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分病症的临床治疗【356期】

 秦岭之尖 2017-10-22


今日练习

李某,男,36岁。患慢性痢疾多年,屡治不愈。


症见:大便下痢,有红白粘液,里急后重,每日3~4次,伴腹满,疼痛拒按。脉弦有力,舌质绛,苔黄。


处方:__汤。


服药后下利日渐轻缓。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太阴脾寒肝胆郁热案【355期】


上期原医案

董某,女,49岁。


周身皮肤肿胀,随按随起而无凹陷。腹部胀满尤为明显。更有奇者,肚脐周围出现如栗子大小包块十余个,按之软,随按而没,抬手叉起。腹部皮肤发凉,间或嗳气上逆,面色黧黑不泽。脉沉无力,舌苔白。


该证病名为“气分”,属寒邪内搏气机所致。


桂枝9克,生姜15克,大枣10枚,炙甘草6克,麻黄6克,细辛4.5克,附子9克,川椒3克。


服三剂后腹中气动有声,矢气甚频,肤胀随之消减,脐周之包亦消。


但腹中胀满尚未尽愈,改方用李东垣寒胀中满分消汤三剂而愈。(刘渡舟医案)


学习经典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名曰气分。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各家论述

《金匮要略论注》:药既用桂、甘、姜、枣以和其上,而复用麻黄、附子、细辛少阴的剂以治其下,庶上下交通而病愈,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也。


《古今名医方论》引柯琴:用附子、姜、桂以生阳之气,麻黄、细辛以发阳之汗,甘草、大枣以培胃脘之阳,使心下之水饮外达于皮毛,必如虫行皮中,而坚大如盘者始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