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港两地班主任角色的异同

 悟道斋1975 2017-10-20

在香港,不允许学生进入教师办公室,走廊有专门用来放作业的柜子,双开门,左边是学生送来的未批改的作业,教师拿去批改后放到右边,学生看到就会拿去班上发下去。

如果需要个别辅导,学校设有专门的辅导室。

每个学校都电梯,但学生不能使用,特殊情况必须在教师和校工陪伴下才能使用。

教员们有专门的洗手间,学生不能使用。

教师不留私人电话号码,家长有事找老师,只能上班时间,且一律拨打学校电话,再由校工转到教师办公室,用喇叭呼叫该教师接听……

学生和老师除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交集,其余是被区隔的状态。

香港的小学里也有班主任职位。但与内陆不同的是,在学校里,教师工作安排一般以一年为周期,并不像内陆,倡导一个老师从一年级带一个班到六年级,即所谓的“打通关”多数教师至少也是低年段、中年段或者高年段“小循环”。

我告诉他们,因为内陆学校和家长都认为,班主任应该尽量保持稳定不变动少变动,以保持班级稳定,所以如果出现班主任长时间病假、产假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导致一年一换,家长会焦虑、抱怨甚至投诉,觉得学校人事安排不合理。

香港学校的行事历都是各校自行制定,放假时间乃至具体课程安排各校都不尽相同,但多数学校都会每天早晨安排15分钟左右的时间,给班主任在班上交代班务,访校的时候看到有的学校将之发展成班主任课程,进行品德、公民、生命专题教育。像集会、外出等等大型活动,班主任也需要到场管理学生。

让我特别惊讶的是,小学六年中他们会每年重新编班,据说目的是增加同学之间交往的机会。我将之总结为以一年为期保持稳定,之后同学和任课老师就都换了!所以当老师长期病假或者产假,请个代课老师,是被家长以平常心接受的事情。不像内陆,家长明明知道是不可避免的人之常情,仍忍不住地焦虑和愤怒至极。香港的同行说家长爱投诉,教师越来越不受尊重,我心说,在内陆,主课老师怀孕、生产、长期病假等人之常情都会导致家长的恐慌、不满,不是投诉,有的直接就是向学校要求,“你必须……”我们也觉得家长无礼地逾越,教师越来越不受尊重。

香港的同行问我,一个老师长期教导或者管理一个班意味着什么,并让我评价哪一种安排更合理。我想了想答道,更了解学生吧,与学生有很深的情感联系。但毕竟我们的班额大,每个班都存在或多或少走失的孩子,更了解是个需要兑现的理想我想象了一下,然后补充,用一年来了解30个孩子似乎短了点,像我这个脸盲 名字盲,每年换学生教真是个很大的挑战,好不容易把孩子们了解得七七八八,又换一帮孩子。

我没有细说的是,凡事有利有弊,学生带久了,爱更深的同时也可能是怨也深。我遇见过不少,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不投缘,他们之间发生的很多事情谈不上谁是谁非,但双方都很痛苦,像一对怨偶,谁也摆脱不了谁,成天相对相杀,相互提防。连我的职业生涯中,也有过盼着某个孩子快点毕业,彼此都能快点解脱的时候。回溯,还有的学生因为特别喜欢、依恋某个老师,表现出对中学老师和中学生活的不适应和不接受,非常煎熬。

香港,教师角色更加职业化,没有师生间过度的亲密和依恋,不会动不动就把别人家的孩子当自己家的孩子来管教。这让我反省,怎样安排才能让师生之间建立更为正向的情感联系?

我并不认为一个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联系越紧密就是更好的,并不认为一个孩子对师长无限的依恋崇拜就是更好的。反观中国内陆的师生关系,如果我说,有些师生之间过度的亲密依恋实际只是为了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甚至是方便情感勒索,不知道会不会被指为刻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