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西农村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现在价值连城!你还见过吗?

 txw40 2017-10-22


前段时间,正是吃八月瓜的季节。想想小的时候在农村,除了八月瓜还有其他的小东西,尽管现在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再怎么样也比不上那些记忆中的东西。以前觉得不值钱,现在想想却价值连城,好多东西现在的年轻人都没见过,你还认识哪几样呢?


八月瓜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成了空娃娃。现在正是吃八月瓜的好时候,不过市面上野生的已经很少了。


拐枣


拐枣在各地的叫法不一,鸡距子、鸡爪梨、金钩子……看着丑,嚼起来还是有汁水的,感觉也不是那么差。熟了的很甜,没熟的有点涩涩的味道。


刺梨 



每次偶遇街边小摊在用刺梨榨果汁,就想起儿时放学上山放牛摘刺梨果的场景。


三月泡 


三月泡,也叫栽秧泡儿,有橘色和红色。插秧时节,在水沟的树边可以吃到饱!


羊奶奶


羊奶奶,成熟时红彤彤的,看起就惹人爱!有甜味和酸味的,多半是酸的,用辣椒面蘸着吃,攒劲很!


栗子



栗子,有板栗、毛栗、尖栗几种。现在大街上虽然也有卖,但总感觉没有小时候在老家树边自己打了吃的香。


毛桃



毛桃,也就是野桃,比家里种的桃子小很多,而且皮上有一层细细的绒毛,有点酸苦味。


桑葚



小时候放学回家,总会路过一片桑葚地,桑葚成熟时,免不了进地里吃个够!


救兵粮


多在山上。果实成熟时,一串串颜色红红的,不宜吃多。小时候听妈妈说,那时挨饿没饭吃,人们纷纷跑到山上来采摘这个来吃,那时候漫山遍野的都是它,人们把它摘回家做粮食吃,所以叫救兵粮。


野葡萄



野葡萄,没熟的是绿色,熟透的是黑褐色,那味道适合喜欢酸味的人。


柿子



在大街上偶尔也能遇到卖柿子的小摊,但是一年也就在它成熟期才能吃到,甜甜的,提到就流口水~


山竹笋 



山竹笋 ,春夏,多雨季节长势特别好。切成片,加点干辣椒炒肉或者单独炒,有几分清甜。


地木耳



地木耳又叫地耳、地衣、地瓜皮等,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象泡软的黑木耳。


鸡枞菌


鸡枞菌,有的地方也叫伞把菇。夏天才有,打雷过后的雨天,多长在苞谷地里,运气好才能找到,拿回家多半用香油炸了吃,到市场上去买可是很贵哟~


马齿苋


马齿苋,生命力超强!在农田、路边、水沟边都能见到,药用为主,能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


折耳根


折耳根,不吃没关系,但是!不知道的话那就枉为重庆人了!炒、拌、蘸水……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茶油饼和茶油泡


这个生长在油茶树上,到清明时节就可以摘到,记得小时候,家边到处都是油茶树,一放学就跑到茶山里去摘,茶油饼和茶油泡,蓬皮(脱了皮)的最好吃了,一丝丝的甜味淡淡的清香,至今还映在脑海中。可惜那些茶树都被砍光,茶山也开垦出来种其他水果了,现在就很难找到茶油饼和茶油泡,只能凭着深刻的记忆细细回味了。


地枇杷


盛夏雨后,山上大树下、草丛里的地枇杷很大个,吃起来很甜,个别微酸爽口~太好吃了,香味很浓,很甜。


刺泡儿


以上两种还有一别名,叫梦儿。这个是最常见的了,大多地方都有。不过,因为它喜欢生在荆棘丛中,本身藤上也有刺,所以经常一不小心,就会被划伤皮肤。不过,味道还是可以强烈推荐的。泡酒是老年人的最爱啦,可以治风湿哦,我爷爷每年都有泡哦 。


五月泡


我们那也叫扒龙船泡,一到端午时节,它就熟了,所以就这样叫它,甜中带酸,酸里透着甜,味道很好。


乌泡


这个没吃过,长得跟五月泡很像,好像一个家族的吧!


杨桃子


(野生猕猴桃)要在大山里面才能找得到。不过要等它软了才好吃,一般我们会放糙米里面。味道是跟现在的猕猴桃差不多的,味道 不错。


乌金子


这个不好吃,但很好玩。(要煮熟了才能吃的)


坚粒子


我觉得没板粟好吃,炒着吃还可以。


映山红


这个和公园里的品种不一样,山上的是能吃的,味道酸酸甜甜的。


奶油果


很像无花果,很好吃,但我很少吃,有点怕吃。


作为一个山里长大的孩子,上山是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山里的孩子,个个都会钻林子、爬树、掏鸟窝、摘野果,打小就知道在山上找野果当零嘴,每次上山篮筐和衣兜都塞得满满的,那会满载而归心里特有成就感。农村的孩子童年里应该有很多有关野果的记忆,当我们长大,也时常忆起,相信会让你想起很多美好的童年往事。


事实上,那些好吃的东西

还远不止这些,你吃过几样



“你好大湘西”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