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镇是当年徐霞客到阳朔考察的最远的一站,“福利”当时叫“伏荔村”,村前有一条“玲溪”(今崩沟)流水注入漓江,两岸生长着许多荔枝树,因而得名。直到民国15年(1926),当地人为求吉祥,取“福国利民”之意,加上“福利”与“伏荔”音谐,遂改作“福利”。徐霞客仅用“山开目旷,奇致愈出”八个字概括了福利景区的特点。
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是潜龙到了阳朔后才知道的,事先没有功课,只好信马由缰的去感觉,一日的中午,睡到自然醒的我出门租了辆山地车,沿着漓江慢慢游去。
中间也遇到过岔路骑行在乡间的小路上,远处一座座孤立的山峰,乡间耕田的水牛都使潜龙向往。
走进渡口,过江就看见这个千年的小镇静静的躺在漓江边,静静的等待着我的到来,清清的漓江水从它脚下流过了千年,它还是那么处子不惊的生存者,庇护着各地来避难的人们。
这座妈祖庙就是最好的见证,远在内陆的妈祖庙体现了它的宽容,给远方避难的广东人以深厚的寄托~!
天后宫,是漓江唯一的妈福庙,也是福利镇的古迹,在镇南漓江畔,始建于清初康熙年间。这儿供奉着神像天后娘娘(沿海人叫妈祖,福利人叫婆婆)和颖考叔(东周列国大孝子,郑庄公封他为忠义神,福利人叫公公),让人们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商旅来福利经商,则保佑其兴旺发达。
墙上的标语概括了那个特别的年代,这是历史留下的烙印,在很多地方已经荡然无存了,它还在保留着它,保留着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
残砖段恒见证者它的历史久远,也预示着它的新生命即将开始。
这段很短的历史也在这里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潜龙由衷的佩服!~感叹!~
曾经的辉煌,却留下现在无主,这个民初的小楼的主人和它的后人们都不知去向!空留一段历史供我辈想象。
夜幕即将降临,潜龙依依不舍的离开这座古镇,夜幕余晖下它还是那么安静的躺在漓江的脚边,学生们还是按时的放学乘渡轮回到江对面的家里!而我们不过是它漫长生命里的一普通的过客,也许它见得太多了,所以它淡然。人生也不过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