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诚品艺术|袁明:用艺术愉悦自己以及懂得自己的人

 励志朝阳 2017-10-21

艺术家袁明


    袁明的院里有一大丛无花果树,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果实累累了。他有一个爱吃无花果的可爱的小女儿,还有一个温柔爱笑的漂亮媳妇。


有无花果的院子


    袁明是个“暖男”,恋家,喜欢和家人在一起,出门总是带着老婆孩子。他说他的性格复杂,有时内向——和熟悉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时内向——和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但我一定是个有魄力的人,为梦想可以放弃很多,从不想退路,行动力强。”他家的墙上,挂着他用新手法创作的系列油画。

 

妈妈陪女儿读书


(一)

     袁明小时候,家里有很多小人书,再加上他的妈妈在印刷厂工作,有时候会从厂里带回来一些裁废的纸,这些“便利条件”下,袁明开始了画画。


资深媒体人德虹专访艺术家袁明


    从雕塑系毕业后,袁明和很多同学一样,做城市雕塑,只是赚钱。很快,他在郊区买了一套房,风景十分优美,还能喝到山泉水,挖到野兰草。但袁明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安,“难道一辈子就这样了?买房、结婚、生子;为了挣钱就必须有见不完的甲方、跑不完的公司、没完没了的应酬?”。


工作室里的雕塑作品


    一次,正好有个工作空档,袁明去了趟西藏,放松了两个月,每天晒太阳,交朋友,喝甜茶。偶然间,他看了一个牛皮纸封面的书《千万别当艺术家》,里面讲到了2007年以前的宋庄——艺术家和艺术生活方式,就给女朋友打了一个电话,说我们去北京吧。于是,两个人一个从西藏,一个从杭州来到宋庄看了看,就做了决定,来北京。


木.卜 / 旧椽 油漆 大米 / 尺寸可变


     来北京的第二年,袁明和女朋友在宋庄结婚。

 

(二)

     袁明的艺术创作历程颇有曲折——

     刚来宋庄的前半年,袁明基本没有创作,大部分时间交朋友看展览。

     有一天,一个策展人问袁明最喜欢哪个雕塑家,听到回答是米开朗基罗时,策展人打击了袁明一番,说:“你就是不吃不喝不睡,三辈子也达不到人家二十多岁的水平。就算达到了又能怎样?”


不间断叙述之二  / 板上综合材料 / 150*100cm / 2017


    茫然中,袁明开始了雕塑创作。仍然是依照大学里所学的写实手法,目的只是不让自己闲着,常常作品做完了就毁掉。 

     2012年,因为受伤,袁明有三、四年没有做雕塑,转而去画画。“那时我仍对技法特别迷恋,到处请教周围朋友,如何做底、如何用油、如何做出特殊的肌理…..那一年就画了120多张。然后我找了一个艺术家前辈来看我的画,他给我的评价是,‘画的好,有技法,但是风格太杂,没有自己的东西’。”


如炙 / 板上综合材料 / 30*35cm / 2017


    于是,袁明停了一年多没画画,只是看书,看朋友的创作和作品,还写了好多思考笔记。直到有一天,因为要搬家,他把自己所有的画都一一摆出来,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其实没必要去创造所谓风格,你擅长表现什么就去表现什么,无论造型、颜色、主题,写实还是抽象,每张画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见山3-2 / 综合材料 / 30*35cm / 2017


     这次经历让袁明反思了学校的教育。“学校老师交给我们的往往是如何描述,而不是表达,而艺术创作恰恰是表达,不是描述。那么我要做的,就是避开学校学的东西,甩掉束缚和负担,轻装前进。”


见水4-2 /  综合材料 / 30*35cm / 2017


    接下来的时间,袁明迷上了去看拆迁地,从砖头瓦片里,寻找一些遗留的有故事、有记忆的老物件,拿回家来,细细打磨,“同时,在雕塑上,尝试把自己最擅长的那套东西丢掉。”


阶梯-橙色2-1 /  综合材料 / 20*25cm / 2017


    后来,袁明看王世襄的书,知道了“犀皮漆”工艺,开始把它尝试到画布上。“前期不考虑颜色,把颜料的厚度加起来,打磨平,然后再来才找画面的颜色。有时打磨泛上来的颜色,很难画出来,这是惊喜。”


不间断叙述之一 / 板上综合材料 / 150*100cm / 2017


    袁明说:“这种工作方式我很喜欢,状态很放松,我常常是边听音乐边打磨作品。以前我面对画布时很紧张,总是怕画坏,担心别人的评价如何。现在我的这种障碍去除了,我现在不怕别人说什么,我就做自己满意的东西,做我的心自然显现的东西。”


滟 / 板上综合材料 / 30*40cm / 2017


     “我越来越喜欢极简,我觉得艺术家应该彻底拒绝类似1+1=2这种人人皆知并无异议的东西,因为那些‘不可知’或‘无解’的东西更有趣,也更有力量。就像罗斯科说的,不要和盘托出,只透露一点。”


孑 / 综合材料 / 30*40cm / 2017


    袁明很高兴自己终于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且在创作的摸索中初见成效。“以前总是关注别人,愉悦别人。往往忽略了自己。现在更多关注自己,把自己先了解清楚最重要。”

 

(三)

    袁明对自己的造型能力非常自信。常常不打草稿提笔就完成一个准确造型。但技术,是现在的袁明想要刻意回避的东西。

    谈到创作,袁明说:“把心态放好,不用讨好谁,就做好自己的,保持独立的精神,把赚钱和创作两件事分清楚。”


荫 / 综合材料 / 30*40cm / 2017


    “画画从我的特长变成了我的职业,成了我热爱的工作,那么,就要有日本工匠精神,把每个东西都做好做精。我想把自己的东西往深刻里走,愉悦自己,愉悦懂得自己的人。”

      袁明认为:“好的画,首先有气质,把技术藏起来,让人感动”。


不间断叙述  / 板上综合材料 / 30*40cm / 2017


     关于绘画语言,他说:“所谓语言就是表达,把你想说的说出来,让听的人明白,并感染他。好的艺术家,得先把自己想明白了。因此,艺术门类是通的,绘画语言也是通的。画画和音乐是一样,好的音乐几个音符出来就表达出了喜悦悲伤,让人心里有触动,画也是这样。”


会走路的房子  / 板上 综合材料 / 30*40cm / 2017


    谈起人为什么需要艺术,袁明感到有些无奈和惆怅:“美育缺失,人们的审美仅仅停在教科书里的概念。有些人即使是清华北大毕业的精英,聊起天来,对艺术的理解也几乎为零。”

 

(四)

    袁明说:“艺术解决了我不少问题。以前我的脾气暴躁,现在变得平和,打磨雕塑油画的过程,相当于磨自己,和自己较劲,很好玩。

    袁明想成为一个表达自由,不为钱发愁的艺术家,洁身自好,保持独立精神。“想实现的梦想,就是能一直做艺术,生活能过下去,周围人健康,孩子健康成长。”


楔 / 板上 综合材料 / 30*40cm / 2017


     “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人。”

     袁明说他幸福的秘诀就是:“家和万事兴。我和媳妇互相理解包容。她支持我,而我有任何的创作思路,第一时间就会分享给媳妇,她永远说‘真棒!”

 

 

袁明简历:

1981年10月出生于甘肃天水。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参加展览:

2011年,北京今日美术馆,独立宣言“2011巨人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1年,宋庄万盛园美术馆“80后艺术档案”展览。

2012年,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北京怡泓画廊 《久藏的私酿》 四人作品展

2013年,北京宋庄美术馆“我们·1994-2013” 中国宋庄艺术家集群二十周年特展,参展作品被宋庄美术收藏

2015年,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保利十周年当代青峰艺术博览会。

2016年,北京山海美术馆 “凑.合”第二届艺术家大型跨媒介综合艺术展

2017年,北京诚品艺术空间,秋季小幅作品邀请展。

2017年,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梦中山河”当代艺术家纸本作品展

2017年,北京方物艺术,“茴香”艺术家作品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