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为什么能生出两仪呢?

 三乐四为书屋 2017-10-23

我认为,思维之正确打开方式,有四个借鉴。①无中生有,道法自然。②君子生借于物。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④新时代创新思维。

▲上图,中国古典哲学之最——易经总图景。

太极来自《易经》:道生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简称“道无太两四”。这个逻辑链,或太极链,是中国文化与智慧的总纲,不妨是“中国物理”的源泉。下面,就太极链的物理意义,做出我的新解。

▲上图,是太极链的逻辑图景

一,所谓道,自然运动的道路(way)、道法(law)、道行(rule)、道义(will)、道德(ethics)、道理(sense)。道,是自然的意志,是物理学的总逻辑、总纲领、大法则、大观念。

二,所谓无极,简称无,是无边无际、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用的空间。无,是一切物质形式的存在环境,是一切运动的必备场所。

空间,是数学逻辑的坐标系,是物理思维的参照系。尺度(size,length,diameter,distance),是空间的规模、标度、标签。尺度,常用运动半径“r”表示。例如,实体之间的引力半径在F=Gmm'/r²之中,电荷之间的引力半径在F=kqq'/r²之中。就数理意义,空间与时间一样,是一种测量范围(scope)与计算规模(scale),未必是客观实在。

▲上图,三维矢量球面坐标系,若原点随时间平移就是四维空间,用来定位系统运动轨迹。

三,所谓太极,是无极空间包容的一切混沌、一切无形物质(invisible matter),是暗物质,包括暗质量与暗能量。太极,有极端光速运动,有极端穿透性。

▲暗物质图景:无形的正弦状海绵波。

太极子,即暗物质量子,因为极端穿透性与包容性,存在于一切粒子与天体的里里外外。

太极波,即暗物质波(darkmatter wave),是一种正弦状的海绵性的体积波,是电磁波与引力波的载体与阻尼体,是导致红移效应的根源。

太极波,可假设,只会波动或飘荡,没有自旋角动量,自旋数为0。

四,所谓两仪,顾名思义,两个仪态、两个样式、两个性别、两个侧面,即阴阳两面,相当于电子自旋的两极(poles),地球自转的两极,磁铁的南北极(S&N)。

▲宇宙图景:有无数个螺旋星系。

两仪,阴阳两性,正负两极,是粒子与天体的本性与通性。任何事物皆有两面性、两极性。根据德布罗意公式(我坚信,胜过康普顿效应):λ=h/mv,任何粒子与天体,都有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绕旋)与粒子性(自旋),也是一种两仪模式,总要倾向性,总是不对称。注意,对称性只是数学范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不存在对称性,杨振宁有此悟性得诺奖。

为什么太极会生两仪呢?或者说,为什么暗物质会变成明物质呢?我猜想其机制如下:

由于宇宙空间物质分布,虽然总体概率,符合正态分布与大数法则,但局部分布总是不均的。因为不均匀,就必然有能流密度梯度,或“引力透镜”效应。

当暗物质能密加大,即熵减运动(extropy),若干暗物质量子,就会硬化/折叠/卷积/升维/升频,边变成“太子簇”,或暗物质量子簇,成簇或成团的动体,必然发生自旋(spin)与绕旋(rotation)。

反之,当明物质能密度减小,即熵增运动(entropy),一个明物质量子,就会软化/伸展/破裂/降维/降频,就会使原有的偏粒子性,变成偏波动性。

▲上图,磁偶极子的一个图景。

两仪思维,是中国大智慧,西人未必心领神会。例如,有电偶极子与磁偶极子,是自旋与绕旋不可分割之必然。那些西方科学家,花了上百年时间,试图寻找电单极子、磁单极子,总是以失败而告终。

▲上图,中子星也可以看成一个磁偶极子。

五,所谓四象,原指阴阳结构与取向的四种组合模式:阴阴(00)、阴阳(01)、阳阴(10)、阳阳(11)。因此,可来作为四维(X,Y,Z,t)运动模型。事实上,粒子与天体(统称孤体lonebody),其自然运动的轨迹,都是空间螺线整体漂移的测地线循环。因此,四象的物理意义,就是物质的四维运动轨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