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卷诗书闲处开 半笺素言情满怀 --我眼中的李清照

 丹琳书斋 2017-10-24

一卷诗书闲处开 半笺素言情满怀 --我眼中的李清照

2017.10.22淡月疏桐梅影瘦阅读 483

文/淡月

图/网络

  以为与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作者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于是等到日子近了才开始动笔;以为自己对于她再熟悉不过,定会水到渠成,手到擒来。可直到真正提笔的时候,才发现想写的太多,想要表达的太多,头脑里昏昏噩噩,浆糊一团,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下笔,不知该如何收场。匆匆写下此篇,未能尽意,还望大家多多包涵,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 题记

  她素约小腰身,袅袅娉娉、似一缕轻云从遥远的地方飘忽而至。她优雅典美,温柔婉约;她诗词曲赋,才艺双绝。纵然她这一生经历了曲折跌宕、舛错流离,但她留给后世的佳作,也正如她自己一般清新典雅、幽怨柔婉,却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放。她将自己深切地铭刻进那一山一水一纸一墨里,她在自己的诗词中氤氲缭绕⋯⋯

  她,就是被后人誉为婉约派的"一代词宗"一一李清照,也是我最喜欢的词人。日暮黄昏,小窗灯阑,在那些清浅的时光里,掬一捧馨香,翻开一卷《漱玉词》,或翻看一本《李清照词传》,一位娉娉婷婷的温婉女子或嫣然轻笑,或浅黛凝愁,在眼波里流转荡漾⋯⋯

  时而眼波中流转的她如一条欢悦的小溪,满是跳动的音符,明媚如春,意兴盎然。少女时光的她荡舟荷丛,与鱼儿嬉戏,与蓝天为伴;赏袅娜的荷花,看惊飞的水鸟。怡然自得之时、意兴阑珊之际,处处流露出天真、纯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首《如梦令》描出一段锦瑟流年,也让后世千万人沉醉于其中不能自拔。

  时而眼波中流转的她宛若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渴望阳光的抚慰,巧笑嫣然,羞赧多情。那一年李清照作别祖父母,来汴京与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尽管他们都对她很好,可人情到底是抵不过光阴的凉薄,她与他们毕竟分开了十多年,即便偶有相聚那也是短暂的。离开了疼爱的祖父母,离开了带给她无数欢乐的儿时乐园,在这片她还不太熟悉的土地上,她的内心孤独、寂寞。渐渐地,她开始需要一个怜恤自己、珍爱自己、欣赏自己的男子。深闺寂寂,她常常倚窗无语、顾影自怜;她空对烛花,却只能悲悲的看它谢去,又添新愁;她亦举杯邀月,对影独酌。她不知道心中那个白衣飘飘的少年何时才能出现,何时才能来到她的身旁。她苦苦等候,度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昼长夜漫。因此,她慨叹自己流逝的青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林清玄说:"生命的很多事,你错过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可是,李清照与赵明诚却没有错过,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了最美好的彼此。他在众人的口中听闻她的才情,不自觉的便将这个才华横溢温婉多丽的小女子印进了心里去。所以,他做了一个"芝芙梦",注定他今生为词女之夫。而她深居闺阁,对他可能有些许耳闻,但却知之甚少。可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他不一定是最早出现的,但一定是恰好出现的那一人。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的幸事。那一天,她独自在院落里荡秋千,恍惚之间听见一个既陌生却又熟悉的声音,温润敦厚,竟能暖到心房里去,仿佛来自心灵深处。她为之一惊。见那人进来,匆忙之间,连鞋都未穿,惊慌地落下了金钗,娇羞地掩面而去。可是,那声音到底是吸引了她,她想知道能暖到自己心里去的声音来自怎样的男子。于是,她假借倚门嗅梅,却回眸偷觑那翩翩少年的风姿。少女的娇羞、好奇之态婉然眼前。这应该是她第一次和赵明诚相遇,可就是这样的一次,他已深深地印进了她的心里去。 "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从此,这首《点绛唇》成了千古绝唱。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青春向上,活力四射。一颦一笑,一愁一喜,全都自然流露在外。她对他的爱在心底一点一点漫漾开来,溢满了她少女的整个情怀。她无力掩饰,也无需掩饰。想起他的倜傥英姿,红霞一点点浸润上她的脸颊。此时的她却宛若出水芙蓉,更加清柔明丽。爱使得她顾盼生辉,摇曳多姿。此时的她,内心充满了春光,对她与他的爱情无比神往。此时的她没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也没有那双溪舴艋舟载不动的许多愁,只有对爱的无比向往,只有因了爱的无比快乐与羞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只为了心中常常思念的那个人。

  忽而,眼波中流转的她又变成一只温柔可人的小猫咪,娇嗔可爱,与赵明诚举案齐眉,琴瑟和鸣。新婚燕尔的他们,缱倦缠绵。她放他在心上,一抬手一顿足之间那份脉脉温情显露无疑。那一日的清晨,她偶遇一卖花的老人,从花担上挑选了一枝含苞待放的梅花。那梅花在晨露的浸染下,显得格外娇艳,犹如彤霞,又似娇羞的少女,好不惹人喜爱!她欢喜之极,想让他与自己一起分享这份喜悦。盈盈转身间,心里却又生出些许怯意来:面对如此娇嫩的花儿,却"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眨眼间生出一计来,便将那枝梅斜插在发髻上,让它为自己增添几分娇美。她来到他的书房,悄悄穿过他的身旁,伸出纤美的玉臂环在他的腰间,娇嗔地要让他评评到底是梅花好看还是自己好看。一颦一笑都流露出幸福与甜蜜。"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一帧温情的画面,想必在李清照的生命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吧?

  时而眼波中流转的她,宛然一泓清泉,清澈明净,寂静安然。爱恨别离,让她变得多愁善感。那一年,赵明诚为了一洗弃城失节之辱,匆匆赶赴建康复任。那一月,他因复任途中劳顿交加,加上暑天炎热,染上疟疾,病倒在建康。那一日,他取笔作下绝命书,遽然离世,生生地抛下她一人。她,成了茕茕孑立的一个人。她,从这一刻起,再也无人问津,再也无人怜惜,因这世上最爱的那一个人已不在。那一夜,冷冷的秋意凉了枕簟,冷了瑶席,瘦了沈腰。她一人独卧床榻上,想起昔日的缱绻,不觉泪水溢满了眼眶。一抬头、一举手、一张望、一顿足,都充满了他的气息,他每每总以微风、落花、绿叶、浮云浸入她的眼,教她如何不想他!解衣欲睡,心却被深深地刺痛。这件他曾赞不绝口的罗衫、曾留下他无限温存的罗衫依旧鲜艳,而他们已是生死两茫茫!天人永隔,天人永隔⋯⋯"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没有他的日子,一切都是那么了无生趣。而她只能安静地接受,只能静静地想念,只能借这温暖的文字聊以慰藉思念的伤痛。

  此刻,我眼波中流转的她仿若大漠中的一缕孤烟,孤独落寞,在乱世的风烟中踽踽独行。寻寻觅觅一生,终究落得孤苦伶仃,冷冷清清,再也无人怜。他在天若能看见,会怀念他们的赌书泼茶、鹣鲽情深吗?会因曾对她的冷淡而内疚吗?他会因她"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而怜惜她吗?她欹靠窗栏,把盏御寒,却也抵不过急骤的晚风缭乱了单薄的衣衫。此时此刻,谁再拥他入怀?谁再为她采一朵黄花插于发髻?谁再为她轻抖罗裳?⋯⋯只有她一个人整日守在窗边,看日出日落,待昼尽夜临。寂然。冷清。凄凄惨惨戚戚。清风明月,烟雨斜阳,多少事、欲说还休。

  从与明诚相识相知,对他的爱便植入了她的身体,与生命共长。她是情深的女子,怎耐得一次又一次的分离?他的离去,犹如带走了她的灵魂。睹物思人,哪怕是一片叶、一棵草、一阵风、一朵云都能勾起她心中的念想。陌上青草萋萋,庭前月色依依,"寂寞深闺",却是"柔肠一寸愁千缕。""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她多希望在抬眼望天的刹那,某一只大雁落进视线,带一纸音书传来他的挂念;她多希望在垂首低眉的瞬间,某一条金鲤跳跃生姿,带一沓红笺诉说他的相思之苦。可是,春来春又去,却不见君归。他生生折了她的盼头。"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问东君。 "肝肠寸断。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是易安笔下的桂花,虽然没有梅菊那样娇丽鲜艳的外表,但它娴静、淡雅,芳香四溢。形色之美固然让人悦目,色淡香浓、迹远品高更令人赏心,这也正是易安一生所追求的罢?在那个乱世之中,她傲视尘俗,正直善良,清雅高洁,当真是当时诗词界的第一流。

  李清照,是我这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却是我终了这一生都要研读的对象。她笔下的字字句句任我玩味无数次也是意兴盎然,你听:"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真是字字珠玑,让人爱不释口。

  花开有声,风过无痕。有人用去半生的光阴来颠簸红尘,再用半生的光阴修道成仙,而我便是那个半生后才幡然醒悟才懂得修炼之人。希望我的后半生在她的一字一句中,在她的情感跌宕中,在她清丽温婉的熏陶中,修道,成仙⋯⋯

阅读 483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