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不正,德不来

 昵称974066 2017-10-20



上德不德!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德”是非常讲究的。可是这个“德”放到今天,已经有很多人不解其中的真意了。


势利小人多如过江之鲫,道德君子却如凤毛麟角。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尴尬局面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不明因果。很多朋友会说,这里面的因果是什么呢?道德本来是道家的思想,怎么又和佛家的因果联系起来了呢?


如果放下因果直接讲道德,很多人都不好明白其中的真意了。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把问题讲明白了,就是行家。中国自盛唐以后,佛家思想盛行,很多道家原本可以解释的逻辑,已经被佛家所取代,人们的思维习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虽然道家思想比较“老道”,但是佛家思想比较“新潮”。再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化,我们对于道家的语言逻辑就更不好懂了。


道家的“道德”是怎么解释呢?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先生曾经说过:“备于身之谓道,达于世之谓德”,把修身界定在了“道”的范畴,而立世则成了“德”的范畴。佛家说,种善因,得善果,不正是这修身与立世吗?



有些朋友会说了,佛家说累世的因果,时间跨度上要比单纯的修身和立世的当世因果要复杂得多。可是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修身本来就不是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事情,就像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出来的人的后裔,小脚趾的指甲都还带着遗传基因的明显标志。其实,从儒家修身立世的角度来讲,同样不是把人孤立与历史长河之外的,“时势造英雄”还是有历史作为绝对背景的。


好了,儒释道的争议与对比,我们留给更专业的人士去研究,我们还是从最现实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德”的问题。


“德、智、体、美、劳”,是我们小时候五好学生的评选标准。时过境迁,我们这些70后慢慢淡化了记忆,逐渐越来越看重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想起当年的“德”吗?


其实,不是大家忘了,而是不敢面对。为什么?“德”放在今天,成本实在太高了。



很多人会慨叹这样的现实,而含羞掩盖了自己的“美德”,不得不变成“没德”。这真是又可笑又可悲的事情啊!


中国人讲究的真正的道与德,都是最客观的行为,根本与思想境界无关。咱们说到这里,不妨看一下管子他老人家当年是怎样设定道德的标准的。《管子》说:“形不正,德不来” ,这句话不得了,简单的六个字,说透了道与德的逻辑。人的身体和行为如果不得其正,就不会有“德”,看来在管子的眼中,“德”是人的身体和行为能正的副产品。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人的身体好了,行为对了,自然就会有德。千古的难题与谜题,看来还得借助千古圣人的话来解读呀!


“用身体读经典”,是我这几年讲学的根本主题。身体的锻炼,行动能力的提高,永远是治学的主线。身体是起点,同样是终点。一个人少年识德,就要学会勤劳;青年修德,就要学会刻苦;中年长德,就要学会坚韧;老来养德,就要学会清静。这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看似都是思想动态,实则都是具体的修身法则。



劳动养在脾胃,运动养在心肺,清静养在肝肾,这些就是“道”,只要得道,就会有德。何谓得道?就是在不同的年龄安排好自己修身立命的法则,这些与时俱进的法则,就是入道的途径。“道可道,非恒道”,一直在变化,一直在增长。


这样的道理在哪里呢?道在身上,理在书中。练好身体,读透经典,从此天下再无难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