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史杂谈:鳌拜因30条罪将被斩首 情急之下脱朝服 康熙竟免其死罪

 金色年华554 2017-10-21

鳌拜隶属镶黄旗,精于武艺、弓马娴熟,以作战骁勇著称,被誉为满洲第一勇士。早年曾在战场上舍身救过皇太极的命,皇太极大赞其忠勇,因而格外受器重。后随八旗战神阿济格大破毛文龙,松锦会战英勇陷阵,5战5捷,为攻陷辽东巩固后金立下不世之功。

清史杂谈:鳌拜因30条罪将被斩首 情急之下脱朝服 康熙竟免其死罪

松锦大捷之后,鳌拜升任镶黄旗护军统领,成为手握重兵的八旗重臣。鳌拜对皇太极忠心可鉴,皇太极驾崩后,长子豪格与多尔衮为争夺皇位僵持不下。鳌拜因感念皇太极的提携,连同索尼等人坚定地支持豪格继承皇位,并派兵把守议事厅,随时准备以武力协助豪格登位。

剑拔弩张之际,多尔衮为避免八旗分裂,果断放弃争夺,改立福临,即顺治帝。可以说顺治能继承皇位,鳌拜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但鳌拜却因此与多尔衮结下怨恨。入关之后,多尔衮利用摄政王的权势,找各种理由三度打压鳌拜,鳌拜经历了数次革职降爵。

清史杂谈:鳌拜因30条罪将被斩首 情急之下脱朝服 康熙竟免其死罪

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政,鳌拜的苦日子终于熬出头。得知鳌拜当年在皇位之争中,坚定捍卫先主皇太极的脉系,表现忠勇可嘉,顺治深受感动,故对鳌拜心生敬重,委以重任。鳌拜得以参议军政大事,渐成顺治亲信,成为顺治朝的股肱之臣。

24岁的顺治帝英年早逝,所立三子康熙帝尚幼,顺治临终前留下遗诏,钦定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四大臣。这四个人当中,索尼是四朝元老,德高望重,为辅臣之首。但是索尼年事已高,以自保为主,不愿过多卷入政争,但索尼在时,鳌拜还是有所顾忌。

清史杂谈:鳌拜因30条罪将被斩首 情急之下脱朝服 康熙竟免其死罪

辅臣中排第二的是苏克萨哈,属正白旗,早先追随多尔衮。多尔衮死后,苏克萨哈又靠着揭发多尔衮谋逆罪证,受到顺治重用,但这种靠卖主上位的行为,却令索尼鳌拜所不齿,因而受到其他三辅臣的排挤。

排第三的遏必隆生性唯唯诺诺,且见风使舵,不敢违逆权势正盛的鳌拜。而鳌拜因军功显赫,位高权重,排四辅臣之末的鳌拜反而能够大权独揽,权倾朝野,大力培植自己的势力。索尼、遏必隆逐渐沦为打酱油的角色,苏克萨哈则受到鳌拜的打压,忙于自保,无力染指政事。

清史杂谈:鳌拜因30条罪将被斩首 情急之下脱朝服 康熙竟免其死罪

鳌拜日渐骄横,连康熙和孝庄皇太后都已不放在眼里。利用权力结党圈地,枉杀大臣,迫害异己,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康熙14岁时,老臣索尼提议康熙效仿顺治,提前亲政。已是少年的康熙自然对亲政非常渴望。在这之前,鳌拜经常假借圣意,已到了一手遮天,危及皇权的地步。

不久索尼病死,康熙决定听从建议提前亲政。苏克萨哈于是主动奏请辞去辅臣之职,愿去孝陵为顺治守陵。苏克萨哈实际上想借此激流勇退。既然苏克萨哈已做出表率,按理鳌拜也应跟着辞去辅臣之职。但鳌拜并不甘心就此放手,并对苏克萨哈恨之入骨。

清史杂谈:鳌拜因30条罪将被斩首 情急之下脱朝服 康熙竟免其死罪

鳌拜借机罗织苏克萨哈二十四条罪状,欲将其置之死地,康熙则认为苏克萨哈并无过错,不应治罪。最终鳌拜还是强逆圣意,将苏克萨哈斩首,并诛其族。此事令康熙与鳌拜的矛盾彻底激化,但康熙听从孝庄皇太后的教导,并没与鳌拜撕破脸。

康熙表面上还是顺从鳌拜,为了麻痹鳌拜,康熙将政事全都交与鳌拜处理,自己则聚集了三十几个八旗少年,于宫中练习摔跤。正当鳌拜为康熙的不务正业而窃喜之时,康熙先将鳌拜亲信遣往外地,又秘密掌控九门禁军调动大权,然后召见鳌拜于乾清宫南书房。鳌拜欣然前往,被康熙事先安排好的布库少年一拥而上,将鳌拜制服在地动弹不得。

清史杂谈:鳌拜因30条罪将被斩首 情急之下脱朝服 康熙竟免其死罪

接着,康熙帝彻底铲除鳌拜党羽,罗列鳌拜三十条罪状,判处立即斩首。鳌拜情急之中恳请见康熙一面,康熙应允,鳌拜被押着来到康熙面前,脱下朝服,露出上身,只见布满大小伤疤。鳌拜说这些伤疤都是当年乱军之中救先帝皇太极时所留。康熙念及鳌拜对先帝的恩情,以及为清朝基业立下的赫赫战功,特赦鳌拜免死,关入牢中囚禁。数月后,鳌拜病死狱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