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思大师——正义一吼八里嗡,谁人不识李斯忠

 雲泉 2017-10-22

多少年了,舞台上那位一身凛然、仁爱正义的“包青天”,深深印在了几代观众的心中,在人们希冀的公义蓝图上,书写了清澈澄明的人性准则。追思大师——正义一吼八里嗡,谁人不识李斯忠

鞭响溪滩学牧羊,七龄孤苦识炎涼。

登台流水冲明月,开嗓行云绕夕阳。

司马千呼溅冤血,包公三铡振朝纲。

常思总理温存语,泪滴阶前望海棠。追思大师——正义一吼八里嗡,谁人不识李斯忠

李斯忠先生的故乡在豫东小县宁陵,这个小城古称宁邑,有着2000多年的文化积淀。

宁陵县有三大名吃:垛子肉、杠子馍、哨子汤,而其中的哨子汤,则是先生最爱的一口,在宁陵县生活期间,几乎天天到宁陵东街喝哨子汤。

迁居郑州后,每次返乡,都要到宁陵县城喝上一碗哨子汤,再吃一个杠子馍。多少年来,汤的滋味越熬越浓香,先生的戏也越唱越醉人。

哨子汤看似简单,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将小米磨成浆以后,配以鲜鸡汤、羊油、粉条,加上茴香、姜、花椒、味精、食盐等熬制而成。食用时,在碗里浇上特制的牛肉精哨子和辣椒油,其味鲜美可口、不腥不膻、香而不腻、余味绵长。追思大师——正义一吼八里嗡,谁人不识李斯忠

一如先生其人其戏,淳朴实在,表里如一。经年月沉酿,更觉声音洪亮感情深厚,长歌中饱含着对土地和人民的深情。

李斯忠先生字海清,河清海晏,天下太平,想必也是先生毕生的心愿。

先生少年学的是大平调,17岁正式出科,登台献艺。嗓音洪亮,作派豪迈,初出茅庐即一鸣惊人。他最爱演也是最擅长的则是“黑头”包拯。《老包放羊》、《老包赶考》、《下陈州》、《审牌坊》、《秦香莲》、《铡赵王》、《断乌盆》、《九头案》等90多出,从童年的包公演到晚年的包公。追思大师——正义一吼八里嗡,谁人不识李斯忠

嗓音洪亮,似虎啸狮吼,声传数里,于激昂处,如高山飞瀑,气势磅礡;于叙事时,又如大江东去,曲回婉转。尤其先生身材高大,扮相威严,一出场,常常让人们如穿越历史,为之痴狂。

因此,“八里嗡”、“活包公”、“黑脸王”等赞美的称号便加在了他的身上。追思大师——正义一吼八里嗡,谁人不识李斯忠

作为一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先生难能可贵的是他虽为净行演员却非常讲究唱功技巧,很注意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借鉴别家唱法技巧,以丰富自己的演唱经验。

他喜爱“红脸王”半说半唱、偷字闪板的唱法和“花脸爷”高亢自然的声腔艺术,于是便谦虚研究琢磨,以提高自己的唱腔技巧;他还努力向兄弟剧种学习,京剧麒派;须生裘派;以及秦腔艺人。

他取舍有度、融会贯通,把来自多方的精华巧妙地融进作品中,丰富了豫剧黑头的唱、念、做、打。追思大师——正义一吼八里嗡,谁人不识李斯忠

先生70多年的人生中,一辈子都在琢磨包公,再现包公、向往包公。这位出身贫苦的农民的儿子,天性中积蓄着一种天下为公、宅心仁厚的高尚情操。就像他幼年时给地主放羊,面对一个不平等的世界所萌发的愤激之情。

但这种情温和内化,终于在他的艺术上实现了绽放与爆发。为了在豫剧舞台上塑造不同年龄、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包公艺术形象,他永无止境地学习、探索、实践。

有包公的天下,是可爱而清明的天下,有包公的地方,是情通理顺、万众和谐的家乡。当他将理想投射进艺术,艺术也便具有了无限的感染力。

当他和台上的包拯形神合一、融为一体,生活中的他也仿佛具有了包公的灵性,他为人诚恳正直,严于律己,立德为先,留下许多耐人追寻的余馨。

他引吭一吼,众鬼胆寒,他纵情一笑,魑魅魂颤。一个被人们神话了的包公经过他的演绎,仿佛成了真真正正存在着的鲜活的“包拯”。追思大师——正义一吼八里嗡,谁人不识李斯忠

这是艺术给人的感染力,在奇妙处,又在情理中。因为他将自己的生命真正交付给了台上那个伸张正义、坚守公平的清官,给了人们期盼中的梦想与自由。

一个忠义千秋的包公,一个清白大写的人字。

斯人已去,永留绝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