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教师之“捆”,学生之“困”!

 ezyangjf 2017-10-20

[转载]教师之“捆”,学生之“困”!

佐藤学先生曾经说过:课堂不是教师的独奏曲,而应该是师生的交响乐。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学生才能学起来。“捆”字就是把散乱的东西用绳扎起来,起到束缚的作用和效果。捆字一边是“扌”,动手才能捆。当今课堂,老师经常插手较多,捆住了学生的手、嘴和脑,使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困生”。

1“剩闲之人”

当今不少课堂就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不厌其烦的听。玩是孩子的天性,课上学生高兴就听,不高兴就玩。学生非常希望参与课堂进行自我展示,自我交流,但我们的老师只重视解放自己的嘴,却忽略了捆住了学生的嘴,不让学生说、不让学生讨论和展示,课上学生没事可做自然就成了一个“剩闲之人”。

2“困觉之人”

课上一个学生睡觉是学生的原因,如果多名学生睡觉那就是教师的原因。学生睡觉除了与学习无兴趣有关外,与老师的授课方式也不无关系。课上老师讲得手舞足蹈,挥汗如雨,学生只能在静静的听,没有动手活动,没有交流活动,这样静悄悄的课堂,学生能不酣然入睡?把学生的手脚捆的死死的,这样的课堂“教师”就成了“牧师”,“教室”就成了“教堂”,学生岂能不困?

3“困惑之人”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设计一些思考题,没有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学生面对的只能是一些死知识,仅仅停留在记记背背“认汉字、标注音”的层次上。严重的捆住了学生的大脑,导致学生课上学习没有思考,没有生成,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必然会留下许多困惑。长此以往困惑会越积越多,学生自然就成为“学困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