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通史76——诸葛亮之死

 墨香笙樵 2017-10-24

          中古史__诸葛亮之死

    上集讲到,魏明帝派三路大军进攻汉中,最后无功而返,诸葛亮趁机让魏延西入羌中,打了个大胜仗,对吧?

    不过陇右仍在魏国手中,通过凉州进入关中的最佳路线,仍然没有打通。又来年时,诸葛亮就说了,“得继续让魏国君臣紧张起来,众将随我领兵3万出兵祁山。”

    曹睿接到战报就对司马懿说,“大司马曹真病了,西南边境的战事,除了也没人可以应对了,你坐镇长安指挥吧。

    于是司马懿来到长安,并说,“左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你们各领4000兵马,驻守各个关口,我亲自率领4万主力,西救祁山。”

    前面就说过,司马懿思维非常缜密,宁可失去机会,也绝不干没把握的事儿,对吧?他领兵遇到诸葛亮的大军时,立刻扎营据守,绝不主动攻击。诸葛亮派人把甘肃天水城外的麦子抢收了,司马懿也不出兵,就盯着诸葛亮的大营。诸葛亮退兵,他也不远不近的跟着,弄的诸葛亮也没办法。

    司马懿手下的将官都议论他,将军贾栩、魏平多次请求出战,都不成功,便说,“大将军,你畏蜀如虎,怎能不让天下人取笑于你

    他们都是张郃的部下,司马懿就说,“张郃将军,你领兵一万,攻击祁山南侧何平的蜀军,我领大军继续牵制诸葛亮。”

    诸葛亮听到斥候的报告后,就说,机会来了,魏延、高翔、吴班,你们各自领兵4000去围攻张郃。”

    结果张郃被打得大败,损失3000多人。

    不久,李严负责的粮草供应跟不上了,诸葛亮只好退兵。

    司马懿就说,“汉军断粮退兵了,张郃将军,领兵一万,追击他的后军。”

    张颌很珍惜这次将功补过的机会,所以拼命追击,结果追到木门时,被汉军的伏兵射死了。从此,魏军将领再也不敢指责司马懿畏蜀如虎了。

    司马懿则说,“诸葛亮这次中途断粮,说明内部出了点问题,他这次肯定要整顿政务抓管理,三年之内不会再出兵了。”

    果然,李严巧言开脱责任,并要杀督粮官岑述顶罪。诸葛亮把李严写给他的信全部拿出来,给后主刘禅及大臣看,然后罢免了李严,但提拔他的儿子李丰为中郎将、参军,并告诫他要引以为戒,让大家心服口服,也让李严羞愧难当。

    来年曹叡又和群臣商议讨伐蜀汉的事,司马懿等人认为诸葛亮太谨慎,依靠险关据守魏军无法取胜,所以最后决定不出兵,说明曹叡这时能做到从谏如流的。同时他也很勤政的,有一天来到尚书台,尚书令陈娇就问他,“陛下要去哪里?”

    曹睿说,“嗯,没事,我想随便看看公文。”

    陈矫说,“这是我的职责,不是陛下应该来过问的事,如果我不称职,请罢免我,陛下应该回去。”

    曹叡很惭愧,只好返回,并单独召见陈娇说,“大将军司马懿,忠贞不渝,称得上国家可以依靠的大臣吗?”

陈娇说,“他是有能力有声望的人,国家能不能依靠他,我不知道。”

  说明司马懿行事的缜密,让一般人都看不透,对吧?

  不久,鲜卑单于步度根又吞并了柯比能的部族,曹叡听从大臣们的建议,马上派将军秦朗把它打散。然后陇中安定要塞的匈奴人又开始反叛,司马懿派猛将胡遵平定了他们,说明游牧民族很不容易安份的。

  而辽东太守公孙渊,这时也不安份了,并与孙权开始往来。张昭劝孙权不要轻信他,孙权不听,并开始讨厌张昭。你看,无论多优秀的人,一当了皇帝就大多容易自负,就很难从谏如流了,对吧?

  这样,一转眼诸葛亮就休整了三年,不过他本人可一点没闲着,又招了几万兵,存了好多粮,并说,“我们还得与东吴合作,继续北伐,不过这回儿我们的战略目标要大些。魏延将军,你领兵两万为先锋,走斜谷道直奔眉县,先在渭南扎营,我的8万大军随后就到。”

  曹叡接到战报,急忙派司马懿领兵5万去救援。司马懿渡过渭水,修筑堡垒与魏延对峙,并对众将说,“诸葛亮这次带10万兵出来,如果引兵东进威胁洛阳,那就太恐怖了。如果向西前往五丈原,说明它对中原不感兴趣,只是想占据周文王发家那块地盘儿,大家就不用担心了。”

  果然,不久诸葛亮领大兵就驻扎五丈原了。雍州刺史郭淮就说,“大将军,我领兵先占领北原吧?防止诸葛亮北上断绝陇道,否则惊吓了陇右的民众和胡人,有人趁机叛乱,就麻烦了。”

  司马懿点头,“你分析的对,马上领兵占领北原。”

  第二天,诸葛亮也派兵占领北原,当然晚了一步,没有成功。于是诸葛亮就说,“司马懿高啊!我们晚行动一步,都会失去先机。看来只有凭借五丈原的战略位置,长期驻扎,寻机打败司马懿,然后夺取北原,断绝陇道,夺得凉州。现在要和当地的民众搞好关系,千万别惊扰他们,为我们屯田打好基础。”

  这说明诸葛亮的战略计划这时已经全被司马懿和郭淮判断出来了,那司马懿能给诸葛亮交战的机会嘛?

  这时孙权也配合诸葛亮,亲率10万大军,与陆逊等人分兵三路,进攻合肥、襄阳、淮阴等地。而曹叡采纳刘劭的建议,一边派兵攻击吴军的粮道,一边派兵声援合肥,但却不交战。说明曹魏的高手太多,根本不按对手的表面套路出牌,对吧?

  而关中这边,诸葛亮也是想尽一切办法激怒司马懿出兵,甚至送给司马懿一些女人的用品羞辱他,但司马懿就是不出兵。手下将官又开始议论,于是司马懿给曹叡写了一封信,曹叡派两万步骑兵增援他,同时派辛粃拿着皇帝的信物去做他的军师。

  然后诸葛亮每次派人挑战,司马懿都愤怒的领兵出战,而辛粃则拿着皇帝的信物,站在军营大门前,司马懿就退回去了,众将士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姜维就说,“丞相,曹叡派辛粃拿着皇帝的信物站在门前,司马懿没机会出兵的

  诸葛亮就笑了,“他本来就不想交战,如果他想交战?将在外,君命可以不受。如果他有办法战胜我,有必要向曹睿请战嘛?认真分兵屯田,和居民搞好关系,做长期打算。既然司马懿采用筑垒据守,以逸代劳,我们就不能被他弄疲惫了,该休息休息,该种地种地,看谁的耐力强。

  这时曹叡亲自领兵10万出征了,孙权一看不好,就退兵了。当时路逊正在进兵襄阳的路上,休息时和朋友下棋,诸葛瑾就说,“上大将军,陛下退兵了,让我们也退兵,你下命令吧。

  路逊一直把棋下完,然后说,“我们才一万多人,现在退兵很容易被魏军追击。既然陛下已经回国了,我们就灵活点,继续进兵襄阳,半路休息时突然出兵攻打江夏郡的那些县城,趁他们惊慌时,斩杀一些敌军,然后再退兵。

  诸葛瑾最佩服路逊了,当然没意见了。而魏军向来忌惮路逊,一听说他领兵攻城,都惊慌失措的往回跑,结果陆逊的部队斩杀上千人后,从容退兵,你看陆逊厉害吧?

  然后曹叡的大臣的就说了,“现在司马懿还在西边与诸葛亮重兵对峙呢,陛下的车驾如果直接去长安,就可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

  曹叡则说,“孙权退兵了,诸葛亮就没底气了,大将军可以战胜他,我没什么可担心的。”

  诸葛亮得到孙权撤走的消息,内心焦虑,又派使者向司马懿下战书,可是司马懿根本不谈打仗的事,而是问使者,“你们丞相的饭量怎么样?每天都忙些什么?休息的好不好?”

  使者说,“我们丞相的饭量不大,每顿半碗饭。每天很忙,处罚20军棍以上的军务都要亲自过问,每天只睡两个时辰。

  等使者走后,司马懿就是吧,“吃的少,休息少,没有健身习惯,几乎事必躬亲,诸葛亮要死啦。”

  果然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了,汉军也偷偷撤走了。等当地农民告诉司马懿,说诸葛亮死了,汉军大营已经走空了,司马懿急忙说,“全军追击,快追击。”

  等追上汉军以后,汉军中军师杨仪擂鼓指挥军队反击。

  司马懿一“算啦,穷寇莫追,反正我们已经胜利了。

  从上述事件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没有健身意识,几乎事必躬亲,不累死才怪。同时蜀汉的人才也很少得到历练,因为缺少做主的机会,也就很难出大将之才,而司马懿绝不冒一点风险的,所以能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