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本周人物《许艾菲:捐献的“攻略”》 本周一,因为在微博上记录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而走红的杭州女孩儿许艾菲,回到自己曾经就读的小学做了一次演讲。对她来说,这次演讲最重要的不仅是把捐献经历分享给学弟学妹,更想讲述小学时经历的一件事,这件事和她捐赠造血干细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许艾菲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说一个四年级的男生得了白血病,要治疗,发动了全校的师生给把去捐款。当时小小年纪的许艾菲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捐完款之后大家也就生活如常,之后没多久,许艾菲就听说这个男生去世了,没救回来。 同校的同学得了白血病,小小年纪就离开人世,让许艾菲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的生命原来如此脆弱,在白血病面前,自己捐款所能达到的帮助,竟然显得如此无力。对于一向要强的许艾菲来说,那次无力的帮助,曾是心里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她总想做什么,来证明自己也可以真正帮助到别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献血时加入中华骨髓库。 许艾菲 2017年的5月2日接到了第一个电话,红十字会的人和我说有一个男孩子得了白血病,他跟你配型配上了,而且当时全相合的配型。几万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的配型概率我都能遇上。 去还是不去?其实许艾菲的心理很快就有了答案。但身边人的担忧和焦虑也围绕在她耳边,妈妈提出一堆担心和疑问:未婚女性捐献造血干细胞,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过程痛苦吗?要从哪里提取这个细胞?包括身边的一些长辈和邻居也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去捐献这个东西?为了解答身边人的疑惑,也为了纪念自己这个特殊的经历,她打算,不仅要捐献,还要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写成一个小小的捐献攻略。 许艾菲的微博“攻略”。 许艾菲提到,无论是献血的人数还是中华骨髓库的库容量,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的人口基数来说都是在是太小太小。“我们每年有好几万新增的白血病的患者,特别是一些儿童他能够走移植那一步,他已经可以说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幸运的那些孩子。有一种我的身上背负着他的性命的感觉。”许艾菲说道。 许艾菲在采集前夜给受捐者写的信。 如果将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比作救助一个被困汪洋大海者,能够配对成功已经不易,但这仅仅是刚刚收到救援信息,再往后的高分辨配对和体检过程,则是捐献者将生命之绳丢给患者,而从住院打动员剂开始,就是一个收绳子的过程。许艾菲的记录中特意提到,并非所有的配对成功,都能完成移植,捐献者反悔的情况也存在。因为这些过程所产生的费用,都是由患者一方承担,一旦捐献者反悔,患者一方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财,生命的走向也可能因此改变。 许艾菲 做关于费用的记录问题,是想给一些捐献者说,你们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请不要在这个节点放弃,或者是请不要浪费患者的钱。当你进行高分辨抽血样之前,会让你签一个同意的知情书,这个知情书上面明确写了说,患者在你这两个步骤的时候,需要为你花钱。 许艾菲在微博中提醒捐献者不要浪费患者的救命钱。许艾菲说:“我在我的微博里面特别的提醒说,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你要拒绝就在那个之前。在你进行动员之前,患者会进行清髓,或进入无菌仓等待你移植,这个时候如果反悔了,据我所知,患者应该撑不过一个月。” 虽然悔捐的情况存在,但大部分人在决定捐助后都会坚持到最后,不过,不少捐助也提到过采集时会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这可能会让一些潜在捐助者,望而却步。正是看到了这信息,许艾菲决定要用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的捐献过程,虽然真实的情况是,她也出现了一定的不适感。 许艾菲:“两个胳膊因为打了针,一个在出血,一个在回血,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这个针的缘故,我明明感觉到手是我的,但是我举不起来。” 在接受央视《新闻周刊》采访时,许艾菲提到:“很多人真的无法理解说我一个正常人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我去挨那么多针,我去受那么挨针的罪,然后最后还要在床上趟到自己的内心有一点崩溃,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但是我觉得从那个床上下来的时候,那个感觉是没有捐过的人没有办法理解的,特别自豪,特别满足。” 许艾菲展示自己的证书。
捐献完成后,许艾菲收到了一本证书,些许慰问金,还有一张卡片,凭这张卡片,在浙江省乘坐公共交通,公立医院的挂号,公共景点,全部免费。但对于她来说,这些物质上的奖励其实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她的行为和她所记录的东西,能够为她带来的荣誉感,以及能够鼓励一些条件允许的人,在能够救人一命的时候,不要再害怕这些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