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扇第一镇”阳朔福利镇:片纸画尽天下意(图)

 阳光普照一生 2017-10-23

“”

在聚集着多家画坊的福利岭背街上,一名村民从画坊门口走过。在聚集着多家画坊的福利岭背街上,一名村民从画坊门口走过。

  广西日报记者 王春楠 通讯员 李 慧 石红梅 文/图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花前月下团圆坐,一道清风共夜凉。”阳朔县福利镇,这个位于漓江北岸、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画扇第一镇”的古镇,凭借一把盈尺小扇,展万千气象。

  8月3日,记者走进通往漓江畔福利码头的岭背街。斑驳的青石板路边,几家颇具年代感的铺面里,摆满了大小不一的画扇。这些画扇,小的仅三四寸,大的却有七八尺,形色各异、美不胜收。

  福利画扇最红火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福利古镇有上百户居民从事此业。从裁纸到画扇、制扇、组装,完成一把扇子足有96道工序。“有的家庭专事画扇,有的专门制作扇架,有的只负责组装。”画师莫云忠不无骄傲地说,他家可以独立完成全部工序。

  福利画师们多为本地农民,他们最偏爱、最擅长的题材,永远是漓江各种美景。记者仔细观赏的几十幅画扇,有10多幅主题都为漓江烟雨图,但每幅画面构图均不相同。一位画师说,漓江山水是永远用不完的灵感、永远画不完的美景。所以,每一把画扇他都等自己有灵感了才下笔,绝不勉强,每天最多只能画3把。

  正因为每把画扇都倾注了画师的情感和心血,福利画扇显得独具匠心而毫无匠气。因此,国内外的游客来到阳朔,都喜欢带走几把画扇作为礼物或自用。这些漂洋过海的“福利画扇”,在异国他乡的客厅里,重现桂林山水的风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