义上是指在认识和掌握自然和社会规律(道)的基础上,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可以接受的思维行为的共同趋向(善),这种共同趋向(善)再反馈回主体自身的思维,形成自我约束的思维和行为规范是德。

道德经并没有专门阐述“善”,为了使读者在理解道德经的过程中不出现误区和偏差,我们要把人性发展进步的层次中,道,善,德之间的关系先搞清楚。

在人性层次上从下往上推导。当人类认识掌握和学会运用了客观规律(道),就会形成相互可以接受的思维和共同的行为趋向;在已经形成了相互可以接受的共同趋向(善)的基础上,反馈回自身思维,就形成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的圆满称为美。

道,善,德之间的反作用和相互作用。反过来,以自身道德规范支配行为时,必然符合相互可以接受的共同行为趋向所表现的善,继而与道所表现的客观规律相吻合,并且对共同趋向的善和与客观规律相吻合的道做进一步的探究和验证,进行修正和补充。同时,这三者在实践中又不断相互映照和调整纠正的。

在一般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都是先接触到社会成员各自的德,并不显示从道到善再到德的形成过程。因此,在人性层次上从上往下追溯,“德”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自我规范,是人性中善的升华;善是人类行为能够相互接受的共同趋向,这种相互能够接受的共同趋向回馈到思维中形成自身思维和行为的规范,就是德;而善这种共同趋向的形成,又是缘于人类对道的认识和遵循。

当代人使用的道德这个词语与老子道德经中的德同义。

道德经思维结构的图解:

-------------(向下反作用,促进下面的向上升华)

人性第十层----智(功(义(仁(共(德(善(道(公(爱----------向上升华

人性第九层--------功(义(仁(共(德(善(道(公(爱----------向上升华

人性第八层------------义(仁(共(德(善(道(公(爱----------向上升华

人性第七层----------------仁(共(德(善(道(公(爱----------向上升华

人性第六层--------------------共(德(善(道(公(爱----------向上升华

人性第五层------------------------德(善(道(公(爱----------向上升华

人性第四层----------------------------善(道(公(爱----------向上升华

人性第三层--------------------------------道(公(爱----------向上升华

人性第二层------------------------------------公(爱----------向上升华

人性第一层----------------------------------------爱----------向上升华

上图人性各层级与当代人性概念的对应关系:爱=相互关爱,公=人类公平,道=社会规律,善=人类善良,德=人类道德,共=共有共享,仁=人类尊重,义=人类正义,功=贡献精神,智=人民意志。

注意,相对每一个层次之间类似函数表达式。例如上面图示中的第二层,“公(爱”,这个表达式的意思是,人类公平受人类关爱的人性本原主导,公平遵循着人类关爱这个人性最原始的社会规律,同时人类公平对人类关爱有反作用,促进人类关爱与人类公平自身共同升华,实现在人性关爱主导下公平与关爱的统一。这样类推,人性第十层“----智(功(义(仁(共(德(善(道(公(爱”,就表示这十个层次,在人民意志(由对各别民意的采集,分类综合和提炼,形成自身思维的反馈,是人民意志的形成过程,在个体表现为对社会的理智行为,而非恣意妄行的个人意志)的引领和反作用下,所有社会成员在人性上实现十个层次完美统一的升华。这是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进步的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的结构和意义。

道德经中关于“圣人”,“仁”,仁爱,“仁义”和“正义”的含义:

人类社会要适应和满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是自然的个体与社会整体的统一。因此,适应和满足社会成员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是掌握并运用客观规律的为政者(圣人)对其他社会成员的仁爱,即尊重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共有共享的权力(在当代人类尊重被称为人权,古代称为仁)。在仁的高度上反作用于人性的本源,或者说以相互尊重的态度来施加爱,就是仁爱。从仁的层次升华到义的层次,能够为维护他人的尊严而奋不顾身,是仁义。从义的高度反作用于以下各个层次,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奋不顾身,是正义。

道概念的域:

道德经把道这个概念的域分为四个层次,即道域,天道域,地道域,人道域。四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道域包含天道域,天道域包含地道域,地道域包含人道域。因此,老子有:非常之道(就是宇宙之道,是老子广义上包含一切的道),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这四个域的道之间的关系老子表述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每个域又从范围,程度,速度等标准上界定出:道与大道,天道与天际大道,地道与地球(世界)大道,人道与人类(社会)大道。例如,道与大道之间的关系是,道是非常之道,表示宇宙的某种规律,如向奇点收缩和从奇点膨胀是两种道,这两种道相互对立又相互包含相互作用就统归于大道;所以大道表示宇宙的全部普遍规律;天道表示天际空间的某种规律如行星相对于恒星的运动规律,天际(星际)大道或上天之道则涵盖天地人三个域的全部内外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显示的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地道表示地球世界上万物之间的某种规律如生物链上的某个环节中的两个对象之间显示的规律,地球(世界)大道或世道则涵盖世界万物的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人道表示人类社会成员之间的某种规律如人类不虐待其他动物和战俘,人类大道则涵盖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

道德经对四个域进行了划分,用大来界定域内的差别,形成种加属差概念,在不同语境上使用时可以体会到这种差别,但是没有更多的论述。

道德经四大域的结构图解:

-------------(向下反作用--反作用--反作用,促进了下面的向上升华)

4次级域---------人道(地道(天道(道----------向上升华,人道集合为人间大道

3次级域---------------地道(天道(道----------向上升华,地道集合为世界大道

2次级域---------------------天道(道----------向上升华,天道集合为天际大道

1广普域---------------------------道----------向上升华,道的集合为宇宙大道

注意,相对小的域与相对大的域之间类似函数表达式。例如上面图示中,“人道(地道”,这个表达式的意思是,人道受地道的制约,人道必须遵循地道的自然规律,同时人道对地道有反作用,促进地道与人道自身共同升华,实现在人性主导下自然与社会的统一。这样类推,“人道(地道(天道(道----------向上升华”就表示为四个域在人道的集合即在人间大道的引领和层层的反作用下,宇宙实现完美统一的升华,这就是宇宙客观自然存在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进步的普遍规律。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子道德经中的每一句话,都要以辩证唯物的观点来理解,每一章节所阐述的内容,都是相对意义上的,而且都有其他章节相应的阐述与之对应。如果绝对地片面地主观地对只言片语来解释,那必然与道德经的原意失之千里。

本文第一次修订以“简明版”在强坛深入讨论发表。

这是本文第二次修订,以“精简版”见诸网络。欢迎读者批评和建议,以利于今后修订。(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