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温降低血压就上升,秋季高血压患者该如何降压?

 水斯宁 2017-10-23

高血压病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外,还是一种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疾病,特别是气候变化。季节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血压波动,这个规律最早由英国的Rose 阐明。研究发现,人体夏季血压最低、春秋季其次、冬季最高。收缩压的幅度变化大于舒张压。引起人体血压季节变化的原因可能为:夏季由于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加上出汗多,血压相对较低。而在冷的环境下, 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率增快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冬季皮肤等外周组织血管收缩,出汗减少,增加外周阻力及回心血量增加,导致冬季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据统计,人体平均冬季血压比夏季血压高12/6 mmHg。


天气变冷后,如何应对血压升高呢?

1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

长效降压药能够使一天的血压更加稳定,避免了短效降压药引起血压的多次波动,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即使都是长效降压药,不同品种可能对季节变化引起的血压波动影响也不一样。有研究发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较硝苯地平控释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更有助于降低血压季节变异,血压更为平稳,冬季血压达标率更高。苯磺酸氨氯地平为什么能降低血压季节变异首先与其降压平稳性有关,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带正电荷的氨基侧链,能与带负电的细胞膜结合,产生持久阻滞平滑肌钙通道的作用。


部分患者有血压升高时临时快速降压的习惯,殊不知短效、快速降压药会使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大脑或心脏供血突然减少而诱发中风或心绞痛的风险增加。


2 增加降压药的剂量

如果患者的血压随天气变冷升高,可以增加服用药物的剂量(降压药未达到最大剂量时),如以前服用氨氯地平5mg ,现在血压不达标,可将氨氯地平剂量调至10mg。注意在增加长效降压药剂量后,需要2~4周后评估药物的降压药效果,切莫两三天血压未达标就擅自停药(长效降压药起效较慢)。


3联合用药

如果患者血压在增加药物剂量后仍不达标或剂量已达最大剂量,可以考虑联合其他作用机制的降压药。比如以前服用普利类或沙坦类,可以换用含利尿剂的复方降压药(氯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氢氯噻嗪、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等)。


4注意血压监测

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还应当加强血压的测量,坚持做到每天一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做到每天三测,并对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记录。


总之,高血压患者在季节变化的时期,如果血压波动过大,应当及时就诊,询问医生对用药剂量进行合理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