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车作业安全专业知识【55】(完)

 mlx1976 2017-10-24


上下车安全


(一)上下车应注意的事项


I、上车前必须面向车辆前进方向,严禁迎面上车。


2、严禁超速上、下车。上车时,车速不得超过15km/h;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20km/h;在站台上上、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10km/h。


3、在路肩窄、路基高的线路上和高度超过1.1m的站台上作业时,必须停车上、下车。


4、登乘无脚踏板的内燃、电力机车时,必须在机车停稳后再上、下车。


5、上车前应检查调车机车的脚蹬板和车辆的脚蹬、车梯、扶手是否牢固,检查平车、砂石车的侧板搭扣是否牢固。


6、应选择安全的上下车地点,在道岔区、信号机柱、导管、导线、明沟、煤台、地面不平、有积水等处不宜上下车。


7.在牵出线以外的线路上下车时,由于线间距较小,要注意邻线机车车辆情况,防止被碰倒致伤。


(二)上、下车几种不正确的姿势


1、上车时手脚一齐伸。这样的上车方法,只要手脚有一处失误,就有坠车危险。


2、先跨脚后抓车。这种上车,可能会因手没及时跟上,造成身体后伸,以致于坠车;万一手抓空,那就更危险。


3、下车后不向前跑。在下车后,不借助跑来减少冲力,而是迎处作转身动作,这样下车,轻则容易掉倒在地,则与邻线来往的机车车辆相撞。


(三)攀扶车列内车辆位置的选择


调车长为了便于前后联系,原则上应选择既便于瞭望进路,又便于司机确认所显示信号的车辆攀扶。其他人员(连结员、制动员)在攀扶车辆时,要选择一方面便于前后联系工作(如显示中转信号),另一方面又便于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的车辆。最好每个人之间保持一个平均间隔,不要密集一处。


在往岔线取送车而途中运行时间较长时,可在车列前配备两人,分别位于车辆或机车的两边,以加强进路的瞭望;如果是单机或机车牵引运行时,在机车脚踏板上,一端只准站立一人,禁止两人并排站在一边,以防万一发生情况,站立在内侧的人员,无法及时跳出而发生意外。


应尽量避免选择以下车辆作为上车及攀扶的对象。


1、平车、砂石车。因其扶手过低,抓扶这种车辆时,不但加大了手的拉力,而且上车后上身易于向前倾,较费劲,容易疲劳。


2、脚蹬在外侧、而上车的扶手在端板的车辆。这种车辆在脚蹬上端有一个扶手,因位置太低,对抓车攀扶不利。


3、罐车。因其扶手和平板车一样,不宜上、下车。


                      第四节  

天气不良和冬季调车作业人身安全


天气不良调车作业安全


遇有天气不良等非正常情况进行调车作业时,调车指挥人应根据天气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当降低调车速度。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调车作业安全。


1、遇到浓雾、暴风雨雪天气,瞭望距离不足200m时,应由调车指挥人确定作业方法,并通知有关人员按下列规定进行调车作业:


(1)未使用无线调车灯显设备的调车组,以音响信号和口头联系为主进行调车。调车作业中,须正确依次传递,联系中断时,必须停车,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严禁臆测作业。


(2)适当降低调车速度,空线牵引运行不超过25km/h,推进时不超过15 km/h;尽头线作业,从进入警冲标起不得超过5km/h。


(3)溜放和经驼峰解体车辆的办法,由车站根据设备情况制定。


(4)驼峰解体车辆时,必须得到前钩车已越过分歧道岔的报告后,方可继续提钩。


(5)包线制动员应随时向调车指挥人汇报停留车情况,调车指挥人和手制动机制动员,在溜放作业前,必须掌握停留车位置。


2、除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外,可根据情况和作业条件的不同考虑采取下列措施:


(1)虽然是在昼间,也应使用夜间信号。


(2)要组织足够的人员检查进路以及中转传递信号。


(3)驼峰作业时,可在道岔区(分歧道岔)设专人瞭望车组间距及车辆(组)的走行速度;瞭望人员应将掌握的情况及时向调车指挥人和制动员通报。


(4)岔线取送调车作业时,无论牵引或推进时,应全部连结制动软管。推进运行时还应按规定使用简易紧急制动阀。运行时要适当控制速度,以保证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及时停车。


冬季调车作业安全


(一)冬季调车作业特点


1、冬季气温低,车辆轴承易出现冷轴、凝轴现象,使机车车辆启动和运行阻力增大,影响调车速度和车辆(组)的滑行距离。


2、冬季冰雪多。钢轨表面和车轮踏面较滑,使机车轮与钢轨的粘着力减小。机车牵引力下降,机车牵引或推送运行时,车轮极易打滑空转。且铁鞋和手制动机制动力降低,车辆滑行距离增长


3、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多变,调车设备受雪覆盖,容易失灵,出现故障。杂型车零部件脆弱,如连挂速度大,容易断损,且车辆容易自然停车,如前后车组技术间隔掌握不好,极易发生尾追、冲突、挤岔等事故。


4、冬季风大,雪多,下雪结冰,天气不良影响视线,联系不便,调车人员穿戴较多,加上地冻冰滑,行动不便,影响作业效率,威胁人身安全。


由于上述冬季作业不利因素,要求调车工作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冬季作业安全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掌握冬季作业的特点和规律,采取适当的作业方法和相应的措施,克服冬季作业的困难,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章操作,杜绝事故的发生。


(二)冬季调车作业方法


1、掌握冷轴凝轴的规律和活轴的方法


冬季气温低,车辆轴油容易冷却或凝结,给溜放作业造成不少困难,因此,必须掌握车辆冷轴的规律,在车辆冷轴、凝轴之前进行解编或取送作业。冷轴凝轴的规律如下。


(1)气温在-10℃,列车到达后约1h开始冷轴;

(2)气温在-17℃~-20℃,列车到达后约1h20min至Ih30 min开始凝轴。


当车辆凝轴后,在编解列车时,为使冷轴变为活轴,加快调车作业速度,一般采用“少拉、远走、快跑”的方法。


“少拉”指机车牵出时少带车;

“远走”指牵引距离长;

“快跑”指启动后机车速度较高。


编制调车计划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作业钩数、车辆停留时间及干扰接发列车因素等情况进行编制。对到达解体列车,原则上随到随解体,如有两列及以上待解列车时,应先解未冷轴凝轴的列车,对待解时间超过冷轴的临界时,一般采用分部解体比较适宜。

解体冷轴的列车,在交接计划时,应向司机提出关于速度的要求,便于司机适当掌握。


2、牵出线溜放调车作业方法


(1)彻底放尽余风。冬季作业中自然停车多,主要原因是车辆制动主管余风未放尽和车辆车轴冷却凝固所致,因此必须放尽余风。在冬季,最好以专人排风,同时检查手制动机是否松开,避免影响牵出或溜放速度,保证车辆技术间隔,防止车辆追尾和造成堵门。


(2)冬季作业一般采用分部牵出,运用分部牵出的具体条件是:


a. 待解车列冷轴凝轴后;

b. 待解车列中部有禁溜车;

c. 到发线能力许可,列车的接发与调车作业干扰不大;

d. 车列中难行车多,且为逆风时(风力超过4级)。


对牵引车数少、列车平均重量小的待解车列以在冷轴凝轴前一次牵出较好。


(3)在牵出和推进运行时,运用“少拉、快跑、远牵、猛推、急下闸”的办法,有利于克服冷轴凝轴。


(4)注意停留车位置和早、午、晚温差。下雪天轨面有积雪,如果允许连续溜放作业时,第一钩应单钩溜放,用以压化积雪。进行连续溜放时,如轨面有水珠发滑,速度不宜过大。


(5)认真做好手制动机制动工作。


a. 手制动机制动时,首先要选好闸位,冬季要选前部车辆,便于瞭望手制动机进行制动,尽量选链子闸,便于调速。


b. 冬季气候寒冷,车辆零部件发脆,选闸时应认真检查:闸台是否损坏、有无冰雪;闸瓦缓解状态。有无冰雪和油渍;闸杆与闸链有无冻结。遇霜雪天气,在溜放前应进行磨闸,以除去闸瓦、钢轨、车轮踏面积雪,保证制动力。


  此外,遇到大风天气,顺风时应早拧闸,逆风时应晚拧闸。在下雪的情况下,小雪早拧闸,大雪晚拧闸。


3、冬季驼峰调车作业方法


(1)峰上作业


a. 变速:推峰的速度变化,虽然是根据风向、天气,线路和车组等因素来确定的,但在冬季作业时应考虑到天气,冷轴凝轴等情况。一般情况下,冬季溜放速度相对高一些,可以避免车组(辆)途停和追尾。


遇到大风天气,顺风时推峰速度应降低,逆风时推峰速度应适当提高,遇到轨面有积雪或有隔钩车组时,溜放间距可适当拉大。


b. 解体冷轴凝轴列车,牵出距离要远,峰上推峰速度要快,减速要猛下闸,这样可以使冷轴凝轴变为活轴。


c. 解体空车、难行车组以及轨面有积雪时,可采用峰上单钩溜放或第一钩顶送的方法,以防止车辆(组)途中停车。


(2)峰下作业


峰下铁鞋制动除根据溜放车组的性能和下峰速度外,还应根据冬季制动时,铁鞋滑行距离长、车轮踏面滑、钢轨滑、车辆零部件发脆等特点,采取不同的制动方法和安全措施。


a. 铁鞋的防滑和防掉鞋措施:由于冬季冰雪多,铁鞋、轨面、车轮踏面之间摩擦力减小,车轮压铁鞋的冲击力很容易将铁鞋打掉,加上冬季铁质发脆,铁鞋容易断尖而掉鞋,极易发生事故。为了增加轨面、鞋底和车轮踏面的摩擦力,防止断鞋、掉鞋,可在钢轨面撒砂,撒砂的方法有:鞋前撒砂,目的是减少车轮、踏面的光滑度,以增加摩擦力;鞋尖撒砂,目的是使车轮容易上鞋,防止掉鞋;鞋后撒砂,目的是排除轨面的冰、雪、霜和水珠,增加铁鞋的粘着力,提高铁鞋制动力;鞋底撒砂,目的是防滑,又能增大摩擦系数,提高制动力。撒砂时,来回拉一次,将砂粒压碎,效果更佳。


下雪结冰时,在安放铁鞋前应将轨面上的冰雪除干净后撒砂。


使用完了的铁鞋撒下来时,不要放在冰雪上,以免鞋底结冰。


b. 安放铁鞋的办法:冬季铁鞋和钢轨之间的摩擦力较平时小,铁鞋滑行距离比平时长,因而,安放基本鞋和辅助鞋时,与停留车辆(组)的距离应比平时稍远。安放铁鞋时,既要考虑停留车的距离,还应注意早、中、晚的气候变化情况。


(3)峰上照顾峰下


冬季调车作业,特别要做好峰上、峰下的相互配合和相互照顾。驼峰调车指挥人要掌握下线群的停留车情况,对“隔钩车”和停留车较近的线路,要掌握溜放速度,拉大车组间隔,给峰下制动创造条件;峰下邻线间的制动员,应相互监督,搞好联防,防止追尾和途中停车。


(三)冬季调车作业的人身安全


1、冬季调车作业时,穿衣要保暖但不易过厚,要紧凑利落。以保证作业中手脚灵活。帽子要有耳眼,手套应分五指,勿穿塑料底和带钉子的鞋。裤腰要扎紧,帶眼镜、风镜时,不要带口罩,以防止镜片凝结水汽,影响视线。


2、下雪时,调车人员脚下应捆草绳,用以防滑。上下车时要注意选好地点,对经常上下车的地段和峰顶提钩地段,以及机车脚踏板等处应清扫或撒砂。下车时要注意衣着,防止衣服、手脚被挂住而发生意外。


3、上车时必须手抓紧、脚站稳,防止手滑脚滑,不得超过规定速度上下车。


(四)冬季防火、防煤气中毒


1、在室内生大炉,要注意火苗不要过高,要随时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开窗通风,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煤气中毒。


2、木质地板房舍,在清扫炉灰时,注意炉灰是否熄灭,防止复燃,引起火灾。


3、值班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坚守岗位,发现情况立即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