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预防风热感冒 怎样正确防治风热感冒

 HH老牛 2017-10-22

风热感冒是由于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导致的,风热感冒症状主要以发热重、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为主要特点。那么如何预防风热感冒呢?风热感冒的饮食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风热感冒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因此如何预防风热感冒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其实掌握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加上饮食上的控制就可以了。

风热感冒该怎么预防

盛夏容易患风热感冒,预防是关键,简单介绍几种生活中的小细节,有助于轻松预防。

1.注意通风

早晨起床后,及时打开窗户,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注重个人卫生

记得早上要用冷水来洗脸,晚上到家要用热水泡脚,缓解一天的工作压力,长期坚持可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以及提高身体抵抗力。

3.积极参加运动

每天晨起后,适当慢跑一刻钟,做早操,增强体质,增加机体免疫力。

4.注意口腔清洁

每天坚持早晚用淡盐水和茶水漱口,可杀灭口腔中感冒病毒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5.防寒保暖

根据时令气候和天气预报及时添加衣服,不可硬撑。

风热感冒的病因

西医解读

1.环境因素

是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力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2.免疫力低下

当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功能下降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便会迅速的繁殖,于是便引起了发病,特别是老幼体弱。

3.疾病因素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患本病。

中医解读

《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

由于气候突变,温差增大,感受当令之气,如春季受风,夏季受热,秋季受燥,冬季受寒等病邪而病感冒;再就是气候反常,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人感非时之气而病感冒。

风热感冒症状

1、一般症状

1.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2.流浓涕,通常黄色。

3.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4.便秘。

5.身热、口渴、心烦。

6.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为快。

2、小儿风热感冒症状

小儿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怕冷怕风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黏稠黄痰,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干或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风热感冒的误区

风热感冒以发热为主,怕冷的症状不是很明显等。以上这些症状就基本上可以判断患者是属于风热感冒。

误区一:一说起感冒就以为是上火了,这是一个误区

中医认为感冒是一种表邪,中医治疗是让其从体表发散出去。牛黄上清片是泻火内火的,这样就会把邪气从浅表的位置带到体内,这样反而会加重病情。

清火可以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抵抗力下降后感受了邪气还会往里面走,反而病情会加重。另外吃感冒冲剂也不对症,感冒冲剂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对于这种热型的感冒作用不太好,应该用一些辛凉的药作用比较好。

感冒冲剂有两种,一种是感冒清热冲剂,是治疗风寒感冒的,里面是温性的药物。还有一种是感冒退热冲剂,这种是治疗风热感冒的,里面是辛凉解表的方剂。选药一定要看清说明。

误区二:喝姜糖水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患者属于风热邪气,没有寒,用姜糖水的方法是不太合适的。虽然在发热的同时体内的热会散出去一些,但是一些副作用就会出来。

因为感受的是外界的风热邪气,用的生姜是一种辛温的药,就会出现老百姓所说的上火比如口干、流鼻血等症状,因此这样的感冒用姜糖水发汗是没有效果的。

食物中有热性食物和凉性食物,生姜、红糖等都属于温性的食物,在风热感冒的时候用了是适得其反的。

误区三:冬季是怎么得上风热感冒的

尤其是北方的冬天虽然室外的气温比较寒冷,但是家里都有暖气,室内温度是比较高的,室内气温高了以后空气的湿度会降低,这时候气道的抵抗力就下降了。另外由于室内温度高,感受风寒后很快就会在体内转化为热。

风热感冒的饮食

1、杭菊糖茶

杭菊糖30克,白糖适量。将杭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发热患者。

2、生姜红糖茶

生姜10克,红糖适量。将生姜切片,用沸水浸泡,加入少量红糖,代茶饮。能散寒解表,温肺止咳,增进食欲,治疗风寒感冒。

3、绿豆粥

绿豆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绿豆、粳米洗净煮粥,待热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能清热解表、祛暑利湿,是治疗暑湿感冒之良药。

4、葱白神仙粥

葱白5~7根,生姜4片,糯米60克,米醋适量。将生姜刮皮洗净切丝,葱白洗净切粒。把糯米洗净,与生姜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小火煮成粥,再放入葱白煮沸,调味,然后调入米醋,稍煮即可。有解表、通阳,治疗伤寒头痛、腹痛之功效。

5、黄芪生姜大枣粥

黄芪15克,大枣15克,生姜3片。将黄芪洗净切片,生姜、大枣洗净,一同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即成,饮汤即可。能增进食欲、散寒解表,是治疗风热感冒的良药。

6、冬瓜莲叶扁豆粥

冬瓜500克,白扁豆30克,鲜莲叶15克。将扁豆、莲叶、冬瓜洗干净,冬瓜连皮切成小块。把扁豆、莲叶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烧沸后,下冬瓜,然后用小火煮1~2小时,调味即可饮用。有清肺热、化痰止咳之功效和化风热感冒之功效。

按摩疗法

1.推按正顶法

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医者站其对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两眉中间之印堂穴处,用拇指腹面沿头正中线向上直推至百会穴,复用按法点按,然后继续向后头推动直至枕骨上之风府穴,并用按法点按风府。如此反复操作3~5次。

2.推偏顶法

病人坐位或卧位,医者先用一只手固定病人头部,另一只手从眉外端之太阳穴,经耳轮上方、耳后推移至风池穴,改用揉法点按风池穴,待局部产生麻胀后,用手指轻轻揉动按压点。如此反复操作2~3次。

3.推揉脊背法

病人俯卧,双上肢弯曲抱于胸前,自然呼吸,医者站于病人头前侧,双拇指分别置于病人颈椎两侧,治脊椎两旁的足太阳经脉,从颈椎至臀部,自上而下作直线推动,同时辅以顺时针方向的揉动。如此反复操作2~3次。

4.点按肩胛法

病人侧卧或站立,医者坐或站其后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肩胛骨缝隙外,其余四指分别握定肩上部和肩胛骨下缘,两拇指自大椎穴,沿肩胛缝向下点按,至肩胛骨下缘为止,点按时嘱病人轻轻咳嗽。此法反复操作2~3次后,改用手掌于点按过的部位进行推动,自上而下反复3~5次。

结语:看到这里,小编希望大家通过上文的阅读可以对风热感冒症状及防治措施有一些新的认识,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对风热感冒有个清晰的了解,并要好好的呵护自己的身体,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