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元重宝 带你走进历史

 老刘tdrhg 2017-10-21

乾元重宝是中国唐朝由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重宝”两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乾元年间发行,所以称为“乾元重宝”。

乾元重宝 带你走进历史

民间俗称“乾元大钱”。

“乾元重宝”,图一一枚径2.9厘米、穿径0.9厘米、厚0.26厘米,重7.9克。肉厚廓深,铜质纯净,毛刺簇新,未见磨损痕迹,似未流通即入罐之藏品。正面“元”字带二横画无左挑,隶中带行意——这是和常品乾元重宝的最大区别,钱币著述少见收录。据《陕西金融?钱币研究》1991年11期,应属折十初铸品。图二一枚径3.2厘米,穿径0.9厘米,厚0.2厘米,缘宽0.45厘米,重10克,锈迹斑驳,宽缘大样,从书风上看,与折十乾元重宝同出一人之手,属开炉纪念泉,非常少见,历代泉谱均无著录。

乾元重宝 带你走进历史

此二泉何以稀少?这要先看看当时铸钱的历史背景。公元八世纪中叶,唐王朝由盛转衰,755年镇守河东、范阳、平卢三镇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20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攻陷东都洛阳。次年安禄山自称雄武皇帝,旋攻长安门户潼关,守将哥舒翰兵败投降。唐玄宗仓皇西逃,至马嵬坡发生兵变,奸相杨国忠被杀,其妹杨玉环“婉转娥眉马前死”。一路上风雨如晦、凄凄惨惨到达蜀中。北上监军的太子李亨(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宁夏),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指挥唐军对叛军展开了反击。战争伊始,唐朝贮粮地河北、河东、河南、关内四道,及中央国库清河郡、洛阳、长安大都遭兵火,致“民物耗弊,天下萧然”。为了解决平叛官兵耗量巨大的经费,平衡财政供求矛盾,一方面对人民强行摊派、勒索;另一方面实行通货膨胀,发行虚值大钱。据《新唐书?食货志》载:“肃宗乾元元年(758),经费不给,铸钱使第五琦奏铸乾元重宝钱,径一寸,每缗重十斤,与开元通宝掺用,以一当十。”

乾元重宝 带你走进历史

唐王朝于乾元元年七月铸行折十乾元重宝,又于乾元二年三月准第五琦之奏铸重轮乾元重宝,每枚当开元钱五十,由于比价过高,从朝廷、地方到民间纷纷毁小钱、铜器、佛像铸行大钱。初行时尚可,愈后减重钱愈多,只求其形,无论轻重。因此,民间对初铸之官样钱,颇为珍惜,一到手就藏起来,不再流通。以致后世发现极少。

并且,当时实行虚值的通货膨胀,给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雪上加霜,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中外皆以(第五)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朝廷无奈将第五琦贬官,降低大钱比值,又以重轮乾元钱一当三,普通乾元钱一当二。其后,大小钱均一当一。自此大钱退出流通领域,多被熔铸为小钱。此二种版式本来铸量很少,屡经销熔,能够流存下来的已经是稀中之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