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百年前宋朝便有大炮,为何鸦片战争,清人还拿刀对抗英枪和大炮

 斯郎曲培卓拥 2017-10-23


七百年前宋朝便有大炮,为何鸦片战争,清人还拿刀对抗英枪和大炮

中国古代火炮——霹雳炮。霹雳炮又名火药火毬,这种炮威力巨大,声如霹雳 。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在战事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百年前宋朝便有大炮,为何鸦片战争,清人还拿刀对抗英枪和大炮

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冯继升发明火箭法,开宝八年(975年),宋朝在攻打灭南唐时使用了“火炮”和“火箭”。

靖康元年(1126年)李纲用霹雳炮击退金兵,“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

据史料记载,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军已经将霹雳炮装备在水师舰船上。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伐宋时,虞允文在采石矶反击金军渡江,“舟中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逐大败之”。

七百年前宋朝便有大炮,为何鸦片战争,清人还拿刀对抗英枪和大炮

后来蒙古南侵之时,金军也学会类似的方法抗蒙。金天兴元年(1232年),赤盏合喜驻守汴京,“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礶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南宋军队也同样以之抗蒙。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兵攻静江(今广西桂林),静江外城被攻破,守将“娄钤辖犹以二百五十人守月城不下”。元军围之十余日,“娄乃令所部入拥一火炮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火熄入视之,灰烬无遗矣”。

七百年前宋朝便有大炮,为何鸦片战争,清人还拿刀对抗英枪和大炮

可见宋朝的炮在军事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但是为何到了清朝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人却拿着大刀与英国人抗战呢?

七百年前宋朝便有大炮,为何鸦片战争,清人还拿刀对抗英枪和大炮

其实不然,清朝也是挺重视火炮的。只不过清朝的中后期军备废弛,大炮的质量不行,再加上容易炸膛,很多人都不敢用。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的训练有限,军纪懒散随意的开火。就像在八里桥之战,清军用了几十门火炮一直在开火,不过没伤到英法联军一根毛。

七百年前宋朝便有大炮,为何鸦片战争,清人还拿刀对抗英枪和大炮

不过到了后来,清朝对鸟枪的装备还是挺重视的,并且在战场上也运用到了,可是原来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那就是经常会炸膛,人们不敢装火药进去开炮。于是慢慢的,大炮的运用就越来越少了。

其实最令人遗憾的还是明代的大炮制作的方法失传了。

七百年前宋朝便有大炮,为何鸦片战争,清人还拿刀对抗英枪和大炮

首先,小炮可以发射大炮弹,提高了火炮威力。一门炮“二百斤者,可容二斤有零之大弹,可抵千二百斤炮之用。重六十斤者,可容一斤十二两大弹,可抵前进炮之用。虽不能以一当十,已可以一当五。因又精益求精,再仿制百二十斤小炮以为,百斤小炮一位,而其膛可受大弹仍与前两炮等,竟可以一当十矣。炮愈轻,工愈精,力愈大。”

其次,绝无炸膛之忧。因为“铁经百炼,永无铸造之炸裂。”

其三,轻便灵活。“施用灵活,尤胜巨炮之笨重,弹子废除,到远四炸,又足以惊敌营而裂贼船,一人可以挽放,两人可以抗抬,小车小船皆可运载,即施之陆战行阵,亦可以进止自如。”但是,这个优良的造炮工艺到满清却失传了!这也就是大家恨满清的一个方面吧。

说起大刀,人们在电视剧里也经常可以看到,清人都是拿着大刀与敌人开战。其实事实上,在战场上不仅仅只是使用大刀这一武器,像火箭,火铳,长矛,弓弩等武器也被派上用场。

七百年前宋朝便有大炮,为何鸦片战争,清人还拿刀对抗英枪和大炮

喜欢小编的欢迎关注“福娃吃史”,有更多精彩内容欢送。另外喜欢足球大数据排名的朋友可以关注“放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