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产快报︱围产期B族链球菌筛查及干预疗效可影响新生儿GBS感染率

 幸福的来源 2017-10-23

作者:李思会 刘碧媚 蔡小华 李燕钰


众所周知,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一种寄居于人类下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革兰氏阳性链球菌,是导致围生期孕妇及新生儿感染最普遍的致病菌。近年来,国内逐渐重视对其的筛查及治疗,有资料表明,GBS感染与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等有关,也可导致新生儿肺炎,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解孕晚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率及抗菌素干预后的母婴结局,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对2026名孕35-37周孕妇进行了GBS带菌状况筛查。以活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进行正常规范产检及分娩,在孕35-37周进行GBS带菌状况筛查,共2026例,出现GBS阳性237例,阳性率为11.7%,与文献记载的3.7%-11.8%的阳性率相似。


为所有GBS阳性孕妇破膜和(或)临产时均预防性使用抗菌素直至分娩,具体抗生素使用方案如下:

方案一:青霉素G,首次剂量480万单位静脉滴注,然后240万单位每4小时一次;

方案二:头孢唑林钠,以2 g作为起始剂量,静脉滴注,然后每8小时1次;

方案三:头孢噻肟钠,以2 g作为起始剂量静脉滴注, 然后2 g每12小时1次;

方案四: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过敏者则用克林霉素900 m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


GBS阳性孕妇经抗菌素干预治疗后,所分娩新生儿口咽鼻分泌物GBS阳性者7例(3.0%),其中阴道产6例,剖宫产1例,为胎膜早破后剖宫产。


以GBS阳性的237例为研究组,GBS阴性的1000例为对照组,两组母婴并发症情况如下图所示:



采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或克林霉素治疗孕晚期GBS感染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导致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经抗菌素治疗后,GBS感染孕产妇羊膜腔感染率,产褥感染率略有下降,考虑与抗菌素的早期使用,在治疗GBS 感染的同时,也预防了其他细菌引起的感染有关。


两组新生儿口腔分泌物GBS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相关研究显示,新生儿体表B族链球菌带菌率与妊娠期母体相似,均为10%-30%,而本研究组阳性率较低,为3.0%,考虑与孕妇的抗菌素干预治疗有关,从而使新生儿感染率有效下降。


在孕晚期对孕妇进行GBS筛查,GBS阳性孕妇临产和(或)破膜时给予敏感抗菌素干预治疗可有效预防母婴感染。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对孕妇进行GBS筛查及抗菌素干预治疗,以改善妊娠结局,促进新生儿健康。


本文整理自:《临床医学工程》杂志2017年2月第24卷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