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春运”到底是什么样子?

 江山携手 2017-10-23

      古代“春运”到底是什么样子?

又到一年春节时,全国各地回家过年的大军也随着春运首日的到来慢慢进入到了峰点。春节回家过年成为了每个中国人共同的目标和心声,纵观每年的春运可以说是对铁路、陆路的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买票回家难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媒体报道最多的热点,那么有人会问:古代春节也有“春运”吗?那时候的人们回家过年也有困难吗?下面就带大家一起看下古代“春运”的样子。

古代“春运”到底是什么样子?

      其实“春运”一词源于改革开放后的一种中国特有的过年回乡迁徙现象,在此之前并没有这个概念,因此狭义上讲古代没有“春运”,但从广义上讲自从春节诞生以来,“春运”就已经应运而生了。在古代没有“轮船”、“飞机”、“高铁”和“大巴”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出行,如何千里之外赶路回家的呢?

古代“春运”到底是什么样子?

     在古代离家的人群构成和现代的情况是不同的,出门在外的主体主要是“公务员”和商人,据史料记载,周代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春节的雏形,受到封建思想“父母在不远游”的影响,人口流动不是特别大,而且离家的距离也不是特别远。在隋唐以前的中国,交通非常糟糕,由于受到天气、时间的限制,所以游子很少能够回家过年,即便是后来交通发达了,回趟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古代“春运”到底是什么样子?

     回家难的背后是行路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表达了思乡之情,所以历朝历代对修路非常的重视,最早追溯到的殷商旧址就已经发现了大量车马坑,到了秦代更是修了驰道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在驰道的两边栽了大量树木驰道宽度60多米在当时绝对是世界开路史上的NO1。

 古代的“高铁”畜力车

 史料记载,三皇五帝时候的已经出现了畜力车,这比国外最早出现的牛马车早了上千年。

在古代行车的动力主要为畜力和人力。最早出现的人力车叫辇,它是后来轿子的前身,再往后又有痴车、独轮车、鸡公车、黄包车、三轮车等等车型。而远途运输则主要靠畜力车,规格像现在的“高铁”,有羊车、马车、驴车、骡车、牛车等,而马车是古代春运最主要的工具,在所有交通工具中具有无法取代的位置。

古代“春运”到底是什么样子?

畜力车有多种分类:轏车、安车等等常用车型。轏车轻便,简单大方,但是车体构造和用材档次较低。安车级别就比较高了,类似于现在的豪车,经常被一些达官贵族所乘坐。古代春运回家,如果能坐上轏车非常让人羡慕了,大多数人靠步行来实现“回家”的愿望。

在古代不同的“春运”回家途径所花费的开销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分为“官办”、“民营”、“商办”三种,逢年过节的时候三种途径的费用会比平时高出不少,在古代也是有统一定价机制的,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时候已经有了统一的全国运输定价标准,而且价格的上限和下限均有规定,并且按照里程收费,真的是佩服我们的老祖先。

                                          【本文由“历史山人账号”发布,2017年01月1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