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柔韧兼备

 为子自豪图书馆 2017-10-23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柔韧兼备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 唐人摹本 纵25.3厘米 横24.0厘米

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柔韧兼备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局部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柔韧兼备

文彭跋文

“地黄汤”是一种中药名,这是一篇谈及此药的尺牍,与王献之《鸭头丸帖》同。王献之真迹未能传承至今,作为模本墨迹有数种传世,其中之一即此唐摹本《地黄汤帖》。全篇书风柔韧兼备,沉着轩昂,一气呵成。原珍藏于宋内府,高宗赵构题签。为《淳化阁帖》卷第十所收。经贾似道,明代文徵明、王宠、文彭,清代孙承泽、吴荣光、罗振玉递藏后,于明治四十四年(1911)十二月三日,通过文求堂归中村不折(1866—1943)所有。卷末有文彭、常生、成亲王、英和等六家观记题跋。吴荣光获此帖时,模刻于所辑集帖《筠清馆帖》。2006年春见于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

【释文】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 谢生未还,可(何)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

此帖是很规范。笔法由内敛渐外展,体势由圆美丰腴,渐入纵放自如,收放颇耐人寻味,这是献之不为其父笔致紧敛所约束而达到体势风流的一下证明。其章法自然,不失俊雅。其结体以方形为主,给人以端庄之感。此帖通篇节奏变化很丰富,第一行以独立简洁的行书起势,最初入笔时,速度较缓而稍矜持,“服”字以后,用笔渐见放纵,至第二行用笔已极洒脱,长画多顿笔,蓄势后再放笔而行,如“眠”字竖钩,“食”字长撇,“尚”字第三、四画,“忧”字第一横与横钩、“前、所”二字的长横都有此特点。

最后一行前三字都是出锋收笔,“书问”渐紧,至“也”字戛然而止。《地黄汤帖》点画精谨,技巧动作一丝不苟。虽然是行书,但字字稳健,饶有楷法。此帖书法较之《中秋帖》一笔书又规整了一些。整体看去匀整、圆美、流丽、开拓,敢于抒发心性,追求自然,是大令法书中的代表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