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票据池业务6大特点,及发展探讨

 suiming2000 2017-10-21

商业汇票(以下简称“票据”)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是一种结算支付工具,具有融资功能,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开始出现,2000年以来,票据市场快速增长,参与者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6年年底商业汇票票据承兑余额和贴现余额合计约15万亿元,占短期贷款余额(约30万亿元)50%,且有不断提高趋势,商业汇票替代流动性融资趋势显现。

  

建筑企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票据业务是其非常重要的结算和融资工具,在企业采购支付、结算收款、短期融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票据风险管控和盘活利用需要高度重视。

  

建筑业企业集团票据业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票据量大。据不完全统计和分析,2016年,8家建筑类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年票据流量超过6200亿元,其中收取票据3800多亿元,开出签发票据2400多亿元。部分建筑企业集团票据流已经占到总资金流的三成左右。

  

二是票据分散。一般大型建筑业企业集团所属法人数百家,施工项目分散在全国各地,收取的票据分散在各经营单位,票据没有统筹管理和运营。

  

三是管理不平衡。各企业集团及成员单位对票据的保管、使用、托收各不相同,有些单位存在票据管理风险隐患。

  

四是商业承兑汇票、电子承兑汇票发展迅速。商业承兑汇票流转性较差,出口较少,部分交易方不易接受商业承兑汇票,还有部分商票到期不能及时解付。

  

五是没有统筹运用。票据没有像现金一样集中起来统一运作,造成企业集团整体应收应付票据“双高”,形成票据存量资源闲置。而且票据融资业务由各单位各自办理,票据承兑业务占用了一部分单位的大量保证金,部分单位融资成本也很高。

  

因此,通过加强票据集中管理,以防控票据风险为基础、盘活票据资产、提高票据运营效率为目标的票据集中管理运营,成为建筑业企业集团继现金集中管理后的又一重要任务。

  

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所属金融机构,是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运作的平台,票据集中管理运营是其基本职能。

  

当前,建筑业集团财务公司正不断探索集团票据池业务。以中冶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为例,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就成立票据业务部门,与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商谈,推动票据集中业务,确定了集团票据集中管理和运营的“票据池”模式,即:从集团成员单位票据的收取、保管、支付、信息的集中管理入手,与银行充分合作,利用银行强大的票据管理系统、专业力量和众多网点优势,开展“票据由银行代保管、票据信息网络管理、票据融资统筹办理”。

  

开展票据池业务具有三方面意义,一是促进票据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规范票据实物和流转管理,有效防控票据风险。二是建立与银行票据专项业务合作,利用低信用和闲置票据获得信用融资额度,扩大对外支付能力,解决冶金行业节能减排项目流动资金需求。三是释放现有票据高额保证金,减免托管、查询和托收及开票手续费,节约财务费用。

  

当下,建筑业集团票据池业务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任务。

  

新形势:一是上海票交所于2016年12月成立运营,票据市场发展迎来新的时代,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这对市场体系、经营模式、交易方式、产品创新需求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二是央行要求进一步加大电子票据推广力度,继2017年1月开始实行300万元以上的票据必须为电子票据后,2018年要求100万元以上的票据为电子票据。同时,上海票交所推行纸质票据电子化,纸票交易逐渐退出市场舞台。

  

新挑战:主要是票据市场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仍不容忽视;企业不断开展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所带来的兑付风险和融资难度;财务公司作为在市场中仍受制于与自身资本匹配的承兑规模、没有最终清算功能等问题影响业务发展等。

  

新任务:财务公司可以以自身为主体、银行为补充,以上海票交所电子票据系统为依托,开展建筑业集团“电子票据池业务”,即:对集团成员单位票据实行收票集中、支付集中、信息集中和票据运营统筹、融资统筹的票据“三集中”和“两统筹”管理。

  

笔者建议,一方面应加快放开财务公司线上清算功能,扩大财务公司票据在票据市场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财务公司票据交易作用;另一方面,加快商业承兑票据电子化进程,加强商业承兑汇票的信用管理。另外,适度提高财务公司的表外担保比例,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促进财务公司自身票据业务发展。

  

(本文作者系中冶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