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医科普】世界骨质疏松日:关爱老人 预防骨折

 吴子公 2017-10-22

伴随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60岁以上人口比重逐年增加,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中老年人重要的健康问题。

人体的老龄化,体内各系统和脏器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症直接伤害的是骨骼系统,会造成脊柱及四肢骨骼、关节和肌肉病变,轻者活动不便,重者则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尤其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危害巨大,而且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医疗和护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多少老年人因为跌倒而骨折,并从此卧床不起,这也是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关心、关爱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预防骨折。

我国有多少骨质疏松症患者

根据对积水潭医院就诊的做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查的6000多例病人进行的骨质疏松发病率统计显示: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24%;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11%,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同时,60岁以上老年女性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40%,可见骨质疏松最好发的人群是老年患者。

进一步统计分析,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与骨质疏松简易筛查工具OSTA指数=[体质量(kg)-年龄(岁)]×0.2,小于-4骨质疏松危险性进行对比评估,比较骨质疏松与年龄、体重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里瘦小的老年女性比正常组里高出5倍多。从骨质疏松简易筛查工具(OSTA)结果可以提示:

1、对于瘦小的老年女性要格外注意,他们是骨质疏松的高危险人群。

2、对于年轻美丽的女性,当你靠节食减肥的同时,同时还减掉了骨的质量。因为人体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骨矿物质与骨基质两大成分减少,是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主要是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被打破,老年人由于成骨细胞活性明显下降,分化缓慢,致骨形成期延长,骨形成率降低,而破骨细胞功能依旧活跃,骨吸收相对较强,骨破坏明显大于骨形成。凡是骨形成减少和骨破坏增加的因素都会导致骨丢失和骨强度降低,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症严重的后果不仅仅是驼背,全身疼痛,还包括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骨折的疼痛,生活不能自理,显著影响了患者的心理活动,更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命,致残而导致的死亡风险比普通人高6~9倍。一项调整后的研究显示:

1、椎体骨折后未去医院就诊的患者死亡率甚高,尤其在主要椎体骨折的患者人群中,椎体骨折后死亡相对风险达8.64(4.45~16.74)。有过一次椎体骨折患者在骨折后的第一年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为20%,随后的10年骨折发生风险超过85%。

2、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最严重的类型,所诱发的全身各系统的并发症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寿命,死亡率高居骨质疏松患者榜首,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短期死亡率最高,是60岁以上死亡风险最高的疾病之一。


骨质疏松治疗是持久战

普及有关骨质疏松的知识,及早预防、及时治疗骨质疏松,对我们这个老年人日渐增多的社会非常重要。

提高肌力,预防跌倒是最重要且刻不容缓的。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不仅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更应该是为人子女应该替父母考虑周全的重要事宜,不要因为生活细节中的小小疏忽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骨骼强壮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增加致残率或致死率,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骨质疏松症的主要防治目标包括:

1)改善骨骼生长发育,促进成年期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

2)维持骨量和骨质量,预防增龄性骨丢失;避免跌倒和骨折;

3)首先预防骨质疏松症,避免发生第一次骨折,已经发生过脆性骨折,避免发生再次骨折。

必须强调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首先加强对危险人群的早期筛查与识别,即使已经发生过脆性骨折的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

(1)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 g/kg体质量,并每天摄入牛奶300 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2) 充足日照: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 min


(3) 规律运动,预防摔倒:建议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等,减少跌倒风险。增强平衡应变能力,减少骨折意外的发生。运动的类型、方式和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4) 钙剂:充足的钙摄入对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

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 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 000~1 200 mg。

(5)维生素D: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维生素D不足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症。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维生素D不足还会影响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疗效。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剂量可为800~1 200 IU/d。

(6)药物治疗:如果经过专业医生诊断,确定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就必须给予药物治疗,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其他机制类药物及传统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式,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多数情况下,患者需长期用药。同时还需要定期监测骨量的变化情况,病人服药后的反应等,以便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值得强调的是,骨质疏松是一种骨折风险不断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病变,未发生骨折时甚至可以没有任何明显不适,不易引起患者重视。而骨质疏松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骨折时再进行干预就十分困难了。

银发浪潮滚滚而来,老龄人口越来越多,我们要有目的地进行老年人骨质疏松普查,做到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其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这些措施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的寿命十分重要。

文/ 北京积水潭医院  朱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