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糖尿病,战胜糖尿病

 翱翔蓝天, 2017-10-23

作者:单亚利

单位:北京市昌平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2017年北京市健康科普大赛优秀科普文章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我国60.7%的糖尿病患者因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时接受有效治疗。

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预防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我国糖尿病人群将进一步增加,这对我国当前已经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已被诊断的患者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和管理,糖尿病并发症给个人、家庭和国家所带来的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因糖尿病人口众多,我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由经济快速发展所积累下的财富中的很大部分将被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和维持其终末期生命上。

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到底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有哪些危害,我们因该如何预防糖尿病。

一、我们首先了解根据血糖如何划分是否有糖尿病

1、糖尿病的状态分类

糖代谢分类

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空腹血糖(FPG)*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


正常血糖(NGR)

<6.1

<7.8

空腹血糖受损(IFG)

6.1~<7.0

<7.8

糖耐量减低(IGT)

<7.0

7.8~<11.1

糖尿病(DM)

≥7.0

≥11.1

IFG人群行OGTT检查可增加糖尿病的诊断率

2、糖尿病的诊断: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1.症状* +

(1) 随机血糖**

≥11.1

或 (2) 空腹血糖(FPG)

≥7.0


或 (3)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

≥11.1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血糖



*症状包括高血糖所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

**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可用于诊断IFG或IGT

注: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以确定糖代谢状态

二、哪些人需要查血糖:

成年人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在成年人(>18 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

糖调节异常是最重要的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有 1.5%~10.0% 的糖耐量减低患者进展为 2 型糖尿病。

a. 年龄≥40 岁;

b. 有糖调节受损史;

c. 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d. 静坐生活方式;

e. 一级亲属中有 2 型糖尿病家族史;

f.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g.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1mmHg=0.133Pa)],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h. 血脂异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35mg/dl)、甘油三酯≥2.22mmol/L(≥200mg/d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i.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j.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k. 多囊卵巢综合征(PC0S)患者;

l.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儿童和青少年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在儿童和青少年(≤18 岁)中,超重(BMI> 相应年龄值、性别的第 85 百分位)或肥胖(BMI> 相应年龄、性别的第 95 百分位)且合并下列任何一个危险因素者:

a. 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 2 型糖尿病家族史;

b. 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病、高血压、血脂异常、PCOS);

c. 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或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筛查的年龄和频率:对于成年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论年龄大小,宜及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对于除年龄外无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宜在年龄≥40 岁时开始筛查。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宜从 10 岁开始,但青春期提前的个体则推荐从青春期开始。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宜每 3 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

糖尿病筛查的策略:在具备实验室条件的医疗机构中,宜对就诊和查体的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其发生与很多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年龄、性别、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病程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等。

糖尿病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风险不但依赖于高血糖的控制,还依赖于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糖尿病的控制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对血糖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以了解控制是否达标,并根据控制目标调整治疗。此外,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的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糖尿病控制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糖尿病的控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治疗而是系统的管理。

四、预防治疗基本原则

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因此应给予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密切医疗关注。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通过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糖尿病治疗的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1、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

不达标进行药物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