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及博物馆完全参观攻略:石头记

 大个G 2017-10-22

第一集:石头记


只要来埃及,没有人不想去开罗的埃及博物馆看看。埃博是世界上收藏古埃及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里面陈列了许多无价的法老宝藏。

不过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埃博建筑本身就是一件不可移动的大文物,1902年就正式开放了,算起来已经是百年老店了。不仅古老,埃博的设计也很有心思,光一个大门就浓缩了埃及文明的四个主要阶段,按照时间顺序是:法老时期、希腊-罗马时期、科普特基督教时期和伊斯兰时期。

首先,博物馆正面形似法老时期的神庙塔门——两侧是方形立面,中间是大门;其次,外门口上方是希腊语铭文和希腊-罗马风格的雕塑;另外,入口两侧的两根柱子,以及上方的檐口,设计灵感源自科普特艺术和基督教欧洲传统;最后,34米高的大穹顶是明显的伊斯兰风格。

当然了,埃博主要收藏的是法老时期的文物,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直接称它为法老博物馆。埃博有100多个展厅,展品共有15万件,另外还有几万件在库房,埃博文物展出比例之高,可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像中国的故宫,文物收藏总量是180万件,但绝大部分都放在库房里,长期展出的只有1万多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总量是120万件,常设展的文物也只有1万件左右。


所以,来埃博,绝对一次让你看个过瘾。下面我们就从埃博里面挑一些最不容错过的展品,带大家走进法老的奇妙世界。

我们第一集将选取20多件文物介绍古埃及法老通史,其中大部分为石头材质,因此取名为石头记。


我们这里讲的古埃及法老时期,时间跨度是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进入大一统王朝,一直到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以及后来建立的托勒密王朝。这3000年时间被埃及学家分为30个王朝,几个大阶段,例如大家经常听到的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下面我们就来走一遍这3000年的历史。


前王朝早王朝(史前-公元前2686年


所谓前王朝,就是指埃及出现第一位法老之前的部落原始社会。前王朝时期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期。在这段时间,埃及许多重要遗址,例如赫勒万、法尤姆和涅伽达,逐渐发展起来。


1. 原始神头像

我们介绍的第一件展品就是一件前王朝时期的文物,它是在埃及北部三角洲一个遗址发现的。据考证是古埃及原始神的头像,但跟后世埃及神的形象有很大区别,而且比较粗糙,但它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为它代表了古埃及人第一次尝试塑造头像,堪称古埃及艺术的启蒙作品。


2. 石刀

这种刀很明显不是日常使用的工具,而是用于原始宗教仪式,也就是中国考古学中说的礼器。非常有趣的是,这种古埃及礼器跟中国古代用于祭祀活动的牙璋非常像,例如三星堆出土的牙璋,这是巧合还是有某种联系,还有待研究。

前王朝末期,埃及形成了两个主要权力中心,北边扇形的三角洲地区,即下埃及;南边狭长的尼罗河河谷地区,即上埃及。上下埃及本来各自有相对独特的文化,例如下埃及以纸草和眼镜蛇为象征和保护神,而上埃及则是莲花和秃鹫。当然,最突出的区别是,下埃及君主戴红冠,上埃及君主戴白冠,而且形状也不同。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上埃及统治者开始了往北的征服行动,梦想着把红白王冠全都戴在头上。根据古代文献记载,统一上下埃及的开国君主名叫美尼斯,他也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一位法老。


 现代埃及学家普遍认为,在美尼斯之前,已经有几位上埃及君主在对下埃及的战斗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宣称自己是上下埃及之王,同时戴上了红白两个王冠,但事实上当时局势可能尚未安定下来,因此现在约定俗成地称他们为零王朝法老。


3. 纳尔迈调色板


说了这么多,我们就要介绍埃博一件镇馆之宝了——纳尔迈调色板。


纳尔迈调色板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军事档案。在这件文物出现的年代,埃及还是南北两个王国对峙的状态。

这块调色板两边都有浮雕图案,一面我们看到一个大人物戴着上埃及王冠,右手举起权杖,左手揪住敌人的头发,做击打状。这种展示法老威严的画面一直被后世法老沿用,比如在卢克索很多神庙里都能看到类似的浮雕。


另一面,我们看到一个人头戴下埃及王冠,走在仪仗队伍里,队伍前方是两排被斩首的敌人,明显也是描绘战争胜利的场景。


接下来划重点了。调色板两面最上方中间有个法老专属的框框,里面写的是同一个名字:纳尔迈。两边戴不同王冠的都是纳尔迈,说明他是上下埃及共主,也就是考古学上零王朝法老,是古埃及历史从史前转向王朝时期的关键人物。纳尔迈之后,埃及就正式进入法老时代了。

这件文物历史意义重大,有一个小细节却很有趣,用直观的方式表现出当时古埃及王室的一种重要职位:提鞋官,专门给法老提凉鞋的。


纳尔迈之后的古埃及早王朝包括第一和第二王朝,这段时间是古埃及文明的逐渐成型期,我们看这件文物:


4. 第二王朝末代法老雕像

这件雕像是古埃及人在坚硬的石头上雕刻艺术作品的开端。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法老端坐在王座上,戴着上埃及的王冠,穿着紧身长袍,神情庄严自信,显露出王者风范,虽然头部残缺了一半,但雕刻工艺的精湛是显而易见的。


古王国公元前2686年-公元前2160年


古王国又被称为金字塔时期,包括第三到第六王朝,大概五百年时间,这一时期埃及建筑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第三王朝左赛王在萨卡拉建的阶梯金字塔,是埃及第一座金字塔,为后来第四王朝的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等宏大建筑打下了基础。

古王国时期,建金字塔是国家级重点工程,劳力、工匠、建筑师、艺术家等不同社会阶层被组织在一起,他们不仅建造了金字塔,也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古埃及文明。


在政治上,古埃及政府官员基本上全被统治家族成员垄断,法老自然是最高领导人,而像宰相和大将军等要职都是王子担任,高度中央集权,法老家族具有绝对的权威。

到第五王朝,金字塔的规模明显缩小,但更重视综合建筑和装饰,特别是从第五王朝末,金字塔墓室内壁出现了特别有美感的金字塔铭文,最早的金字塔铭文在萨卡拉的乌纳斯金字塔里,之前出于保护,关闭了大概二十年,目前已经对外开放,但也每天只开放上午半天时间。


随着时间流逝,地方势力开始崛起,掌控的权力越来越大,法老的权威一点一点被侵蚀,最终导致中央政府崩溃,埃及进入地方割据的混乱时期,正是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合久必分。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古王国时期的文物。


 5. 王雕像


左赛王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正是在他统治时期,埃及人第一次开始使用石头建造纪念建筑,并造出了第一座金字塔,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阶梯金字塔。这座雕像表现的是左塞王坐在王座上,头上戴的这种款式的头巾是法老专属的。他的坐姿是典型的法老style,后世有许多类似的雕像。

在雕像底座上,可以看到左赛王的尊号:上下埃及之王,以及保护神秃鹫和眼镜蛇的形象,分别是上下埃及的象征。

这座石雕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近似真人大小的古埃及法老雕像。雕像面部表情严肃,体现了法老的威严,但眼眶凹陷的厉害,原本应该是有镶嵌的宝石当眼睛,但可惜没有保存下来。


6. 孟卡拉雕像


这件保存非常好的雕像是美国一个考古学家在孟卡拉金字塔附近的神庙遗址出土的。


中间身材健美的肌肉男就是吉萨孟卡拉金字塔的主人,他左腿在前,仿佛大步迈进,动感十足,这个姿势在古埃及文物中也十分常见。

孟卡拉右手边是古埃及神话中地位很高的哈托尔女神。古埃及人信奉多神教,大大小小各种神有几千个,而象征母性的哈托尔女神估计能排到前几名。


哈托尔女神的特征是头上顶的太阳圆盘和牛角,孟卡拉和她手牵手,表明法老和神的关系很亲近。


孟卡拉左手边也是一位女性形象,但她不是神,也不是人,而是拟人化的埃及一个省,象征着法老控制的国土。


7. 酿啤酒的女人


这件文物表现的是一个正在酿啤酒的女人,面部表情很丰富,仿佛正在和面前的人说话。

类似这种仆人雕像,常见于贵族墓,墓主人希望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也能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所以会随葬这些仆人雕像,这一点跟中国传统的风俗很像。

 8. 哈夫拉雕像


哈夫拉是吉萨第二大金字塔的主人,这件雕像就是在哈夫拉金字塔附近的神庙遗址出土的。

我们可以看到法老坐在狮子腿形状的王座上,头戴法老头巾,额头上有一个眼镜蛇,威严尽显。在王座两侧,可以看到打成结的百合花和纸草,象征着上下埃及的统一和团结。

这座雕像最迷人的地方是法老头后面有一只鹰,张着翅膀,像是在保护法老,也像是要带着法老飞向天空,想象一下,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9. 书记员坐像


书记员是古埃及少数掌握文字的人,高级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很高,所以许多贵族都喜欢把自己塑造成书记员形象。

我们看到的这座书记员雕像是所有同类雕像中保存最好、最精美的一尊,尤其是眼睛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彷佛正在等待指令,随时准备记录。

说到这里,拿出两百元大钞,上面印的就是它。埃镑最高面值的纸币上印的是这尊无名雕像,而不是法老或者金字塔,可能也体现了现代埃及人对知识的尊重,所谓知识就是财富嘛。 


10. 王子夫妇雕像


这两座雕像栩栩如生,特别是眼睛,乍一看跟真人似的。当年发掘的时候,考古队员拿着火把走进漆黑的墓室,突然看到雕像眼睛的反光,吓得落荒而逃,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左手边这个男的虽然穿着很朴素,但身份不简单,他是一位王子,胡夫法老的兄弟,担任太阳神祭司和大将军。

旁边是他的王妃,头衔只有一个:法老的熟人,推测这位王妃可能是平民出生。

这两座雕像接近真人大小,保存状况极佳,难以想象已经是四千五百年前的文物。


 11. 胡夫雕像


这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象牙迷你雕像的主人是埃及最大金字塔的建造者——胡夫法老,它也是保存下来的唯一胡夫形象,其大小和雄伟的金字塔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慨。

虽然体积很小,但雕像刻画的人物气度不凡,象征法老权力的王冠、连枷、王座,都体现出胡夫的帝王风范。

说到这里,吉萨三座金字塔的主人形象,我们就都看到了,埃博古王国时期的文物简介也就告一段落了。 


中王国公元前2055年-公元前1650年


古王国末期,中央的权力衰落,地方割据势力做大,整个埃及陷入分裂混乱状态,乱世出英雄,到公元前2055年左右,从底比斯(现代卢克索)起家的孟图霍特普最终统一上下埃及,重新建立中央最高权力,埃及重新进入大一统时期,延续大约400年,包括第11和12王朝,这段时间被称为中王国时期。


 12. 孟图霍特普雕像


这位就是中王国开国法老孟图霍特普,他头戴红色王冠,身体涂成黑色,象征着尼罗河沃土。腿部显得过于粗壮,一种说法是体现他的力量和威严,另一种说法是经过漫长的混乱时期,埃及工匠的水平下降,导致雕像身材比例不协调。

古王国时期法老雕像面部表情往往是威严神圣的,而中王国时期法老脸上经常是有点焦虑,忧心忡忡的样子。有人认为,这跟大环境的改变有关,中王国时期,法老的权威已经不如古王国时期,地方上的势力很大,所以法老的统治并不轻松,所以雕像都是这种苦瓜脸为主。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孟图霍特普执政期间,底比斯逐渐成为埃及新的宗教和王权中心,今日卢克索的许多神庙古迹,都始建于中王国。


 13. 尼罗河神雕像


前面说到,中王国是在混乱中起来的,打江山不易,坐江山更难,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有钱了才好办事。在古埃及农业社会,只有尼罗河水充足,鱼多,农产品大丰收,才是最大的财富,尼罗河对埃及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被神化,受万人供奉。

这件双人对称的组合雕像,就是中王国一位法老与尼罗河神结合的形象,看看雕像上刻的一条条肥鱼,就知道中王国的法老多么渴望丰收了。

 14.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是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最大、最有名的在吉萨哈夫拉金字塔前面。狮子的身体,代表力量,人的脑袋,代表智慧。力量和智慧的结合,是每一位法老的梦想。

这几个狮身人面像最初的主人是中王国时期一位法老,后来又被其他王朝的法老看中,刻上自己的名字,据为己有了,所以大家可以在雕像上看到很多法老的王名圈。

 新王国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069年


中王国末期,埃及北部出现入侵者,被称为“喜克索斯人”,这些从西亚来的彪悍战士打败了虚弱的埃及本土王朝,使得埃及再次陷入分裂。

然而,也正是这些入侵者,带来了马拉战车、弓箭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给埃及人好好上了一课。公元前1550年左右,以底比斯为根据地的埃及本土力量终于打败了入侵者,重新统一了埃及,建立了古埃及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新王国,包括18-20王朝。


新王国被称为帝国时期,历代法老热衷于御驾亲征、开疆扩土,许多著名的法老,例如图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图坦卡蒙都出自新王国。


 15.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头像

哈特谢普苏特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女法老,被称为古埃及的武则天。她统治期间,埃及处于帝国盛世,无安全威胁,因此对外攫取资源,对内大兴土木,建造神庙和陵墓。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本人在帝王谷的祭葬庙,依山而建,气势宏伟,是所有去卢克索的游客都会参观的景点。

这个头像正是从她在卢克索的祭葬庙转移到埃博的,可以看出明显雕像的脸部比较清秀,显露出一定的女性特征。前面说到,古王国法老的表情是威严,中王国是忧郁,而新王国法老大都跟这位女王一样,带着自信的微笑。


 16. 图特摩斯三世神堂


这座神堂是图特摩斯三世为女神哈托尔所建,保存状况极佳。我们可以看到拱顶上布满星星,后墙上是图特摩斯三世供奉新王国时期的主神——阿蒙神的场景,两侧是他和哈托尔女神在一起。

 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历史上战功最显赫的法老,他一直打到幼发拉底河西岸,现在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等等都在埃及控制之下。


埃赫那吞时期(公元前1352年-公元前1323年)·独一无二的另类法老


新王国中期,随着埃及全国大建神庙,神职人员,特别是阿蒙神祭司的势力不断膨胀,甚至有威胁法老王权的迹象。


 一位名叫阿蒙霍特普四世的法老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决定搞宗教改革,废除埃及多神崇拜,只允许崇拜太阳神阿吞,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埃赫那吞。


在宗教改革大背景下,埃赫那吞还废弃首都底比斯,另外建了一个新首都。他还尝试搞文化改革,刻意标新立异,尽管最终改革以失败告终,阿蒙神祭司保住了他们的财富和权力,埃及也恢复了多神崇拜,但埃赫那吞执政时期留下的文物风格在整个古埃及历史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


 17. 阿吞神浮雕


这件浮雕是在埃赫那吞新建的首都皇室陵墓里发现的,描绘的是埃赫那吞法老和王后奈菲尔提提供奉阿吞神的场景。那个散发光芒的圆盘就是阿吞神,光芒的尽头可以看到人的手,赐给法老生命和财富。

这里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的埃赫那吞时期的风格,厚嘴唇,大耳朵,窄眼睛,细腰,大肚子,感觉有点畸形,比较夸张。


 18. 埃赫那吞巨型雕像

这种巨型雕像是在卢克索的阿吞神庙发现的,同样是夸张的身材,让人印象深刻,但也保留了传统的法老元素,例如上下埃及王冠,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的姿势。


19. 奈菲尔提提半成品雕像


奈菲尔提提可能是古埃及历史上最有名的王后,主要是因为柏林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绝美的奈菲尔提提彩色半身像。这件文物可能是埃及学者最想追讨回来的古埃及文物之一。

我们在埃博看到的是一件奈菲尔提提头像的半成品,尽管还没有完工,但基本轮廓已经雕刻出来了,眼睛眉毛等线条也已经勾勒好了,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20. 王名表

这件文物虽然残破,但对历史学家来说是无价之宝,因为这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从第一王朝到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的法老的名字,对于研究古埃及历史非常重要。


21.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这件充满童趣的雕像也是埃博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件文物。这个萌萌的小孩就是新王国时期最有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他背后靠着一只巨大的老鹰,代表的是太阳神。

拉美西斯二世执政期间经常对外征战,在国内更是兴建了无数神庙和雕像,例如阿斯旺的阿布辛贝神庙,另外卢克索神庙和卡尔纳克神庙里的巨型雕像和方尖碑,很多都是他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还专门给他写了一首诗:


 奥西曼提斯 (王佐良译)

 客自海外归,曾见沙漠古国

有石像半毁,唯余巨腿

蹲立沙砾间。像头旁落,

半遭沙埋,但人面依然可畏,

那冷笑,那发号施令的高傲,

足见雕匠看透了主人的心,

才把那石头刻得神情唯肖,

而刻像的手和像主的心

早成灰烬。像座上大字在目:

“吾乃万王之王是也,

盖世功业,敢叫天公折服!”

此外无一物,但见废墟周围,

寂寞平沙空莽莽,

伸向荒凉的四方。


 后王朝公元前664年-公元前332年


在新王国之后,埃及中央权力再次崩溃,更糟糕的是,周边外族势力越来越强大,利比亚人,努比亚人,西亚的波斯人,都征服过埃及这片法老的土地。

 虽然本土复兴力量也曾短暂统一过埃及,但架不住强大的波斯帝国入侵,无法再现以前的辉煌。最终,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2年打败波斯人,成为埃及新的主人。


 22. 奥西里斯雕像


后王朝时期,为了凝聚人心,法老们下令为许多古老的埃及神塑造雕像,这件冥王奥西里斯雕像就是一个例子。



这件石雕之所以保存得这么好,是因为它被放在法老陵墓一个很深的密室里,所以几乎没有破损。我们可以看到他戴着法老的王冠,额头上有眼镜蛇保护神,双手交叉,一手拿着权杖,一首拿着连枷,都是传统的王权象征,反映出后王朝法老对复兴古埃及辉煌的渴望,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谁也没办法力挽狂澜,属于古埃及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衰亡已经是注定的结局了。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2年-公元前30年)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下托勒密将军在埃及建立托勒密王朝,仍然以法老的名义,在新建的首都亚历山大统治了埃及200多年,直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打败了安东尼和托勒密王朝末代法老-埃及艳后,把埃及变成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从此,埃及就再也没有法老了。

托勒密王朝是古希腊和古埃及文化融合的时期,为了便于统治,同时也可能出于对古埃及文明的敬仰,希腊人继续修建神庙,供奉古埃及神,同时保留古埃及文字,和希腊文字并行使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物,毫无疑问是罗塞塔石碑了。


23. 罗塞塔石碑


罗赛塔石碑原件在大英博物馆,也是埃及一直想追讨的文物,因为它的意义太重大。

这块石碑最早是1799年拿破仑的远征军在地中海港口城市罗赛塔发现的,后来被英国人抢走。石碑年代是托勒密五世时期祭司献给法老的功德碑,上面的铭文是用两种语言,三种文本刻出来的。包括古埃及文字圣书体,世俗体,以及希腊文字。

在发现石碑的年代,古埃及文字早已失传,无人能懂。但这块碑的发现,给了人们破解的希望,因为三段文字内容相同,而希腊文字是可以看懂的,只要找到两种文字对应的关系,就能破解古埃及文字。

埃博展示的复制品


1822年,法国天才学者商博良完成了这个历史任务,让古埃及文字从死文字变成可以读懂的文字,埃及学也由此诞生。罗赛塔石碑作为破解古埃及文字的关键,一直被视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埃及学的奠基石碑。


 第一集完。


敬请期待第二集:亡者归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