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及临床运用(四)第二十期讲座(之二)

 秦岭之尖 2017-10-24

中医杂谈,等你一起来谈中医,谈学习,谈养生,谈经验,谈行医故事!

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及临床运用(四)第二十期讲座(之二)

导引


大家好!学而后用,医术的高明在于经验之丰富 ,今天带大家继续来学习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及临床运用,让大家了解特色中药药剂及其合理的使用 。

中医杂谈

|祛寒逐风方临床医案

NO3

【标题】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活血止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提要】类风湿关节炎证属寒湿阻络,气血郁滞 ,治以《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祛寒逐风方 ”合“治痹手足雍肿方”加减治疗,温经散寒 ,祛湿通络,活血止痛。

【病历摘要】王某,男,19岁。

初诊:2007年2月10日。

患者于2005年1月因多次以凉水洗衣,复感风寒 ,致双手关节冰冷疼痛,痛处固定,逐渐肿胀 、重着、麻木不适,触及发凉。

天气变化时加重,遇寒尤剧,得热则缓,畏寒喜暖,曾在兰州市某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给予布络芬、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口服,疗效不佳,病情渐重。现手指、掌指关节冷痛、肿胀 、麻木,手腕亦冰凉肿痛,双手指关节肿大呈梭形改变,晨僵约1小时,接触凉水后有对称的手指间歇发白及阵发性雷诺氏现象。

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12.5x109/L,血红蛋白(HGB)136g/L,血沉(ESR)32mm/h,类风湿因子(RF)27μmol/L,抗溶血性链球菌“○”试验(ASO)156μmol/L,C——反应蛋白(CRP)8.90mg/L。

西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证。

证属:寒湿阻络,气血郁滞。

治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活血止痛。

制川乌6g先煎 桂枝12g 制附子9g先煎 细辛5g

威灵仙12g 羌活12g 泽泻9g 苍术9g

秦艽9g 白芍15g 黄芪20g 白术15g

当归15g 薏苡仁30g 青风藤20g 丹参20g

乌梢蛇9g 生甘草9g

一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外洗处方:

生川乌50g 生草乌50g 桂枝50g  生艾叶50g

细辛30g  蜀椒30g  伸筋草30g 透骨草30

五加皮30g 海桐皮30g

上药煎液外洗双手患部,一日3次。

二诊:2007年2月20日

内服 、外洗治疗10天,患者双手指及掌指关节肿痛、麻木有所好转,手腕肿痛亦减轻,但仍感冰凉不适。继以上方制川乌加量至9g、制附子加量至15g内服,配合中药外洗治疗。

三诊:2007年3月10日

患者双手关节症状大减,雷诺氏现象亦明显减轻 。继以口服、外洗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诊:2007年4月10日

患者双手关节冷肿痛麻等症状缓解,手腕冰凉肿痛消失。停中药外洗,继中药内服守方巩固治疗2个月。于6月10日实验室检查:WBC 8.5×109/L,HGB 136g/L,ESR 14mm/h,RF 21μmol/L,ASO 155μmol/L,CRP 6.1mg/L,患者双手指、掌指关节冰冷疼痛及肿胀麻木等症状明显缓解,嘱忌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注意患指保暖。半年后随访,患者诸症消失,手指关节活动可。

【按语】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的范畴,患者因素体阴气偏胜,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主收引疼痛,气血被遏,经脉不通,故关节冰冷疼痛;寒湿内盛,留于关节,故关节肿胀、麻木。

选用“治伤寒逐风方”合“治痹手足雍肿方”加减治疗,方中制川乌大辛大热,配制附子、桂枝 、细辛、威灵仙、羌活以温阳散寒止痛;泽泻甘淡渗湿。

苍术、薏苡仁健脾除湿;青风藤为治风寒湿痹之要药,且舒筋活血;黄芪补气升阳,行水消肿;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当归、丹参活血止痛 。

乌梢蛇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秦艽祛风湿,舒筋络,止痹痛,《神农本草经》曰:“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白芍、甘草缓急止痛,且甘草能解川乌、附子之毒。诸药合用具有温阳散寒,祛湿通络,活血止痛之功,配合中药外洗,疗效更佳,切中病机而获效。

NO4

【标题】祛寒除湿,通络止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提要】类风湿关节炎属寒湿阻络,治疗武威汉代医简所载祛寒逐风方,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病历摘要】刘某,女,45岁,汉族,农民

初诊时间:2013年04月25日

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掌指关节、腕关节肿痛,呈对称性,伴晨僵,晨僵超过1小时,当时未予以治疗。

2月前患者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 、双腕 、双肘、双肩、双膝关节、双足跖趾关节疼痛加重,双手握力明显减弱,双肩上举功能严重受限 ,右腕关节掌屈、背伸功能受限明显,左下肢凉,下蹲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症。

证属:寒湿阻络。

中药治疗以祛寒除湿,通络止痛为法,方以武威汉代医简祛寒逐风方加减。

具体用药是:

附片10g先煎 细辛5g 川乌5g 桂枝10g

泽泻10g 伸筋草15g 鸡血藤15g 当归10g

威灵仙15g 乌梢蛇10g 秦艽10g 甘草5g

治疗1周后,患者诉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双肘、双肩、双膝关节、双足跖趾关节疼痛明星减轻,双手握力弱,双肩上举功能明显较前改善,右腕关节掌屈、背伸功能受限,左下肢凉较前减轻,下蹲好转。

治疗近3周后,患者诉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双肘、双肩、双膝关节、双足跖趾关节肿痛好转,双手握力较前改善,双肩上举功能恢复正常,右腕关节掌屈、背伸功能明显较前恢复。

【按语】从以上各案可以看出,武威汉简医方治疗风湿病有很好的疗效,中医关于风湿病的认识 。

早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的记载,指出风湿病的产生是由于风邪、寒邪、湿邪侵犯人体所致。

风湿病在西北地区是多发病和常见病,也是疑难病。武威出土的92枚汉代医简中论及痹证的有13枚 ,所载30余方中治疗痹证的有6首,说明在汉代就已经非常重视对风湿病的防治了。

祛寒逐风方以附子,乌喙,细辛,蜀椒等辛温之品为主药,通十二经脉,散诸寒湿邪,配合白术补益脾胃,燥湿和中,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行之有效,为当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清热逐风方清热利湿,逐风通络,治疗湿热闭阻所致的痛风性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方中生石膏、苦参、大黄清热利湿,乌喙温经通络,全方寒热并用,祛风除湿,共奏清热除湿,祛风止痛之效。

二方都配伍有乌喙和附子,观此二物,本为一物 ,而药性却不相同,《本草蒙筌》中说:“附子 ,其气亲下,故曰非附子不能补下焦阳虚;乌喙,其气锋锐,宜其通经络,利关节,寻蹊达径 ,而直抵病所也。”附子与乌喙合用,附子温经止痛,乌喙祛风通络,互相配合,共逐风寒湿之邪,达到治疗风湿病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